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职生信息素养培养研究

2015-11-16 09:44张会丽杨威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学实践

张会丽 杨威

摘 要:信息技术变革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翻转课堂、微课和慕课都非常流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如何依据学习者的特征进行有效教学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依据国际流行的Big6法,针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提出了一种基于Big6的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方法,以期更好地适应教育系统变革的方向。

关键词:Big6;信息素养;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6-0041-04

一、引言

目前,翻转课堂、幕课和微课都非常流行。翻转课堂重新安排课前课后的教学顺序,侧重于教学行为的改变;微课支持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侧重于教学形态的改变;幕课将名师课堂传递给所有学习者,侧重于教育关系的改变。这三者似乎能够代表教育教学改革的典型方向。在这样一种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有效提升学习者的信息素养成为摆在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在全新环境中成长的新一代“数字土著”,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是适合他们的?本文依据国际流行的Big6法,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提出了一种基于Big6的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方法。笔者随机选取临汾职业技术学院48、49班为实验对象,利用基于Big6的信息技术教学法进行了教学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信息素养进行了比较,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Big6的信息技术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能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促进信息素养的提高。

二、对Big6的认识

Big6是一种在国外已经得到普遍应用的信息问题解决模式,用来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其全称是“Big6信息问题解决模式”,由美国麦克·艾森堡(Mike EisenBerg)和鲍伯·伯克维茨(BoB Berkowitz)两位学者在1988年首先提出的。

Big6模式是美国国家课程标准推荐的模式之一,在多次国际信息素养研讨会中,被推荐为提升信息素养的最佳策略之一,研究成果集中在概念、教学设计和具体课程时间方面的探讨等方面。但基于Big6的信息技术教学研究方面的内容很少。国内对Big6的研究仅限于理论阐述,教学设计较少,目前仍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研究资料零散,没有系统的、独到的分析和整合。

Big6,确切地讲是取其6个步骤的英文名称的一个字母,然后组合而成,每个步骤又包括两个阶段。

(1)确切地了解探究的问题(任务定义):定义信息问题的任务;确认完成此任务所需的信息。

(2)确认信息资源(信息搜索策略):讨论研究可能的资源的范围;列出资源的优先顺序。

(3)获取相关信息(定位和搜索):查找资源;从资源中发现信息。

(4)选择一个答案(运用信息):阅读信息;摘录信息。

(5)把观点整合到作品中(整合信息):从多个资源中组织信息;表达信息。

(6)检查结果(评价):评价问题解决的过程;评价问题解决的结果。

三、高职生信息素养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的目的一是了解学生信息素养现状,二是为研究提高网络学习环境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提供数据资料。调查对象为临汾职业技术学院48、49两个班级。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

(1)从表1和2知道,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和信息素养水平在0.05的水平上差异不显著,两班可以作为平行班处理。

(2)学生对网上学习的适应情况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日常学习中,大部分学生都有利用网络学习的行为和意愿,但只有少数学生能够经常将网络作为学习工具。

(3)最希望老师运用何种教学方法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如下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学生最喜欢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是网络环境下教师指导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四、基于Big6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1. 教学设计

根据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教学设计要按照一定的步骤、一定的层次逐步展开,并经设计者修改、调整,最终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的效果。笔者根据系统理论原理,结合Big6,按照教学活动的逻辑顺序制定了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活动的操作模式,如图3所示。

2. 教学案例

适用年级:高职;学科: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时安排:2周;上课地点:机房。

(1)教材分析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基础》是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重要内容,而网络的简介又是学生进入网络世界的门槛,学好这一节内容可以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整体性的认识,在前两节网络基础知识和上网操作的实践经验上进行理论小结,由对网络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让其“知其所以然”,在以后更深入地实践操作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本节主要从计算机网络的含义、作用以及分类等三个方面对计算机网络进行简介。其重点在于计算机网络的作用与分类,难点在于通信协议、服务器、工作站专业术语的理解等。

(2)教学对象分析与教学设计

高职学生相当一部分都有自己的计算机,也经常接触到计算机网络。他们乐此不疲地从网上下载音乐,随时随地拍照并上传,在QQ和微信上发表观点,但他们了解的仅是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对计算机网络协议和体系结构知之甚少。

(3)教学需求分析

计算机网络协议和体系结构的相关知识较为抽象,针对高职学生的课程应多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说明,用相关的视频来演示过程以加深学生印象,同时加深学生对Big6模式的了解,以及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存储、加工能力,提高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

(4)教学目标

了解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与OSI参考模型结构;了解常见网络硬件设备的功能;体会Big6信息问题解决模式,并加强信息搜索策略、信息查询、信息整合与利用技能训练。

(5)教学过程设计

①任务定义

1)定义信息问题任务

同学们,你们看到自己眼前的电脑屏幕上,可以远程控制打开、关闭程序等操作,这是为什么呢?(教师通过网络教室管理系统对学生机进行管理,让学生感到很神奇,激起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提出任务:大家平时网上聊天,比如使用QQ,MSN等软件时,信息是如何通过网络进行传输的呢?

2)确认完成这项任务所需的信息

就有关概念和问题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需要的信息源,教师要随时把握信息的范围,针对任务重点搜索网络协议和OSI模型结构。另外如果学生没有提及某方面的资源,教师要及时提示和补充。

②确定信息搜索策略

讨论研究可能的资源范围,主要范围是计算机网络的作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OSI参考模型。然后列出资源的优先顺序,对计算机网络作用等概念性知识了解即可,着重搜索可以解决任务的相关信息源,可以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网上搜索,同时也可以登录Moodle网络课程平台查看相关的资源链接。让学生感受到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不仅体验了上网的乐趣,同时掌握了计算机网络的一些简单知识及基本操作方法,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③搜索信息

书籍:《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综合布线与网络构建应用技术》

推荐网站:

www.baidu.com百度(搜索引擎,百度知道可以随时提问或搜索相关问题答案)

www.landiy.net局域网DIY(常见的构建方式,优缺点,费用等都有详细介绍)

www.anywlan.com中国无线(无线网络相关知识和软件的介绍,下载)

www.pconline.com.cn太平洋电脑网(对计算机硬件的介绍,报价,测评等)

www.onlinedown.net华军软件园(可能用到的相关软件介绍,下载等内容)

登录Moodle平台,选择相关课程学习,查看相关资源链接

④运用信息

在图书馆和机房阅读信息并做好笔记,要求如下:

1)认真阅读搜索信息,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网络传输方面的知识,以便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2)针对所选主题,全面评估所选资料,并填写资料清单,如下表3。教师仔细批阅学生资料笔记,给出客观性评价及建议。

⑤整合信息

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意见及资料分析表对相关概念和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进行整合,如果有需要,针对信息获取及分析不够成功的学生,允许其重新搜索相关信息甚至重新制定搜索策略。

⑥评价

自评: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评价。

互评:小组之间,学生之间对彼此的方案进行评价。

师评:评估学生的电子作业和资料分析表。

反思:学生填写方案反思表。如表4所示。

3.结果分析

(1)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兴趣水平的比较

学生学习兴趣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本实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了信息技术学习兴趣的问卷调查,其结果见表5。表5的数据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后测时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在0.05的水平上差异显著。

(2)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信息素养的比较

本实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了信息素养的测试,测试结果分为优、良、中、差四级,参考网上提供的学生信息意识量规,得出结果如表6所示。表6的数据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后测时信息技术水平在0.05的水平上差异显著。

(3)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学业成绩的比较

学生的学业成绩反映了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灵活掌握程度。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的学业成绩没有明显差异,实验后对两班的成绩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如表7所示。表7的数据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考试成绩在0.01的水平上差异非常显著。

以上结果表明:运用基于Big6的信息技术教学法,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新鲜的探究式学习,快速的成果表达和教师评价,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可以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随着学习兴趣、创造能力的提高,信息素养也在不断的提高。

五、总结

基于Big6的信息技术教学充分运用建构性学习的重要因素,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张扬个性、尽情挥洒聪明才智的舞台,又让学生共享信息资源、共同提高。同时这种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围绕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协作交流、资源共享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开放性思维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非常有利。

基于Big6的信息技术教学更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整个教学中对教师各方面的素质要求较高,如在实施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监控,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等。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如何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监控、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和学生交流以及辅导学生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威.信息技术教学导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5.

[2]张义兵.信息技术教师素养结构与形成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

[3]舒燕.研究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2009.4.

[4]何克抗.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DB/OL].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2002.6.

[5]http://www.big6.com/[EB/OL].Big6官方网站.

[6]Michael B. Eisenberg,Robert E. Berkowitz The Definitive Big 6 Workshop Handbook (Big6 Skills) 3rd Edition 2003.

(编辑:郭桂真)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教学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