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体操运动技能学习与徒手动作创编①

2015-12-01 05:23于希贤上海体育学院上海200438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3期
关键词:艺术体操徒手练习者

于希贤(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 200438)

艺术体操运动技能学习与徒手动作创编①

于希贤(上海体育学院上海200438)

摘要:从艺术体操作为一项新兴项目出现在奥运会上,到今天艺术体操这一项运动被广泛普及、开展,凸显了艺术体操运动的魅力所在。该文就在艺术体操运动技能学习的阶段进行简单的划分与分析,方便了艺术体操教授者更好的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为学习者更好的掌握这项运动技能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技术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尝试进行徒手技术动作的创编,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想象力,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的大胆创新。

关键词:艺术体操运动技能徒手动作创编

不管是在运动训练中还是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问题,那么如何让学生快速的掌握一项技能,我们不仅要从人的生理、心理等角度来观察学习者的状态,而且还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合理的使用教学方法。艺术体操这一运动项目具有“高、难、美”等特点,因此,要想让学生正确掌握动作和不断提高动作技能是艺术体操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缩短技能形成的时间我们必须要注意动作发展的每个阶段。

1 艺术体操运动技能学习

艺术体操运动技能的形成,应该先经历简单在到复杂的过程,往往都会先发出一个信号到大脑然后形成反射,根据每一阶段的反射长短,逐渐建立,巩固,发展的生理规律。就根据艺术体操运动来说,将其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分为泛化动作阶段、分化动作阶段和巩固与自动化阶段。

1.1泛化动作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从生理学的角度可以知道人的大脑皮层兴奋,内抑制不够。这时学习者做动作显得费力、紧张、不协调、缺乏控制力,并伴有一些多余动作或错误动作。在这一阶段,应该使学生建立正确动作表象和概念,防止和排除多余动作和错误动作。为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练习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例如屈膝后举腿平衡,在教学时可以先采用完整示范、分解讲解、分解练习到完整练习,练习时可以一手扶着练习者的臂,一手托住练习者的腿,使其体会臂和腿的正确位置和帮助练习者维持平衡,使学生逐步掌握动作要领,建立肌肉本体感觉。此外,采用口令、领做等方法帮助练习者初步掌握动作。如动作连接提示,“一、二、进”等或者数节拍时着重提醒。此阶段就要善于观察练习者,纠正出现的主要错误,但对动作细节不要做太多要求。

1.2分化动作阶段

这一阶段大脑皮层兴奋相对集中,大脑皮层与抑制处于分化阶段,动作趋向准确、协调,但还不熟练,不能运用自如。此阶段的任务就是粗略掌握动作的基础上,消除各种错误,进一步掌握动作细节,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和节奏感。例如重点示范动作的某一技术环节,演示错误动作,先示范下肢动作,再示范上肢动作或者先示范身体动作再示范器械动作。例如:大跨跳抛圈、跨跳接圈动作,则可先练习原地抛接圈,再练习连续跨跳,再配合起来完整练习。在这一阶段的艺术体操学习中可采用图示、录像、电视等现代化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如观看等级规定动作的录像;重大比赛录像等,加速其对动作技术的掌握,使其更深入地理解动作。还可通过音乐伴奏,提高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达到提高动作质量的效果。

1.3巩固与自动化动作阶段

大脑皮层兴奋过程高度集中,能够准确、熟练、省力地完成动作,动作技能达到自动化程度。此阶段就要不断强化已形成的动作技能,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为此我们可以进行配音乐的成套动作练习,加大运动量进行练习。例如我们可以让练习者重复某一组动作或表演某一套动作等。

2 艺术体操徒手动作创编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经过三个阶段的技能学习,在熟练掌握动作的同时,教学者不能只让学习者一味地反复练习成套动作或成串的技能。特别是“高、新、难”项目,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艺术体操这一项目中,我们将创造能力称其为动作的创编能力。

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技术的创新也会推动运动项目的蓬勃发展。在艺术体操中徒手动作的创编就是对器械动作的创编的前提,则培养艺术体操学习者徒手能力的创编是必不可少的。

2.1为后备人才发展奠定基础

作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要求她们不仅拥有较好的身体素质之外,而且她们应该具有较好的创编能力,在创编上形成自己的风格,灵活应变失误的技术动作。因此,艺术体操后备人才的培养应该具有全面性。

2.2运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创编就是要突出“新”,当艺术体操运动项目发展已经逐渐稳定之后,那么如何让此运动项目继续发展下去,就需要新一代人为其再次燃起火光,增添活力,增添多种元素。例如:爵士舞与艺术体操元素的结合。

2.3学习者的全面发展

作为技术动作的教授者,我们不能只让学习者学会技术动作,这样不利于学习者个性的发展。死板的学习方式反而会阻碍学生的成长,使学生活力受到压制。当今的教育应该鼓励创新,就像艺术体操技术动作一样也是需要不断改变。要想学习者全面发展,创编能力培养应该引起重视与关注。

3 艺术体操徒手动作创编方法

3.1徒手动作的编排要目标明确

创编的徒手动作主要是想巩固和提高某类技术,还是综合运用各种技能技巧。因此,徒手动作的创编为成套器械动作的编排奠定良好的基础。一般的徒手动作编排都是以提高和发展个人的身体素质和技能为主。

3.2徒手动作的编排动作可重复进行

为了让学习者提高技术,发展协调性,可对单个动作进行重复练习,变换不同的练习方法。比如柔韧练习,一套动作下来可先进行地面柔韧练习,再进行平衡的柔韧动作练习。

3.3徒手动作的编排动作应具有多面性

每一项运动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发展每一位练习者动作的协调性,所以,编排中要注意左右手的配合、左右脚的配合,上肢与下肢的配合,以及和动作方位的变换。

3.4集体徒手动作的创编应注意配合与队形的变换

集体的徒手动作编排不仅要考虑空间因素,最重要的是要培养每一位练习者的集体意识。集体动作的创编不在于动作的难度,而在于整齐的动作、巧妙的配合、和灵活的队形变换。

4 教师对学生创编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的创编能力培养中,教师的引导是很关键的。首先,让学生多观摩与观看其他优秀的创作作品,在作品欣赏中教师要积极指出其中的“亮点”,逐渐让学生领会发现其动作风格。其次,在学生自主创编的过程中,要先让学生选好音乐,选取喜欢的音乐风格,把握好音乐节奏。将情感融入音乐中,有利于创编者完善动作,寓情于景,更能淋漓尽致地展现自我。因此,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成段动作的创编与音乐欣赏,即培养学生徒手动作的创编,情感表达与音乐节奏的巧妙有机结合。然后才能定动作的难度、路线,挖掘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敢于让学生尝试不同动作形式与选取特殊的音乐曲风,在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个人动作难度创编与自身身体素质特点相结合,例如:学习者的弹跳能力较好就可多加入些跨跳接环等。在路线的规定上,最好能将场地充分利用,多增加些表现互动;充分利用上下左右空间的大小,在创编中要合理分配空中动作与地面动作。创编能力的提高除了学生掌握规则及基本的创编方法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多去实践,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然而,作为艺术体操初学者的创编能力培养,我们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

5 结语

笔者认为艺术体操运动技能的学习与学习者的创编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同时进行的。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往往轻视了对学习者的创编能力的培养,只是一味让学习者进行动作的模仿练习,则导致练习者缺乏对技术动作的研究与创新动作的思考,这并不利于艺术体操后备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艺术体操学习者对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更要让学习者学会对动作的思考,在无形中提高学习者的创编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光凤.从“难、美”分析竞技健美操与艺术体操的专项特征[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54-56.

[2]颜淑萍.论艺术体操在学校体育中的有效价值[J].天津师大学报,1999,19(1):57-60.

[3]谢旭东.艺术体操的美育价值与特征[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6):63-66.

[4]胡佳哲,曹宝丽.艺术体操对青少年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影响[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9,17(3):38-39.

中图分类号:G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8(b)-0089-02

作者简介:①于希贤(1992—),女,河南开封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艺术体操徒手练习者
小学生初学跳长绳小妙招
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
公安民警徒手抓捕技能浅论
徒手攀岩
徒手“撕开”原子弹
“小垫子”在横箱屈腿腾越教学中的运用
优雅背后的艰辛
分析现代艺术体操中舞蹈元素的融合途径①
徒手深蹲,练练你的臀部
北京体育大学艺术体操专项学生编排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