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瞬间,成就课堂精彩

2015-12-21 03:36陈爱双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评价策略

陈爱双

【摘要】《新课标》指出:“评价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课堂上,能有效地促成这种激励、唤醒和鼓舞的最直接的载体就是教师的评价,尤其是课堂上教师精彩的即时评价。教师的即时评价能由表及里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能即情即景地调节学生的学习情感,能适时适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不即不离地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课堂即时评价,是瞬间的正确判断,是智慧的随机应变,是精彩的价值引导,是实在的精神鼓励。

【关键词】捕捉瞬间;成就课堂;评价策略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那么如何让教师的评价不再流于形式,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即时评价,成就课堂精彩呢?

一、因材施教,多元评价

课堂评价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它应该因生而异,因事而异。学生由于不同的学习能力而造成差异性,因此教师评价要考虑学生的不同需要,要有意识、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进行激励,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更积极地投入学习,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一)激励评价——如沐春风

对于不自信的孩子来说,至关重要的是激励评价。课堂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中灵敏地捕捉到闪光点,给予鼓励,把爱的春风吹向那些易被遗忘的角落,使他们在充满人文关怀的激励下,肯定自己的能力与价值,增强自信心。

(二)幽默评价——情趣盎然

教育,有时就是一种保护。记得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说过幽默是人类心灵的花朵。如果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具有幽默感,那么,有些问题就可以在笑声中得到解决。如当学生把“哗,哗,哗,雨越下越大”读得又轻又柔时,我微笑着说:“谢谢你让我感受到了绵绵的春雨,要知道今天下的是雷雨呀。”他不好意思地笑了。再一次朗读时,高亢洪亮,倾盆大雨的气势便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具有幽默感的教师往往会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教师幽默的评价会拉近师生的距离,解除尴尬的气氛,更好地进行情感交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记忆。

面对学生的差异性,教师也应该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评价,对症下药,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情感,倾听他们心灵的呼唤,真正回归孔圣人的“因材施教”。

二、捕捉闪光,因势评价

一堂有生命的课堂,往往会掀起很多的“波澜”,教者要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浪花”,变“意外”为资源,巧妙评价,引领学生参与讨论,就一定能让课堂折射出绚丽的火花。

(一)释疑评价,深挖文本

当课堂出现问题时,不能因为怕耽搁了预定进程而置之不理或武断指责,这样只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就势引导,将“皮球踢回给孩子,在读书、思考、交流中实现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智慧与智慧的碰撞,你会发现,在你耐心的等待中,孩子们会逐渐探寻到问题的根源,加深对文本的领悟,课堂也会焕发出鲜活的亮点。”如《一夜的工作》一文教学中:

生问:今晚的花生到底增加了没有?/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谁能从课文中找出根据来?/生:我想是没增加的,课文清楚地写着“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生:“好像”这个词用得好。我这样想:看上去好像没有增加,其实今晚已经增加了分量;增加了,还这么少,平时就更少了。这更突出了周总理的生活简朴。/师:还能从别的地方找到花生米增加的根据吗?/生:我从值班室的同志送来的两杯绿茶中看出花生米是增加

了,既然绿茶增加了一杯,那么不会不增加花生米。

“花生有没有增加?”一个看似平常无聊的问题,却被教师敏锐地捕捉住,通过巧妙地点拨,促使学生探究,使课堂掀起了层层思维狂澜,为更好地理解“总理生活简朴”奠定了基础。

如果教师能敏锐地捕捉课堂的“闪光点”,借助评价深入挖掘文本,营造动态生成的课堂。那么,这个灵动的闪光点定会投射出更绚烂的光芒,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层次地挖掘。

(二)追疑评价,延伸思维

“别样”的质疑虽生成在预设之外、教师能趁机追问评价,挖掘学生更深的思维,促使学生思维发展,必然得到浑然天成的美丽。

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全神贯注》时,让学生找罗丹全神贯注的句子进行交流。

生:“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这句看出罗丹的全神贯注。/师:如果抛开全文,你单独读句子,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人?/生:疯子一般。有人说当艺术家沉浸在艺术创作中时,他抛开一切,行为有时很反常。/师:是呀,一个沉浸在雕刻艺术中的罗丹,一个“艺术殿堂中的疯子”。此时,他的手在挥动什么?/生:他在修改雕塑。/师:修改雕塑的哪里?/生:他觉得雕像的眉毛太淡,应该再浓一些。他在修眉。/生:他觉得左肩偏了,修正左肩。/生:他觉得雕像神韵不够完美,正在修 改……/师:简简单单一句话,刻画出一个灵感迸发,激情四射,浑然忘我,紧张工作的罗丹。在神奇的双手挥动中,一尊尊雕像诞生了,留给我们无穷美的享受。

学生在体会句子时,往往喜欢直奔中心,没有真正的感受。我们老师也都希望学生能切中要害,然而更多时候,学生的回答并不能一下子答到关键点。学生在教师刨根究底的追问中,深入思考,逐渐明晰,体会到罗丹完全沉浸在自己工作中的那种忘我状态。这种追问让学生不断深入了解课文,推进学生的深度思考,提升文本价值。

课堂上教师以自己敏锐的课感捕捉学生的闪光点,顺势评价,到深化、超越文本目的。精彩的即时评价,却依赖于良好的即时素养和正确的教育理念,依赖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学积淀,教师唯有多想、深钻、挖透,方可达到信手拈来的点化境界,使评价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实效性,来拓宽学生的“求学路”。让我们捕捉住那一个个转瞬即逝的瞬间,用精彩的即时评价语言激活并演绎课堂,成就课堂精彩。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堂评价的挑战[J].全球教育展望,2012(1).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评价策略
初中生养成教育评价策略研究
电子商务中客户评价策略选择的演化博弈分析
“儿童立场”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评价的几点策略
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评价策略
浅论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策略
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评价的策略探微
美术作业情感式评价策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