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活力激发

2015-12-21 21:50赵静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主体意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赵静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应该书声琅琅,充满童趣与童真,在老师的带领下愉悦地阅读,和谐地交流,在听说读写训练中提高。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效果,就需要他们在课堂有积极的参与意识,激发积极思考、勇于发言,交流互动的活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体意识;学习活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课改的一个核心词是以生为本,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主体性能动的学习。我们在听课学习时,总会发现公开课老师的课堂学生积极踊跃,充满生机与活力。而我们自己在反思中发现,一些很独到、新颖的模式或形式实际教学中我们很难操作起来。这可能就是我们没有有效掌握如何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的方法,没有以生为本去激发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活力。

一、培养语文学习习惯,课堂有活力的前提

我们感叹一些公开课上,老师一点学生就能思维跟上,合理地思考分析。如果这不是课前师生准备充分,那么,就是学生已经掌握了很好的预习习惯,学会了自主学习。如一位老师开设《北大荒的秋天》公开课第二课时的教学,老师在带着学生学习了北大荒的秋天热闹非凡之后,提问学生:北大荒的秋天热闹非凡还可能体现在其他哪些方面?我刚开始认为这样的问题很不好,问的不具体。但是学生们却能够很有条理地回答,可能在其他植物上,可能在动物上,还有可能是准备收获的人们,甚至还有学生答出在收割的工具上。然后,老师让学生们仿照文中“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进行仿写,有的学生写得很好,不仅运用了拟人手法,还写出热闹的氛围。课后,我问了一些学生,他们说他们课前有自问自答的预习纸,课前需要完成的。其实,这就是养成了学生自主预习,学会阅读的习惯。如果学生们课前不知道课堂学习的重点,不能对重点难点有准备,那么课堂上他们很难较好参与进来。因此,我们要让课堂上学生真真的有学习活力,就需要养成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养成教育需要老师的指导,有时还必须带有强制性。如果学生没有主动学习、刻苦学习的习惯,那么他们就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自己去发现质疑探究获得;如果没有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习惯,那么他们就不会深入学习、有效提升。另外,我认为小学生勤于动手、动笔、动脑习惯,好问大胆质疑与个性回答的习惯,以及规范、整洁写字的习惯都能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有活力,学习有效率起来。

二、营造和谐课堂氛围,课堂有活力的源头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有学习兴趣,有参与渴望,需要我们老师的精心组织,更需要课堂师生平等融洽学习氛围的构建。如一位老师上《水》这篇课文,先是多媒体投影西北干旱大地裂口的图片与村民排成长队挑水的图片,然后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说说水对我们生活生产的作用,这里学生们为图片所感染,谈了自己对水的认识,自然地得出水的珍贵,得出节约用水的情感。然后,就让学生读课文,体会第一段水的珍贵的描写,分析文中写缺水的内容的含义。在老师提问后,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站起来分析,如:“一个村子的人”表现了吃水的人多;“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说明了路远与困难;“很小的泉眼”说明了水源稀缺,增加了取水的难度;“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说明了花费的时间长,而“最后只能挑上一担回家”更是说明了取水的不易。老师稍加点拨,学生们就明白了水为什么珍贵,为什么要珍惜水。

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情感提升的课堂,是人生观价值观提升的课堂。只有营造让学生们自由的读,联系生活和情感的去品,学生们才能有真情和激情的投入。当然,这方面需要引导,需要熏陶,需要对语文、文字生情,来自于趣,对美好生活充满热爱和向往。由此可见,我们要营造让学生积极朗读,思考体会的课堂氛围。

三、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课堂活力四射的关键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学生们带着情感的阅读思考,需要他们联系生活的想象,更需要他们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和能力。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堂真正地动起来,有质量的互动起来,就要让学生会阅读,能阅读。如在《烟台的海》教学中,我们就让学生们自由的阅读,让他们有意识围绕课文写了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去阅读与思考。这样学生们就能意识到这篇课文是围绕题目“烟台的海”写的,通过烟台四季的海的景象与海上、海边人们生活的情况来表现写出景色迷人、生活幸福的。而为了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有的季节为什么没有写海的特点,在写的过程中为什么都是先写海后写人等问题则是深入阅读,探究写作艺术的阅读。这里学生们可以讨论,可以写自己的感受。

这里的阅读有的地方可以深入阅读,有的可以背诵。而学生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如带着情感和问题阅读,要注意力集中的阅读,要会快速读和略读、浏览相结合阅读,要能思考、质疑、解疑和圈点批画的阅读。

另外,学生课堂有活力,我们还要注意从学生的视角去设计和增强激发情感的教学设计,在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一些趣味性强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对字词句段篇的学习,能够自己收集资料,获得信息和处理信息。还要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这样他们的语文课堂学习能力就能增强。

总之,让学生课堂学习有活力,要培养他们良好的预习和课堂学习的习惯,要让他们会阅读能阅读,能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愉悦的学习与获得,能够有自己的阅读学习方法和能力。只要我们老师把握学生阅读和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点进行指导,循序渐进、坚定不移地以生为本的教学,那么,学生就能在课堂有活力的展示自己,获得提升的信心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邹一军.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提升小学生学习力[J].语文天地,2014(30).

[2]周颖.凸显“三有”,让语文课堂更具活力[J].广西教育,2015(21).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主体意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沧浪诗话》看严羽文论中主体意识自觉性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