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基于情感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2016-02-23 01:23周竹青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教学实践小学语文

周竹青

【摘 要】情感教育理念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品质,培养学生对学习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健全的人格。情感教育理念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求教学工作者不以考试分数为根本目的,杜绝功利性教学,在教授课文时使学生产生共鸣,能够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对课文背后的中华文化、作者的态度和品质、亲情友情等深入理解,最终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155-01

随着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小学教学已经从注重分数的功利性教育向注重人格培养的素质教育倾斜。在小学教育中,小学语文由于具有极易培养学生人生态度等特点成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小学生在接受文化教育时如一张白纸,如何能够将更多的正能量灌输其中便成为了教学工作者的研究课题。

一、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通过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中华传统文化

对于小学生来说,诗词和古文无疑是枯燥的,在不懂任何意义的情况下的全文背诵使得小学生体会不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感受不到汉语言文字的美感。教学工作者们在古诗词教育的过程中如果能够通过详细解释诗词的背景、作者当时的心情、为何要以固定的事物来表达固定的感情等,以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的认知,可使学生的审美水平得到提高,对汉语言文学的认识得到提升。因为理解了诗词的意思,背诵课文便不会十分辛苦,可以促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地接受中华传统文化。

(二)通过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

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课文都有着积极向上的意义,或者体现爱国者英勇就义的高尚,或者体现亲情友情的可贵,或者体现對梦想的不断追求。作者的这些感情对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无疑有着重大的作用。通过情感教育,学生与作者的这些思想产生共鸣,有助于培养其正确的荣辱观,深刻理解亲情友情的重要性,建立义务感和责任感,最终树立健全的人格,成为社会真正的一份子。

(三)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在人的一生中,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在学校的时候有教育工作者的帮忙,在社会上便只能自主学习。教育工作者们不仅要教导学生课本上的知识,更是要交给学生一种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工作者将目光放长远之后便会发现,通过情感教育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学生的喜好,引导学生往有兴趣的地方扩展阅读,可以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养成自主学习意识。因此通过情感教育可以使得学生消除对学习的抵触态度,在其产生兴趣的范围,甚至可以养成自主学习意识。

(四)通过情感教育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比较学生的死记硬背,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后的记忆要更加深入全面,在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后,知识的积累往往要比在课堂上学习的多得多。通过情感教育可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教学工作者在坚持使用情感教育理念教学之后便会发现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掌握会更加准确快速,对于课文的记忆也更加精确,对于作文的写作也更加得心应手,可以迅速提高教学质量。

二、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方法

(一)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关注学生个人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教学工作者如想通过情感教育影响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因此情感教育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更大,不仅需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比如对于描写手足之情的文章,现在许多的独生子女可能不能理解或者不能感受,此时教学工作者们便需要从友情等其他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形成“兄友弟恭”的概念。在关注到学生对某一方面的文章或者作者比较感兴趣时,可以提供更多相关方面的文章来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性格各异,采取的教学方式就需要相应进行改变。比如对于内向不爱说话的学生,教学工作者不能盲目给其发言的机会,而是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学生有了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再让其展示。对于外向型性格的人,教学工作者可以让鼓励他们组织小组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二)课文讲解不限于表面,充分讲解背景感情

小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尤其是对古诗词的理解往往是吃力的,此时就需要教学工作者对文章产生的背景、作者当时的心理状态等做详细的描述。比如在讲解《三字经》时,教学工作者不能仅限于让学生反复背诵,对于《三字经》的写作背景,为什么会成为启蒙文章等均需要予以解释,如果学生产生了兴趣,还可以向学生展示《三字经》的全文,对于文章中存在的可能与当前情况不符合的内容也要予以明确。在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同时也要教育学生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不符合现代生活的观念,从此树立学生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念。

(三)充分制造各种情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深奥难懂的内容,教学工作者不妨采取一些比较轻松的教育方式,比如在讲解《三国演义》的节选文章时,可以给学生播放电视剧的相关情节和相关歌曲,将文中晦涩的内容翻译成浅显易懂的文字来进行对比。在学习《丑小鸭》等文章时,可以给学生们播放相关的电影作品,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情景剧的演示。在关注到学生普遍对某篇文章感兴趣时,教学工作者可以向学生提供更多与该文章相似的文章,并鼓励学生学习记录读后感和学习心得。

三、结语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人格健全的人才,这一要求对学生来说比较严格,对于教学工作者来说则更加严格。将情感教育理念应用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无疑是对教学工作者的巨大挑战。教学工作者在转变教学思路的同时更要注重转变教学态度,用心与每一个学生进行深入情感交流,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的场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教学实践小学语文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