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主要经验探析

2016-04-11 04:43卿秋军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群众建设

卿秋军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桂林541100)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主要经验探析

卿秋军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桂林541100)

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95周年,执政67年。在67年的执政实践中,我们党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党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本文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主要经验进行了探析,希望能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研究有所帮助。

中国共产党;执政;主要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67年的执政实践中,对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理念、群众观点、党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艰辛探索,总结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这些主要经验,既是我党对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深刻总结,也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我党实现 “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必须长期坚持和发展。

一、必须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新的实践

(一)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我们党近77年的执政实践充分证明,要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 “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新的实践。这一条讲的是我们党执政的思想理论基础。它强调党在执政实践中,对党的指导思想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要有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不断发展的理论,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是我们行动的指南。实践是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也应当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进行发展和创新。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进行创新,使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活力。这就要求我们党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使我们党能用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来巩固党执政的思想理论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长达95年的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实际国情结合起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国情结合起来,深刻分析中国国情,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无产阶级如何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问题,使中国的革命事业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此后,毛泽东同志在党内较早开始了艰辛探索,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大问题上,提出了正确的或有价值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其理论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并科学分析世界形势,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定。此后,邓小平同志不断地探索创新,最终形成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积累了治国理政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21世纪里更好地治国理政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适时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新思路、新观点、新论断,是我们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一)要坚定不移地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等国情出发,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这一条讲的是我们党执政的制度基础。它强调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既要坚持又要完善,要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它揭示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生机和活力的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对我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改革,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经济领域,我们创造性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适时地对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在新形势下,我们适时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政治制度上,我们不断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我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持续推进对外开放。我们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并不断适应世界发展的新形势,创造性地提出了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设立了亚洲基础设施银行,这些新战略和新举措使中国经济焕发出新的活力,中国成为推进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

(二)全面深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途径

事实充分地证明,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而改革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因此,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不断发展中国。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人民要幸福,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行,不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也不行,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作出的基本结论。这就要求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也就是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由此可见,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三、必须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一)必须坚定不移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因此,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这一条讲的是党执政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它强调在推进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要尊重经济规律,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发展才能自强,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我们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凝心聚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持续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必须坚定发展的信心,不断地对发展理念进行创新,用 “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使我们的发展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奋力开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

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落实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立 “五大发展理念”,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地扩大我国的人民民主,显著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持续推进 “美丽中国”建设,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因此,我们只有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奋力推进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改革,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才能使中国的经济建设迈上新台阶。

四、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

(一)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最根本的执政理念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为人民执政的基本观念。1956年9月16日,邓小平同志指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做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2]这就是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不是讲空话,而是要体现在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行动中,真正做到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爱护人民,关心人民,善待人民。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提出了许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例如,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观点;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观点;坚持以人为本,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观点;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的观点等等。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我们党经过艰辛探索和实践所获得的,赋予了党的执政理念深刻的时代内涵,为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伟大胜利的保证,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问题,就是全面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做到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为此,主要应坚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坚持一切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我们党要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坚决拥护,必须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3]要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第二,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确保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害,使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大化。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来开展工作,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通过办实事、办好事,帮助群众解决具体问题,团结带领群众共同前进。

第三,坚定不移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定不移地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发挥制度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作用;要严明党的纪律,完善监督制度;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夯实管党治党责任;要全面贯彻落实巡视工作条例,探索省际间巡视的方法和途径;要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要坚持查处腐败的力度不减、节奏不变,持续保持遏制腐败的高压态势。

五、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一)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键措施

有没有先进性和纯洁性,既是决定一个政党的历史地位的根本问题,又是决定其兴衰成败、生死存亡的根本问题。一个政党只有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才能因势利导,顺应历史潮流,而不被这个潮流所淘汰。保持和发展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学说的精髓,也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根本要求。否则,党就会丧失能力,失去执政的资格,丧失人民群众经过流血牺牲取得的国家政权。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既是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维护党的生命,又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必须坚持以改革和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正面临着 “四大考验”和 “四大危险”,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和执政条件世所罕见。为了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不断变化,我们全党必须提高警觉,以改革和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不断地增强政治意识,不断地增强核心意识,不断地增强大局意识,不断地增强看齐意识,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不断开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局面,为此,主要应坚持做到三点:一是必须既善于总结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又善于吸取党的建设的失误教训。不但要认真总结我们党自己的经验教训,还要借鉴国外一些执政党的经验教训。二是必须既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路线带领群众前进,又善于尊重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首创精神,不断从群众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的动力。三是必须既善于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又善于组织引导干部和党员在实践中加强主观世界观的改造,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8.

[2]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8.

[3]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0-21.

(责任编辑:张迦寓)

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生活着56个少数民族。汉族是人口最多的民族,其他55个民族因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习惯上称为 “少数民族”。民族问题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民族发展道路,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

——摘自 《统一战线知识手册》

10.3969/J.ISSN.1672-0911.2016.06.006

D1

A

1672-0911(2016)06-0006-04

2016-07-24

卿秋军 (1983-),男,中共桂林市委党校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群众建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多让群众咧嘴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