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协商民主思想论析

2016-04-11 04:43李祥营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民主思想协商民主

李祥营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400041)

习近平协商民主思想论析

李祥营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400041)

在全面深化改革新阶段的重大战略部署中,习近平提出了关于协商民主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制度规范和政策方针,初步形成了协商民主思想的完整体系。习近平协商民主思想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强烈的问题意识、突出的制度目标、独特的中国情怀和宏大的国际视野,是进一步完善协商民主建设、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协商民主;基本内容;重要特征;发展路径

发展协商民主是中共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新阶段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战略举措。习近平根据新阶段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通过系列讲话和以中央名义颁布的意见、决定,形成了协商民主思想的完整体系,展示出中国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发展的突出特性,是继续发展协商民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习近平协商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

协商民主是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是推进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根据发展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提出关于协商民主的现实意义、科学内涵、基本原则、战略目标、发展历程、渠道程序、领导力量等系列论述,形成协商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

1.协商民主的现实意义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中国社会呈现的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新旧矛盾相互交织、思想观念多元多样、世界政治发展道路竞争博弈的新形势新变化新情况新挑战,是加强协商民主建设的现实背景,是发展协商民主必须解决的时代课题。

在民主制度层面,协商民主贯穿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过程,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既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又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既坚持人民民主原则又贯彻团结和谐要求。因此,协商民主 “丰富了民主的形式、拓展了民主的渠道、加深了民主的内涵”[1]16。

在民主实践层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协商民主具有西方自由民主和其他民主形式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的协商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广泛接受批评和监督,可以广泛达成决策和工作的最大共识,有效克服党派和利益集团为自己的利益相互竞争甚至相互倾轧的弊端;可以广泛畅通各种利益要求和诉求进入决策程序的渠道,有效克服不同政治力量为了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固执己见、排斥异己的弊端;可以广泛形成发现和改正失误和错误的机制,有效克服决策中情况不明、自以为是的弊端;可以广泛形成人民群众参与各层次管理和治理的机制,有效克服人民群众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治理中无法表达、难以参与的弊端;可以广泛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有效克服各项政策和工作共识不高、无以落实的弊端。”[1]17-18

在社会影响层面,加强协商民主建设,“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化解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有利于发挥我国政治制度优越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2]3。

在国际关系层面,协商民主深入到中国的外交政策之中,对国际交往和国际格局的战略调整发挥重要作用。习近平重申 “各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只能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去管,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3],体现出协商民主作为处理国际事务的重要原则,在通过对话而不是武力解决国际争端,通过增进共识解决重大问题,通过国际协商解决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问题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推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新型国际关系。

2.协商民主的科学内涵

协商民主从初期以统一战线、多党合作和人民政协的制度性协商为主要内容,逐步拓展到国家经济社会各领域,成为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民民主重要形式。

江泽民同志首次界定协商民主内涵并确定人民民主的两种形式,中共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科学概念,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予以内涵拓展,习近平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逐步完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完整提出:“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2]2

习近平坚持以群众路线为根本指向、以群众工作为协商民主的重点领域,提出 “要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这一基本定性”[1]16,指明了协商民主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人民民主独特优势,为提升协商民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提供基本遵循。

在确定协商民主科学内涵的基础上,中共中央进一步提出协商民主在中国民主政治格局中的科学定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2]1-2从而在民主属性、工作重点和制度格局中规范协商民主的内涵,指引协商民主建设的发展方向。

3.协商民主的基本原则

根据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的基本精神,中共中央颁布的 《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完整提出的一系列基本原则,成为推进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指南。

中共中央提出:“加强协商民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贯彻民主集中制,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依法有序、积极稳妥,确保协商民主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章可循、有序可遵。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坚持广泛参与、多元多层,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求同存异、理性包容,切实提高协商质量和效率。”[2]4-5

协商民主建设必须坚持的六大原则,分别从发展道路、工作目标、制度程序、科学方法、民主权利和基本理念等方面,提出协商民主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发展协商民主必须遵循的原则性规范。

4.协商民主的战略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新阶段的战略部署中,全面依法治国和加强协商民主建设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协商民主既有自身制度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同时承担着发展人民民主的重要任务。

习近平从协商民主的全局性战略高度,把 “切实落实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明确为“战略任务”[1]19,要求通过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以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制度化发展。协商民主的战略任务要求广开言路、博采众谋,增强民主参与的广泛性、全局性,做到有制度、有规则、有程序,通过多种协商渠道和多种协商方式,以不断提升协商民主建设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协商民主是贯穿政治体制全过程的重要民主形式,“为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注入新的活力”[2]4,从而在政治体制改革整体布局中发挥重要作用。协商民主建设通过构建七个方面的协商渠道,贯通政党、人大、政府、政协、人民团体、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形成纵向衔接、横向联动的协商民主体系。协商民主与逐步发展完善的选举民主制度相配套相促进,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共中央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大思路[4]。

5.协商民主的发展历程

协商民主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具有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特性,在我国有根、有源、有生命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

协商民主在发展源流上,“源自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政治文化,源自近代以后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进程,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源自新中国成立后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共同实现的伟大创造,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体制上的不断创新,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1]15。

协商民主在政治形态上,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党派合作、群众路线以及局部执政实践;到社会主义时期的人民政协、劳资协商会议、最高国务会议、国防委员会以及协作区和中央局;发展到改革开放时期广泛的协商民主渠道和协商形式,形成协商民主的科学体系。协商民主以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的实践历程,以丰富的历史形态,积累了深厚的民主政治资源,展示了协商民主的鲜明的中国特色。

协商民主在理论构建上,从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推进协商民主发展的战略部署,初步形成理论体系;到习近平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系统阐述了协商民主的基本思想;中共中央 《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深化了协商民主理论,并在实践层面进行了整体部署。协商民主理论以统一战线理论、多党合作理论、人民民主理论为根基,以群众路线为基本定性,构建了理论及制度的科学体系。

6.协商民主的渠道程序

协商民主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做样子的协商,需要从制度上保障成果的落实,需要通过广泛性的协商渠道和完备的程序环节,以保证协商活动有序、务实、高效。

中共中央提出:“重点加强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积极开展人大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逐步探索社会组织协商。”[2]5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是协商民主建设的七大重要渠道,体现了政治协商、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社会协商、基层协商等多种形式,并通过提案、建议案、座谈会、听证会、网络等多种协商方式,不断提高协商民主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的协商机构,是中国基本政治制度层面的协商平台,集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在协商民主渠道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在与党委、人大及政府工作的有效衔接中组成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架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也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是建立完善决策咨询制度的重要形式,发挥着党政机关与专业学者之间的协商民主重要作用。

中共中央提出,“从实际出发,按照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简便易行、民主集中的要求,制定协商计划、明确协商议题和内容、确定协商人员、开展协商活动、注重协商成果运用反馈,确保协商活动有序务实高效”[2]5。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对于完善协商民主渠道的工作实践、突出协商民主成效发挥重要作用。

7.协商民主的领导力量

加强协商民主建设必然要求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坚持正确方向,形成强大合力,确保有序高效开展。

习近平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1]5,展示出协商民主发展的根本保证作用。坚持党的领导与推进协商民主是统一的,必须建立健全党领导协商民主建设的工作制度,确保协商依法开展、有序进行,使协商民主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中共中央提出了加强共产党领导的具体举措,要求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协商民主建设,把协商民主建设纳入总体工作部署和重要议事日程;必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各方分工负责、公众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必须支持鼓励协商民主建设探索创新,推进协商民主不断发展;必须营造协商民主建设良好氛围,自觉把协商民主建设贯穿各领域,以党内民主带动和促进协商民主发展[2]2。

二、习近平协商民主思想的重要特征

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独创性成果,是人民民主制度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习近平协商民主思想是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理论发展的相对成熟形态,具有在全面深化改革新阶段的重要特征。

1.习近平协商民主思想体现出深远的时代意义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不同阶段突出不同的根本任务,从发展生产力到突出制度建设,再到弘扬思想文化,构成了既有重点又统筹兼顾的循序渐进的发展历程。在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把 “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已提上议程,建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体系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习近平协商民主思想为完善人民民主制度、实现制度定型提供重要规范和具体规划,推进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全面深化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政策方针的重大转变,是新一轮三十年发展周期的开端。在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以完善市场经济为改革路向发展到以改善民生为突出要求。时代转变过程是历史阶段到新阶段的过渡,是各种新旧交替、矛盾凸显、观念冲突的爆发期。习近平协商民主思想为时代转变的复杂形势引入了在全社会协商合作的重要理念,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凝聚改革共识、形成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宣言,是保持大政方针长期稳定的战略部署,是民族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的重要时刻。实现民族复兴进程的重要基石,突出地表现在国家的完全统一、发展民主政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全方位的社会转型。习近平协商民主思想指明了民族复兴的战略任务,为祖国统一提供协商谈判的规则,为推进民主创造基本条件,为中国精神注入重要文化内涵,促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习近平协商民主思想凝聚着强烈的问题意识

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决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选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是把握全局和突出重点的结合,是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的结合。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问题,保证改革发展稳定大政方针的正确方向,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重要保证,是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是推进协商民主建设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协商民主思想把以 “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5]的协商,发展到围绕 “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2]2开展协商,提升了协商民主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层级。习近平的讲话表明,协商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协商民主,必须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倡导商量得越多越深入越好的观念。

习近平协商民主思想的问题导向,要求必须关注社会最紧迫的事项,深入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了解制约改革发展稳定最突出的问题;要求重点在民生问题、群众问题、基层问题上广泛协商,对于有关交通、平安、拆迁等现实问题,对于医疗、养老、教育等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有效解决问题;要求把握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把民生问题落到实处,努力在全局中协商解决问题,从协商解决问题中推进全局发展。

3.习近平协商民主思想贯彻了突出的制度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优越性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障,是形成高度的制度自信的必要条件。突出制度建设目标,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阶段性任务。

习近平协商民主思想要求健全协商民主制度与工作机制,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性、多层次、制度化发展;要求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的协商机构的作用;要求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完善决策咨询制度;要求成立军事法律顾问制度,通过在各级领导机关设置军事法律顾问,以完善重大决策与军事行动的法律咨询保障制度。

习近平协商民主思想的制度目标,从人民政协制度建设,到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到健全协商民主制度体系,既突出了主导性的协商民主制度领域,同时规范了辅助性的协商民主重要渠道,贯穿了人民民主制度的全过程、全方位,从而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挥重要作用。习近平协商民主思想的制度目标,还深入到工作程序和环节层面,规范了协商计划、协商议题、协商主体、协商活动及成果反馈,以确保协商活动有序、务实、高效。

4.习近平协商民主思想融汇着深厚的中国情怀

协商民主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独创性成果,源自于中华民族长期培育而成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传统文化,源自于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实践进程,源自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长期探索,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长期的实践创新历程。习近平协商民主思想充分肯定了协商民主的历史源头、发展历程和现实形态,并大量引用中华传统文化格言,以超越时空的思想成果体现出协商民主的中国根基。

协商民主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重要民主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并与选举民主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习近平协商民主思想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从中国的传统和现实出发,在统一战线、多党合作各领域,在国家机关、党派团体、政协组织多种渠道,以群众路线在民主领域的重要体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特、独有与独到的协商民主形态。

协商民主不是来自西方,不是对西方民主制度的借鉴,而是根本不同于西方形式主义的选举民主的科学形态,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民主政治的重大贡献。习近平协商民主思想以观察古今中外民主实践的视野,立足中国发展民主政治的经验总结,深入论述了民主的评判标准、民主的真实内涵和民主的实践导向,提出了协商民主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的科学论断,展示出协商民主根本不同于自由民主和其他民主形式的独特优势。

5.习近平协商民主思想展示出宏大的国际视野

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突出进展,同时作为民主政治领域的重要原则、基本精神和具体方法深入到中国的外交政策之中,对国际格局的战略调整发挥重要作用。各具特色的协商民主也是世界性的民主潮流,中国适应并推动协商民主在国际上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新世纪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多强并立的多极化政治格局逐步萌生,倡导国家间的协商合作有利于发挥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形成国际关系新秩序。

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使国际战略形势与战略格局继续发生重大变化,中国越来越成为世界上不可忽视的力量。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与修改、促进国际格局的战略调整,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方向。中国以自身的经济实力、政治军事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走入国际舞台而发挥重要作用。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也将中国推向世界格局调整的争端中心,使中国不得不为世界形势的发展推出战略性举措。

习近平协商民主思想,为中国外交政策注入新的价值规范,为国际格局的战略调整引入重要协调原则。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也是新时期协商民主在国际领域中的重要体现。中国主张通过对话而不是武力、胁迫解决重大的国际争端;通过增进共识来推动重大国际问题的解决,以国际协商的方式解决经济贸易、民主政治、文化交流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弘扬国际领域的民主协商精神,形成国际沟通交流基本规范,构建新阶段的国际新秩序。

三、习近平协商民主思想的发展路径

改革开放没有止境,协商民主思想的发展没有止境,协商民主建设是持续不断的发展进程。习近平协商民主思想立足于中国实际、遵循民主发展规律,为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规定了基本原则和发展方向。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民主革命和协商民主的共同结果。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权,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中国共产党并没有独揽政权,而是建立起广泛的统一战线,以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权的途径宣告新中国的诞生,通过协商建国的方式建立起各级政权组织。中国共产党以武装斗争和协商民主共同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合法性基础。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建设,以协商民主的民主功能赋予党的大政方针和政策措施的决策合法性,以协商民主的团结功能赋予党的执政地位以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理论方针政策,都通过民主党派、政协委员和各方面的群众的广泛参与,通过协商民主增进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着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了最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协商民主加强社会各阶层关系的和谐稳定,巩固长期执政的社会根基。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协商民主科学内涵的首要特征,是发挥协商民主重要作用的根本保证。习近平在讲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时正式提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从而突出体现了党的领导在协商民主建设中的极其重要作用。继续发展协商民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协商民主建设的领导,既不影响协商民主的权威和效率,也不放弃领导责任。坚持党的领导和协商民主的统一,寓领导于协商之中,以党内民主带动协商民主,确保协商民主不断发展完善。

2.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民主政治是世界性共识,而实现民主的形式不能拘泥于刻板的模式,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判标准。人民民主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选择,是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根本制度。中国特色人民民主制度既保证人民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又推进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能够持续参与;既保证人民享有民主选举的权利,又实现人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人民民主以完备的制度程序、广泛的参与实践,体现了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的结合。

实行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府在领导治国理政时在人民内部各个方面进行广泛协商。国家大政方针、重大战略部署、关系民生的具体事务,通过人民的广泛协商,找到全社会的共同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核心价值取向。在人民内部各个方面开展广泛协商的过程,就是体现人民民主、统一思想、民主决策的过程,就是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协商民主融入到人民民主之中,更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

在人民民主制度实践的基础上,围绕国计民生等重大问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进广泛协商,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必然结果,体现了人民民主的根本组织原则。人民通过选举投票的方式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开展广泛协商并且努力形成共识,是人民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体现了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商民主不断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并且重点在基层开展协商,凸显了人民民主的群众性特征,必然会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3.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发展协商民主的基本原则。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和推进协商民主建设,构成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两大突破点,指明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方向。依靠法律规范协商民主,通过协商民主保证科学立法、公正司法,推进依法治国和协商民主的有机结合,是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途径。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必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的进程。协商民主在科学立法中,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发挥人大代表的重要作用,拓宽公民参与立法途径。协商民主在公正司法中,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调解、司法听证和涉诉信访等;改进随机抽选方式,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协商民主推进构建阳光司法机制。

协商民主必须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做到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确保协商民主有制度、有规则、有程序可以遵循。在协商民主建设缺乏国家法律规范的前提下,遵循法律的基本原则、遵守党内法规成为依法协商的必然要求。在基本原则上,协商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主体地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从中国实际出发。在党内法规上,协商民主必须遵循协商民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规范协商民主建设的全面部署落实。

4.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当前世界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世界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样化、社会的信息化形成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趋向,人类面对的共同挑战,各种矛盾和冲突层出不穷,世界的和平和发展需要所有国家共同的努力,需要运用协商民主的方式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协商合作格局的必然要求,是协商民主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的重要目标。

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就是 “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6],也是中国宣扬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精神旗帜,内在地包含着协商合作、开放包容、共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协商民主作为调整国际关系的重要价值规范和程序方法,适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价值、制度和利益的合作规范。

中国在国际交往中坚持平等协商,兼顾各方利益、反映各方诉求,反对弱肉强食、穷兵黩武,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观念。中国主张国家民族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一律平等,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与发展道路的多样化,努力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协商民主必然在追求多元开放、平等互信、权责共担和共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5.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揭示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中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是几代人持续奋斗的精神旗帜。民族复兴凝聚着民族苦难的历史沉积,饱含着改革发展的艰辛探索,展现了辉煌灿烂的光明前景,也贯穿着协商民主的持续实践。中国人民在追寻民族复兴中加强团结、倡导合作、凝聚共识,在实践协商民主中汇集力量、增强动力、坚定目标,以协商民主推进民族复兴,以民族复兴引导协商民主。

习近平提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7]根据建国一百周年实现民族复兴的奋斗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成了民族复兴的重要阶段。协商民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坚持中国道路中体现中国民主政治的独特形式,在弘扬中国精神中体现中华文化的和合理念,在凝聚中国力量中体现中国人民的团结合作。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整体要求,意味着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意味着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的增强,意味着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富裕安康的生活。协商民主既是民族复兴伟大目标的重要内涵,同时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协商民主在国家发展中展示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在民族振兴中展示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在人民幸福中展示人民民主的真实成效,深深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3]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M]//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261.

[4]李君如.从政治体制改革大思路认识协商民主的重要意义[N].人民政协报,2015-02-10(02).

[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6.

[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M]//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37.

[7]习近平.中国梦,复兴梦[M]//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83.

(责任编辑:张迦寓)

10.3969/J.ISSN.1672-0911.2016.06.029

D621

A

1672-0911(2016)06-0029-07

2016-08-25

李祥营 (1973-),男,政治学博士,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政协理论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市政协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理事。

猜你喜欢
民主思想协商民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习近平党内民主思想的破与立
论协商实效与协商伦理、协商能力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Modifed Asphalt
论托克维尔的民主思想
以政协参与立法深化协商民主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柏拉图的民主思想及对现当代民主的反思
协商民主与偏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