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年总目录

2016-04-11 04:43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民主党派政党协商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年总目录

2016年第1期(总第159期)

姚俭建/统一战线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当代中国的时代命题

肖存良/互联网+统战:互联网统一战线的政治学考察

黄天柱/统一战线参与推进基层协商的独特优势及风险防范

陈昌福/从会党向政党转型——中国致公党的建立

孙宝林/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解析

孙存良/政治极化:选举民主的宿命?——兼论协商民主的功能与局限

刘菊香/协商民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互动关系

辛 琳/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意识的体系构建

于 洋/社会治理创新中的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研究

韩洪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领导上海社会组织的基本经验

李 袁 徐 昂/新时期社会主义学院发挥统战智库优势作用研究

2016年第2期(总第160期)

涂小雨/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逻辑

李新市/开启全面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美丽中国”建设新征程

程金华/统一战线与体制外法律人

杨爱珍/政党协商: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析说

张 毅/坚持完善多党合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李雅兴/毛泽东政党协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实效的评估机制研究”课题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实效的评估机制研究

陈永煌 周爱萍/美国华侨华人社团职能转型分析——以加州华侨华人社团为例

陈 宇/流亡尼泊尔藏人历史考察及近况分析

王学成/民主党派利用新媒体加强思想建设探析

2016年第3期(总第161期)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课题组/法治框架内照顾同盟者利益的政策取向:内容、路径与方法

王玉柱 施海燕/“互联网+”时代社会组织统战工作挑战与创新——兼论“微协商”的实现机制

迟成勇/关于中华爱国主义的文化解读

章义和/凝聚思想政治共识,巩固爱国统一战线

李 飞/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中参政党政治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任世红/我国政党协商的历史考察:民主党派的主体性视角

黄丽萍/统一战线在社会治理中的协商民主功能研究

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课题组/关于进一步推进特约四员民主监督的初步思考

钱明华/上海紫竹国家高新区统战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齐春雷/协商民主视域里人民政协协调功能探析

周亚茹/协商民主:基层党组织与基层社会沟通的有效机制

2016年第4期(总第162期)

毛 胜/中国共产党对政教关系的创造性探索——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

陈 鼎/新时期统一战线参与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基于温岭市的个案调查

杨绪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统一战线的定位和功能

杨孟哲/主义与信仰:中国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基础

姜丽华/加强政党协商建设 完善多党合作制度

胡守勇/界别协商:人民政协的发展陷阱、制度本源与优化路径

李祥营 马红珍/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时代意义

黄浦区社会主义学院/新形势下推进社区统战工作的思考和建议——以黄浦区五里桥街道为例

吴文艳/完善民主党派培训开发机制 促进党外代表人士成长发展——基于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会的调研

徐 军/当代中国民办社会组织管理和专业人员基本状况的研究

彭朝花/美国民族理论历史与现实探究及相应启示

2016年第5期(总第163期)

房剑森/习近平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研究

贺善侃/论习近平同志的领导战略智慧

金艳丽/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的思考

陈昌福/“建党无陈”与“司徒创党”——中国致公党创始人辨析

赵宬斐 李 俊/以史为论的现代性意识及思考——从《中国政党制度发展史论》的语境出发

王远启/构建多党合作话语体系 彰显政党制度本土特质

朱小宝/推进地方政党协商的几点思考

姜 露/三维度解读实行协商民主的意义

孙 军/新时期党外知识分子思想状况及政治引导问题研究——基于大连市的实证分析与对策建议

张 化/杰出的天主教领袖金鲁贤主教

马弋涵/社会主义学院法治教育的特色及路径研究

孙 敏/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探索统一战线工作新方式

王 剑/《国家安全法》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适用的必要性及机制研究

2016年第6期(总第164期)

周汉民/坚持社院姓社 凝聚政治共识

卿秋军/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主要经验探析

殷啸虎/妥协精神与协商民主建设

王洪英 周 锦/新常态下构建基层统战工作新思维

徐 锋/协商治理与我国政治文化的现代化

李祥营/习近平协商民主思想论析

吉秀华/论政党协商法治化及其实现路径

冯赵建/高校港澳台青年学生教育引导策略研究

周建标/发展海丝文化旅游 助推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

雷火剑/当前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意义、问题及对策

吴陈舒/民族、利益与价值:现阶段对台“统一论述”的三个视角探析

猜你喜欢
民主党派政党协商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新”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论协商实效与协商伦理、协商能力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Modifed Asphalt
发挥民主党派作用 多献务实良策
以政协参与立法深化协商民主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国外政党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述评
协商民主与偏好转变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