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职院校微课教学现状及其应用

2016-05-14 06:39郑志民黄宁江杨红霞刘乐江申众辉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现状微课

郑志民 黄宁江 杨红霞 刘乐江 申众辉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现代教学中微课教学应运而生。微课因其新颖的模式受到学校教师的一致好评,同时也是大多数学生所喜爱的学习方式之一。在高职院校中,微课教学应用比较晚,但是受到的效果良好。本文就对微课概述以及高职院校中利用微课教学的现状、应用做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微课;现状;应用

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人们逐步认识到终生学习的重要性,伴随网络技术的迅速崛起,微时代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包括微信、微电影等等。在教育行业也受到微时代的影响,微课教学模式诞生,成为教师教学的有利工具。将微课的理念和模式应用于现代高职院校的教学中,不仅能够为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同时也使教师教授课程内容和形式得到了创新。

一、微课的概述

微课最早来自不同国度的两位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和英国的McGrew教授、Kee教授分别提出了60秒课程和一分钟演讲。McGrew教授是利用人们闲散的时间传递化学知识,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化学,并在其他领域有所发展。而Kee教授则是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会掌握核心概念。虽然两者在表达的内容上有所不同,但是所用的方式是一致的。在2008年,微课概念由Penrose正式提出,他来自美国圣胡安学院,是一名高级课程的设计师,他认为,微课的指导思想就是构建主义,其目的就是移动或在线学习,教学内容为某个简单明了的主题,经过六十秒的时间学习音频、视频内容。他所提出的想法和我国现代教学中的微课制作步骤类似。我国首个接触微课应用的教师是胡铁生老师,胡老师认为微课的主要载体就是微型教学视频,利用微型视频的方式对某一知识点进行情景式的教学。而后,随着微课教学的不断推行和深入化教学实践,许多教师陆续对其进行了细致的完善和补充。2012年,全国网培中心对微课进行重新的定义,其定义与我国的高职院校教学特点非常符合。

二、高职院校微课教学的现状

1.微课教学的发展

2011年,我国的广东佛山首创了微课教学,在第二年12月前,微课教学开始就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的教学中,但是对于高职院校,并没有开展微课教学模式。在12年12月后开展了高校微课教学竞赛,一直持续到13年的10月,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的带领下,微课竞赛圆满结束。14年3月第二届高校微课教学竞赛拉开帷幕,直到同年的9月才圆满完成。第二届赛事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比拼,分别是初赛、复赛以及决赛。各个高职院校均积极参加并推荐初赛的微课作品,评选出做好的作品于其他各高职院校进行比赛。良好的竞技为高校微课的建设和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微课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自产生微课教学的方式以来,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落实在教学工作中。但是,在实践中教学中显露出一些问题:第一,教师了解微课的程度不够。尽管微课教学的时间短,但是,在整体教学中,教学的环节不会变,包括课程的回顾,课上内容讲解、以及知识点总结。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微课教学,对知识的侧重点掌握不准确,缺乏应有的教学讲解,只是一味地回放观看教学视频,对学生关注的内容不了解,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先了解微课的含义,掌握使用微课教学的方式,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第二,微课质量良莠不齐。教师对微课设计的准备工作直接决定着微课内容的质量,如果微课教学内容丰富,重點突出就能够受到学生的好评,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由于很多教师对微课的不了解和不重视,只是单纯地认为放教学视频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运用微课教学时,容易造成课堂局面混乱,不仅仅教师的微课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影响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得不偿失。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正视微课教学的作用,并充分利用好新型的教学模式,发展并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高职院校微课教学的应用

1.建成系列化、课程化的微课联盟

对于高职院校,保证其微课资源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建成系列化、课程化的微课联盟是关键。首先,对于建设微课资源应统一执行国家教育相关部门的执行标准,保证实现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共享。其次,在高职院校中,应以建设信息化为前提,建设微课的资源量加大,使不同科目的微课资源得到同样的丰富,将微课资源建设更加系列化和课程化,最后,对于微课中个体和零散的内容向整体、专业的方向发展。

2.微课公共平台建设

微课课程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不仅包含了开发资源,而且涉及建设和规划网络课程的内容。首先,对微课应用环境加大开发力度,同时对微课的资源进行汇总,促使其聚集效应的发挥,提高其利用率。其次,不仅仅要开发某一知识点的微课教学,而且要建设整个学科全面性、系统性的微课教学。最后,对微课建设的内容进行团队式开发,促进建设微课的水平和质量以及提升微课开发的效率,防止出现教师各行其是、重复建设的情况,影响微课建设的水平。

3.组织专业化的微课建设团队

对高职院校校方来讲,学校应该组织专业化的微课建设团队,让教师不在低水平的教学模式中弥留。虽然微课教学简单来看就是小视频,但是学校应该在小微的视频中找到教学的方法,将课程内容完整的呈现,所以除了用好视频模式外,完善微教学的资源,为微课教学提供一个完整的资源和技术支持。

4.教师掌握微课教学模式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对于微课教学模式应该主动尝试,在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教授学生知识。微课模式为教师与学生拉近距离提供了帮助,因此,教师应该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一方面丰富了自身的学识,另一方面使教学的能力提升,增加了知识的储备量,一旦学生遇到问题,教师能够及时解决,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程度。教师应该逐步改进教学的模式,掌握新型的微课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结语

微课创新了教学方式,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促使教学过程充满活力。但是,在现阶段微课教学模式还存在种种问题,教师对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和微课质量的差别,使微课的推行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在推行微课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国家教育相关部门应通力合作,校方做好微课资源的支持,教师从自身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才能使微课的发展更加有利。

参考文献:

[1]楼京京.微时代“微课”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06).

[2]吴凌鸥.对于高职院校应用微课的思考[J].科学与财富,2014(12).

[3]罗元.高职院校微课建设实践与应用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5(09).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现状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