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研究

2016-05-14 06:39郭红梅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作文小学语文

郭红梅

【摘 要】小学阶段的语文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直接反映,是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积累的重要结果,是小学生从字、词、句、段到篇循序渐进发展的最终体现。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学生字词的积累、写作素材的积累,就要需要引导学生加强阅读训练,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

小学阶段是学生知识能力发展的重要階段,语文写作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很多小学生惧怕写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二是针对要求写作主题,缺乏准确的写作素材,导致写作内容空洞,甚至不知道写什么,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在于学生的知识积累程度不够,包括优美字词的积累不够,写作素材的积累不够。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语文知识的积累,为语文写作积累必要的素材,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解决学生的写作难题。

一、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拓展写作素材

小学阶段的学生作文教学最重要的一点是引导学生学会用文字记录生活点滴,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将平时的生活体验作文最直接写作的素材。引导学生学会记录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或所经历过的快乐的事情等等,这些都是学生的写作素材。要想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当作写作内容,就要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观察、体验生活,任何一次崭新的尝试、情感的触动、独特的感受都可以用作文形式表达出来。

二、加强语言积累,强化学生遣词造句能力

一篇好的作文,需要用富有灵动的语言来表述。这个能力首先来源于课外阅读,其次来源于生活。

1.重视泛读和精读相结合

很多文章需要浏览性地读,比如报纸、杂志,大概掌握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为学生的语文写作提供内容参考;也有许多名家名篇需要细细咀嚼,一遍又一遍地读,体会作家语言的精妙独到,读到精彩之处,需要返回来再次细细领会,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2.重视摘录和思考相结合

摘录和思考相结合就是要求我们在精读即“牛食”过程中,将好词佳句做成卡片,或记录在“采蜜本”里。鲁迅先生说过,只有像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阅读的过程就是采花的过程,采过许多花即广泛性地阅读大量的文章,采蜜的过程就是做读书笔记的过程,把读过的书里最有意义的东西记录下来。作家陆天明说:“做读书笔记很重要,每过一段时间,便重读一下自己的笔记,其效果会事半功倍。”首先继承古人熟读成诵等阅读积累的方法,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然后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做法,不仅仅要求熟读和背诵,更应当竭力追求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反复思考,创造性地学习和使用语言,使得语言在深刻理解和运用的情况下不断地发展,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融入真情实感的写作内容

有了生活的积累和语言的积累,如果缺少真实的情感体验和真情实感的表达,语文作文就没有实质性的意义,语文作文需要情感的滋润,所以写好作文的重要一点是学会思考,学会深刻地感受,同样的生活,同样的学识,由于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和着眼点不同,感受也是不同的,这种感受是每个学生所独有的。把生活和阅读中获得的独特体验和独特感受记录下来,融入到作文写作中去,能有效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四、加强语文知识积累,强化语文写作能力

丰富三个积累的方法设计要遵循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要为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而设计,要为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而设计,要为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而设计,要为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和提高写作能力而设计。

1.导入日记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记录生活点滴

写日记是我们常用的方法,但是传统的方法往往是教师或者家长要求学生去做,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得到重视。创新的日记指的是写日记的过程首先解放学生,给他们较多的自由,克服学生的依赖心理,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一般只是提醒、启发、帮助学生自己去选材,布局以及修改,定稿。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精神。日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回顾一天里有意义的事情,可以用表格的形式记录,不强求字数的多少,内容的丰富,不刻意追求质量的高低,不增加学生负担,要让学生兴致勃勃、心甘情愿主动地去做这件事情。日记创新法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可以每周批改一次,也可以每周由同学互批一次,评语以激励性语言为主,激发学生写日记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探究的欲望,培养创造的潜能。

2.加强优美语句积累,勤做读书笔

书海拾贝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文章的初步阅读,选择文中的精彩片断,优美佳句,以读书笔记的方式,主动摘记,内容由学生自己决定,积累语言,丰富语言,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的一种读书方式。摘记本的名称可以由学生自主命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如“采蜜本”、“拾贝本”、“精彩回顾”等。读书笔记可以放在书包里,也可以放在家里,可以一本一本地记,也可以几本笔记放在不同的地方同时记。为了激发兴趣,可以在本子内有所装饰,比如用水彩笔写标题,配以小插图,感觉美观,做起来会是一种享受。阅读课外书的时候,只要认为是好词佳句,认为是值得一记的思想火花,认为对自己有帮助的做法等,就可以随时作记录,“要善于从别人的花园里移植玫瑰,种到自己的自留地里。”如果是自己的书,可以先把这些句子或段落划出来,等空闲下来的时候一并记录;如果是借来的书,最好能够及时摘录,如果因为时间不允许,可以先记下书名和页数,以便空下来时候查阅并记录。教师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作一下检查,及时表扬坚持做、做得好的学生,用展览、张贴等方式,供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记录的方法可以先摘抄后归类,也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表示不同的类别,如红色的水彩笔框起来的为名人名言,蓝色的水彩笔下划线的为景色描写,铅笔带点的是用词准确精彩的等等。学生还可以自己独创简便易行的方法,如同自己办的小报,还可以在排版上作一些讲究。只要把摘录当作一件有趣的事情,能够主动积极地去做,任何形式的摘录,老师都应该予以肯定和鼓励。

3.加强知识的收集整理,在思考中写作

思考记录是对自己一天生活的概括性的总结和提炼,这种记录不多,不是每天都有,而是到了周末,翻阅自己的日记,把一周的事通盘考虑后,抽象出来的有一定价值取向的内容。可以在日记本里分出一栏记录那些转瞬即逝的思想火花、思考结晶、独特体验或感受,并进探索行深入的思考、观察和想象拓展,进过思考和探索后写出来的语文作文更有内涵,摆脱了以往的内容空洞,思路混乱,条理不清等问题。所以,教师要科学引导学生对写作主题进行写前的思考和分析,准确理清写作思路,提高写作质量。

综上所述,学生作文来源于生活,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强化语文文字知识基础上,加强学生的生活实践,并留心观察生活点滴,学会很好地遣词造句,用文字记录生活,用文字感悟生活,学生要加强语言与素材的积累,不断突破写作难的困境。在小学阶段就对学生的写作态度和写作能力进行科学培养和积极强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杨胜安.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析[J].学周刊,2014.26

[2]邓敏杰.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2.03

[3]许颖.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4.04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作文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