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田园资源,惠泽区域活动
——以农村幼儿园为例

2016-05-19 08:38陈盼盼
好家长 2016年3期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

文 陈盼盼



巧用田园资源,惠泽区域活动
——以农村幼儿园为例

文陈盼盼

摘 要:《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教具、玩具。”然而多数农村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内容,就是对他人成果的移植、照搬,不会从自身优势寻求突破。忽视了优越的地方资源以及具有当地特色的园所文化,以致于具有深厚教育内涵的田园资源得不到开发和利用,同时割裂了幼儿与农村生活间的密切联系。笔者结合我园的“田园劳作游戏化课程建设”实施成果,阐述田园资源在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运用价值和运用方式。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 田园资源 区域活动 价值和方式

相较于城市,农村学前教育起步较晚,由于经验匮乏,农村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多以城市为效仿对象,看不到农村蕴藏着大量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陷入“舍近求远”的境地,使得农村幼儿园失去了自己独有的韵味和特色。一味向城市看齐,往往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也始终走不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在其《给老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只有将丰富多彩的田园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广阔的农村资源才能成为教育的源泉,农村幼儿园也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由此可见,充分挖掘、巧妙运用田园资源,才应是农村幼儿园所要重视和关注的。

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深受幼儿喜爱。而要想发挥区域活动提升幼儿能力的功用,活动材料的投放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纵观农村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材料,对乡土资源的挖掘和应用少之又少。因此,我们应重新审视我们的课程资源观,立足本土,立足幼儿的生活,从大自然中汲取充足的养分,逐步形成一套适合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的、可操作的规范。

一、得天独厚,让区域活动特色鲜明

农村幼儿园设置区域时,往往一味效仿、展现城市生活,却忽视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文化和生活差异,使区域活动失去了应有的农家味,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和价值。这一现实问题,警示我们将幼儿引领到大自然之中,才是农村幼儿园区域特色建设的必经之路。

泥土滋养人类,也孕育了人类文化,爱玩泥巴似乎是人类的天性,然而,家长、教师觉得泥巴太脏,便阻绝幼儿与泥巴亲近。幼儿园也不惜花费钱财购置橡皮泥或黏土,替代泥巴。为了彰显民间艺术创作的魅力,也为了让幼儿在真实中体验无穷的乐趣,大二班特意创设了“泥巴区”,让幼儿大胆想象,自主创作各种泥塑。幼儿赋予了泥巴生命和价值,玩出了创意和精彩。

各类农作物的种子,在农村可谓是家家都有。我园大一班开设了“惠农种子站”,幼儿可以用种子进行物品装饰,也可以进行筷子夹种子的练习,还能尽情观察、比较,从而探索各类种子的奥秘。

二、唾手可得,让区域活动材料丰足

众所周知,为了不断满足幼儿游戏的需求,区域活动的材料需要定期调整和补充投放。然而很多时候,由于幼儿园各项事务的繁杂,教师疲于应付,没有足够精力、时间为幼儿准备新的活动材料,常常是有心无力,使得区域活动的开展总是停滞不前,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做到为幼儿发展提供及时的服务。

而农村田园资源的唾手可得、取之不尽,为我们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如泥、沙、植物秸秆、玉米皮、各种粮食等,只要稍加改造,便可以为我们所用。向大自然取材,使得活动材料更为真实、细腻,幼儿的体验更直观、深刻。

三、引人入胜,让区域活动魅力长存

教师不辞辛劳地为幼儿设计的活动材料,往往只有一种玩法,幼儿操作一段时间后,便会失去兴趣,区域活动对幼儿也会失去吸引力。然而教师观察发现,投放田园材料,幼儿操作时极其投入,就连做任何事都没有耐心的幼儿,也变得安静专注了。以往区域活动进行一段时间后,幼儿就显得无所事事、焦躁不安,如今活动结束了,幼儿还意犹未尽,这正是大自然的魅力所在,也是幼儿的天性使然吧。总之,幼儿与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密感。

如中一班的益智区,教师收集了许多蚕豆。刚投放时,有些幼儿竟然不认识,对于身处农村的幼儿来说,出现这样的状况,真是令人难以置信,而这恰恰是常年闲置自然资源所导致的后果。蚕豆虽不起眼,但功用颇多。首先,幼儿可以观察、认识蚕豆,促进幼儿多种感官的发展。其次,幼儿可以练习剥皮,锻炼手指的灵活性,还可以引发幼儿进行思考、讨论,如何才能剥得既快又好。再次,幼儿还能用蚕豆拼出诸多造型,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幼儿还能运用蚕豆结伴玩民间游戏。

小二班的美工区选用了一年四季都会有的蔬菜。首先,蔬菜的颜色、样子,就已带给幼儿美的感受。其次,将蔬菜制成各类印章,供幼儿进行艺术创作。再者,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联系已有经验大胆想象,将蔬菜做成各种富有趣味的造型。

四、因人而异,让区域活动价值彰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为幼儿设置不同的活动区,提供充足的、不同类型的、不同层次的玩具和材料,并视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进行更新和调整。”然而以往的活动材料设计无法照顾幼儿的个体差异,常常出现难度过大或没有难度等现象。如今田园材料的投放,可以满足不同能力层次幼儿的发展需要。

如中三班的“农家小院”,考虑了幼儿的能力差异,提供了不同难度的活动。能力弱一些的幼儿可以选择分拣豆子、扫地等活动,能力强一些的幼儿可以择韭菜、包粽子等。使得每位幼儿都能将区域活动时间有效利用,让自己的能力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进而收获成功的体验。这样做也使得区域活动真正为幼儿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长足地保持幼儿参与的热情与兴致。

五、琳琅满目,让区域活动资源共享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区域活动资源的整合、共享,打破了区域活动空间的局限,丰富了区域活动主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减少了优质资源的浪费。

我园每个班级都开设了具有本班特色的区域活动,避免了资源的重复开发。实现区域活动资源的共享,使得区域内容更加多样,也使幼儿的活动空间更加广阔。同一年龄段的班级之间可以实现区域活动的交换使用,跨年龄段的班级也可以实现交换。如大二班的“泥巴区”,可以供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使用,幼儿可以依据自身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实现各自能力的提升。

卢梭曾经说过:“自然是智慧发展的动力,是道德生长的根基,是提高审美素质的源头活水。与书本文化、信息文化相比,乡野大自然把儿童带入最真实、更充满诗意的感性光辉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留下了儿童生命发展最坚实、最清晰的印迹。”因此,再精美的仿制品,都永远无法拥有田园本身所具有的神奇魅力。田园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最好的后方资源库,自然、真实的材料也最受幼儿喜爱。田园资源在区域活动中的有效运用,使得幼儿的思维更加自由、广阔,心灵更加畅快、轻松。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天场镇中心幼儿园)

【参考文献】

[1] 李莉.《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早期教育,2010年9月

[2] 金华.《以乡土资源为载体活化幼儿园一日活动》,幼教天地,2013年61期

[3] 陈红萍、朱激文.《乡村幼儿园田园特色活动的探索》,生活教育,2012年10月

[4] 赵兰香.《依托农村地区资源优势,构建幼儿园田园课程的实践研究》,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2012年11月

猜你喜欢
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
充分挖掘乡土资源,创设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
浅谈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的实践与思考
小班幼儿数学区域活动要体现“生活化”
农村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的思考与探索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品三口而知味
论农村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本土化的开发与利用
浅析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性
农村幼儿园开展本土化区角活动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