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数学课堂情感教育的实施

2016-05-30 11:59高洁丽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22期
关键词:赏识鼓励感染

高洁丽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6.22.137

摘 要: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主动性和对于课堂的参与程度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教师要善于因时因地改变教学策略,尽量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努力开发学生在数学领域里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兴趣,实现自主的、创造性的学习。

关键词:尊重 赏识 鼓励 感染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a)-0137-02

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有效的情感体验能够激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与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要遵循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规律,抓住知识的主干部分,突出通性通法;要展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提供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新知、掌握技能、发展情感”不谋而合。该文结合笔者的教学案例,对中职数学课堂中情感教育浅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1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这要求教师要更有耐心解答学生的疑惑,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案例:在《概率与统计初步》一章中,对于“基本事件”知识点的解析:在统计知识中,按照事件发生的不同情形,可以分为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在讨论“常温下,100 0C时,铁变为液态”属于“不可能事件”,很多同学表示不理解。

教师的解释是:这属于不可能事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过用铁锅煮水的经历,水沸腾时,温度为100 0C,如果此时铁变为液态,就是说,铁锅变成水……学生一时间大彻大悟。

当教师抱怨学生“教不会”的同时,教师有没有反思自己是否“会教”,教师是否愿意去亲近学生,去关注一些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给予他们及时的鼓励。教师在不遗余力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学生所接受的不仅仅是知识点的解决,更多的是教师对于他们的真心:接受、认可所有同学,这会产生相应的反作用力——学生认可他的授课教师,当这样一个良性循环逐步形成的时候,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由之而得以激发。

3 鼓励自我发展,拓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从而获取丰富、多元的个性化体验,这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是学生构建数学学习的基础。因此,数学课堂要突出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一步一步地进行引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案例:“各象限角的三角函数的正负号”的教学体验,通过一个个知识点的提问,让学生自我探究,发现规律从而总结规律。

复习回顾:已知是角终边上的任意一点,则有:;;。

问题一:三角函数值的正负由哪些变量决定?根据 ,以为例:时,;时,。所以,的正负取决于的正负。同理,得到和的规律。

问题二:的在各个象限内的正负情况?

问题三:三角函数值在各个象限内的正负情况如何?根据问题一、二的结论,问题三迎刃而解。

问题四:请总结出三角函数值在各个象限内正负的规律。

通过四个问题的教学设计,教师轻松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堂的实践证明,学生每得出一个结论,都特别有成就感,热情在成倍增长,这是他们自我价值实现的一个过程,学生的心理需求在实现自我价值中得到了充分满足。课后在和学生的对话中,学生对这节课的评价是这样的:这堂数学课,就像是在玩一个个过关斩将的游戏,我们在完成一个个提问后,感觉到数学课的学习也可以这么的有趣和刺激。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习能力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建构知识的权利,让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4 打造“师生师生共同体”,真情感染学生

教师的职业与其他职业所不同的是,教师的对象是具有不同性格特征的人,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和个性。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是一种需要和享受。为此,数学老师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1)听懂学生的语言,善于倾听学生的内心需求,这要求教师要转变思想,不能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师长的地位,而要走进学生的内心。课堂中,生动的语言,和蔼的教学态度,亲切的目光,都能够拉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要有意地表现出对学生的期待、信任以及鼓励,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达到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教学本质。教师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带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学生的心理产生共鸣,师生从中获取愉悦感、成就感和满足感。

(2)展现个人魅力,带领学生走入绚丽多彩的数学世界,领略数学之美。通过函数奇偶性,学会欣赏自然界的对称之美;通过复利计算,学会理财;通过三角函数,感知生活中图形的变化规律:如电压变化、水波的迭起等;通过一题多解,体验数学的各种变化形式。

5 结语

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投入,倾注自己全身心的感情去带动、影响学生。一节生动的数学课,师生情感的投入不应该是一条直线,一路平坦,而应该是一个正弦函数的图像,高潮迭起,情感随之起伏变化,这样的动态课堂,能够激励和感染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情感互动。教师要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去激活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内在的创造力,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当中,让学习数学成为一种期待和享受。

参考文献

[1] 张国庆.数学课究竟应该教给学生什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2):29-30.

[2] 喻平.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0.

[3] (美)加里.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赏识鼓励感染
用心感受,用爱教育
“赏识”催开作文花
西部城乡结合地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沙画活动中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