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留学生的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初探

2016-05-30 11:05赵晨光白玉张丽丽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16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

赵晨光 白玉 张丽丽

摘要:本文针对电子技术专业留学生培养目标,以《软件技术基础》课程为例,对授课中留学生的教学现状做了深入地分析,初步探索将“翻转课堂”模式引入到留学生软件技术基础的教学实践中,在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启发创新思维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未来对于积累留学生教学经验,探索留学生人才培养模式乃至教育创新尤为重要。

关键词:软件技术基础;實践能力;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165-02

目前,留学生教育是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促进大学国际化的必经之路,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我院自2010年面向电子技术专业招收留学生,至今已有近6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凝聚了一批专业知识扎实的教师团队,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科学的针对留学生的电类课程的教学体系。针对电子信息专业类留学生的培养目标,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重视实践课程环节对提高留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留学生教学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成为对大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特别对于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要具备较为扎实的硬件基础知识,还应掌握一定的软件设计理论、方法。“软件技术基础”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关于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课程,涵盖了软件工程、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内容。本课程是以应用为目的,使学生对计算机软件系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在授课过程中,发现留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照猫画虎,不求甚解。我院留学生多来自非洲,文化背景、教育经历等都存在非常大的差异。由于留学生专业知识基础较薄弱,对教师的依赖性、跟随性比较强,对直观性问题尚可解决,但对综合性、设计性软件题目缺少思路。

2.沟通障碍,互动欠缺。留学生课堂上普遍采用全英文教学,由于教师的非英语专业水平,表述是否清晰,学生是否理解,成为课堂上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在对留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之外,还要具备让学生认可和接受的语言表达能力。

3.固步自封,缺乏创新。大部分留学生学习比较散漫,上课经常迟到。工程概念欠缺,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很少有学生主动完成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练习和课后作业,需要教师督促才能完成作业。在算法设计中主要表现为放弃主动思考,几乎完全依赖于教师提供或网上查阅的资料,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在设定条条框框的束缚中,学生无法展开自主创新。

4.亟需教材,规范管理。软件技术基础课程在教材上使用了多本英文原版教材,由于其语言表述规范,教师和学生都容易理解和接受,但英文原版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与培养计划、要求有所出入,有的地方过于烦琐,有的地方未能涵盖,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筛选和增添。

二、翻转课堂教学方法

软件技术基础是面向电子技术专业大二留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生通过本门课程既要学习基本的编程思想,又要将算法转化为可实现的程序。将翻转课堂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可以让学生获得创新和实践的经验,又要学会如何表达自己,发表和阐述自己的观点。翻转课堂的不同在于,教学形式由“课堂讲解—课后作业”变为“课前学习—课堂研究”,教师的角色由传授者变为指导者,而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研究者;课堂内容侧重于自主学习和问题讨论研究,切实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将适合于翻转的知识点采取学生课前自学、课上讨论交流的教学方式,不适合翻转的知识点采取学生课上学习为主的案例教学等方式,从而不仅实现了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掌握,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基于“软件技术基础”的课程特点,在设计翻转课堂的教学环节时,尝试选取了几个适合的章节,抛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如何让你的查找更高效”、“如何实现在大数据下排序”、“如何解决迷宫问题”等,留学生课堂主要以小班授课为主,教师在学生对问题的陈述、讨论等方面都可以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学和资料的查阅理解自由发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例如在讲解“栈”的应用时,引入“迷宫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栈”的“后进先出”,如何从给出的入口找到对应的出口,实现的方法和马踏棋盘问题相似也是通过找到周围4个方向坐标的关系,依据深度优先搜索策略找到下一步对应的坐标。由于迷宫问题需要存储具体的完成路径,采用“栈”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其中“栈”结构用来存储具体的坐标和方向,这样根据“栈”就能保证在回溯试探的过程中快速的找到出路。在这一知识点的铺陈上,引入翻转课堂,使留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栈”的应用,对“栈”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留学生普遍思维活跃,课堂上讨论气氛热烈,对于“翻转课堂”的适应,他们接受起来要比中国学生快,小班授课为充分的互动学习提供了可能,学生通过分析问题、评价讨论、应用实现,达到了“知识内化”的目的。

三、多种教学手段相辅相成

根据《软件技术基础》的课程特点,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课堂上算法的理解和具体实现是加强和巩固理论知识的最有效的形式。针对留学生的小班授课,更为侧重课程内容凝练,注重核心知识传授,从而保证了有一定的课堂时间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练习。同时,为保证课堂练习对学生的约束力,采用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视留学生在课堂中的平时表现,我们将学生的出勤情况、回答问题情况、与教师、同学的讨论交流情况、作业完成的质量、每一章测验的成绩等,都作为学生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平时测验的次数为每两周一次,测验及上机实验占用课堂时间。此外,将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和教学活动的每一个方面,采用这些措施帮助留学生克服缺乏学习主动性的缺陷,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

将“翻转课堂”引入课堂教学中,不仅改变了以往留学生被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模式,完成学生的角色转换,而且促进了留学生软件技能方面的发展,留学生积极参与软件训练过程中,对问题的选择和讨论有意识地给予了较多的关注。通过多维实践平台的有效运作机制,切实提高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我院电子信息及通信类专业力图以软件训练为着力点,改革实践教学手段、方法和考核方式,培养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目前,我院与中兴通讯在产学研合作方面保持了良好的互动,特别是针对电子及通信专业的留学生的培养,建立与企业的紧密交流,对实现我院课程、实训内容和教学平台紧跟行业应用技术发展都大有裨益。本着产学兼顾的原则,在软件技术基础的教学改革研究中,从学科的教学改革及发展上着手,建立符合国情、适应留学生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能力、素质等方面对留学生进行“工程化”、“应用化”教育,探索更为有效、科学的教学模式,为留学生教学改革做出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宓颖,刘秀娟.关于工科高校留学生工程数学课程的教学探索[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4,(10).

[2]王亚君.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以留学生为研究对象[J].课程教育研究,2014,(10).

[3]王懿,赵宏林,罗晓兰.留学生机械制图课中运用CAD辅助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

[4]李萍.中澳合作办学中“工程数学”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5).

[5]赵金坡.新世纪以来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状况、分析及展望[J].高教探索,2011,(01).

[6]张中脊.留学生“结构试验”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10).

[7]黄潮.地方师范院校留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探索[J].科技视界,2013,(8).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
扬翻转之风帆,激课堂之精彩
备考史密斯玩转“翻转课堂”
创建“自助餐选菜式”自主学习模式
关于“翻转课堂式教学”的探讨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初探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