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护士核心能力调查及其与国内护士的横向比较

2016-06-23 00:53金丽芬
护理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评判性思维核心能力科研能力

王 芳,戴 艺,金丽芬

Wang Fang,Dai Yi,Jin Life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Yunnan 650032 China)

云南省护士核心能力调查及其与国内护士的横向比较

王芳,戴艺,金丽芬

Wang Fang,Dai Yi,Jin Life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Yunnan 650032 China)

摘要:[目的]了解云南省护士核心能力基础水平,并与国内护士的核心能力水平进行横向比较,为云南省制定及完善对护士的分层及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云南省12所医院的1 455名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50.58±30.99)分,与国内其他省市横向比较为中等水平;其中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评分最低,法律/伦理实践能力评分最高。[结论]云南省护士核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需要对护士进行核心能力培训,特别要加强对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的培训,使其有足够的能力胜任护理工作。

关键词:注册护士;核心能力;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横向比较

2003年国际护士会首次将护士核心能力定义为“以护理专业起点为基础,完成基本护理教育课程,并在国家相应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从事护理工作,有能力并能自主地在所有照顾病人机构中参与三级保健”[1]。2003年12月,我国教育部办公厅和卫生部办公厅在《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中首次提出中国护士核心能力概念,明确指出护士核心能力为掌握规范的护理基本操作技术,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用药反应的观察,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具备社区护理、老年护理等专业方面的能力[2]。国外及国内其他省份对于护士核心能力有许多研究,但云南省尚缺乏对护士核心能力的全面调查分析。探求护士核心能力现状,是进行护理培训和岗位管理的切入点。本研究采用自评的方式对云南省护士核心能力进行基线调查,将结果与国内具有明显地域性使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调查的相关研究进行横向比较,了解我省护士在国内的整体水平,为进一步统一和完善对本省护士的分层及培训,提高护士核心能力水平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以云南省注册护士作为研究整体,采取方便取样的方法,选择12所医院(5所专科医院、7所综合医院)的1 455名护士为调查对象,其中男39人,女1416人;年龄(31.23±7.71)岁;工作年限(9.92±8.60)年;婚姻状况:已婚958人,未婚497人;最高学历:专科及以下634人,本科及以上821人;职称:护士576人,主管护师856人,副主任护师及以上23人;人事关系:编内、编外分别占41.2%、58.8%;科室:外科209人,内科188人,重症监护病房(ICU)164人,其他科室894人。

1.2调查工具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称、学历、科室等)和刘明等[3]编制的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ompetency Inventory for Registered Nurses,CIRN)进行调查。CIRN量表由7个维度共58个条目组成,分别为评判性思维/科研(10个条目)、临床护理(9个条目)、领导能力(10个条目)、人际关系(8个条目)、法律/伦理实践(8个条目)、专业发展(6个条目)、教育/咨询(7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0分为没有能力,1分为有一点能力,2分为有一些能力,3分为有足够的能力,4分为很有能力。总分232分,得分越高,说明该项能力越高。该量表的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89,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78~0.86,总内容效度指数(CVI)为1.00,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0.85。发放1 680份问卷,收回1 595份,回收率为94.9%,剔除无效问卷40份,有效问卷1 455份,有效回收率为91.2%。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由研究者录入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和核心能力采用百分比、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采用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云南省护士核心能力现状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50.58±30.99)分,均分为(2.60±0.53)分。将各能力维度的条目均分进行排序,由高到低分别为:法律/伦理实践、人际关系、领导能力、教育/咨询、专业发展、临床护理、评判性思维/科研。详见表1。

表1 云南省三级医院护士核心能力现状(n=1 455)

2.2云南省护士与国内其他医院护士核心能力的横向比较查阅万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相关文献,辽宁、河北、山东、湖北等省市做过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经过阅读全文,将只调查一家医院、无各条目得分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剔除,最后纳入辽宁、河北、云南、长春、山东、杭州、哈尔滨地区的护士核心能力进行比较。经方差齐性检验,各省市之间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不具有方差齐性,选用非参数检验的Kruskal-WallisH检验,得出各省市间的护士核心能力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14,P<0.05)。辽宁省[4]5所三级甲等医院护士(n=1 900)的核心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大于其他城市;河北省[5]注册护士(6所医院,n=951)的核心能力总分位居第二;其余排名依次为长春[6](6所医院,n=354)、云南(12所医院,n=1 455)、山东[7](5所医院,n=450)、杭州[8](4所医院,n=388)、哈尔滨[9](5所医院,n=396)。从各地区护士核心能力维度间得分比较结果可以看出:云南、河北、山东、辽宁、杭州、哈尔滨6地护士核心能力各维度中,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得分最低(分别为61.45%、52.73%、56.50%、71.18%、60.25%、47.83%),法律/伦理实践得分最高(分别为68.97%、78.78%、72.44%、80.63%、71.75%、83.93%);然而,长春市各维度得分排序略有不同,最低为教育/咨询(55.25%),最高为人际关系(71.03%)。详见表2。

表2 云南省护士与国内地区医院护士核心能力的横向比较±s)

3讨论

3.1云南省护士核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本研究显示,云南省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50.58±30.99)分,条目均分为(2.60±0.53)分。根据刘明等[3]制定的评分标准,与国内其他省市(辽宁、山东、河北、长春、杭州、哈尔滨)护士核心能力相比处于中等水平,表明虽然云南省地处西南边疆地区,但云南省临床注册护士的素质和能力已基本符合护士行为规范,但仍需要更进一步的教育与培训,使其能够应对医院所承担的医疗、教育等方面的责任。这可能与近年来云南省卫计委高度重视护理工作,在全省设立了26个护理重点专科,不断加强护理管理及护士行为规范,重视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有关。在各维度中,评判性思维/科研得分最低(24.58±6.51)分,条目均分为(2.46±0.65)分,法律/伦理实践得分最高(22.07±4.43)分,条目均分为(2.76±0.55)分,与Lima等[10-12]研究结果一致。

3.2法律/伦理实践能力较强、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薄弱为国内护士的共同特征从各地区护士核心能力各维度间的得分比较可以看出,云南、河北[5]、山东[7]、辽宁[4]、杭州[8]、哈尔滨[9]6省市护士核心能力各维度中,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最低,得分率分别为61.45%、52.73%、56.50%、71.18%、60.25%、47.83%,法律/伦理实践最高,得分比分别为68.97%、78.78%、72.44%、80.63%、71.75%、83.93%。由此得出,在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方面的知识及能力的匮乏为国内普遍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为:首先我国现有的护士培训更多的是重视护士自身能力,而忽略了逻辑思维,特别是随机应变的能力,制约了护士在临床护理中的应变。其次,护士长期依赖医生的判断,极少自行对每项护理、治疗措施进行思辨并提出理由和决策。加上长期的教育结构偏低,虽然本研究对象的最高学历本科及以上占56.4%、大中专占43.6%,但大多数护士的起始学历为大中专学历,大中专教育在护理人才的培养中偏重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对思维能力和创新探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目前,国内本科医学院校尚不够重视对学生进行评判性思维及科研能力的培养,而护理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在医院内护士群体中占的比例极少[13]。相关文献表明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随学历增加而提高[14]。法律/伦理实践能力最高的原因可能与病人法律意识增强、医疗纠纷的增多和举证责任倒置的实行,医疗机构重视护士法律意识的培养等因素有关。

3.3建议

3.3.1定期对护士进行核心能力评价核心能力是护士的核心竞争力,对护士核心能力进行评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采用护士核心能力自评和护理管理者测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估。护士通过核心能力自评,能更客观地评价自身能力,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优点与不足,自主地产生提高核心能力的愿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培训与自修,使自身能力得以提升,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对医院来讲,护理管理者可参照护士核心能力调查结果对护理人员进行岗位能级匹配,实现护理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针对护士核心能力情况,制定培训政策和计划,分层级进行培训,并建立科学的培训效果评价体系,及时按照各层级护士核心能力要求,调整培训计划,更好地促进其核心能力发展。

3.3.2提高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各级医疗机构的继续教育部门和医院护理管理者应转变观念,重视在职护士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改革。课程设置除了临床护理和操作技能外,还应涉及批判性思维/科研、领导能力、人际关系、专业发展、教育/咨询。特别在循证护理、整体护理的临床推广过程中重视护士批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重视护理科研发展。

4小结

云南省护士核心能力现状与国内其他省市护士相比处于中等水平,亟待加强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护士核心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适应专业的发展,保持良好的工作能力,护理管理者必须重视护士核心能力的管理和培养,重点加强对批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护士的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Alexander MF,Runciman PJ.ICN framework of competencies for the generalist nurse:report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consultation(standards and competencies series)[M].Geneva: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2003:1.

[2]教育部办公厅.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EB/OL].[2004-03-05].http://www.law-lib.com/law/law-view.asp?id=99448.

[3]刘明,殷磊,马敏燕,等.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结构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3):204-206.

[4]吴菲.辽宁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09:1.

[5]徐开丽,赵滨.河北省注册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14,28(1B):155-158.

[6]张贺丽.长春6所3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护士核心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培训策略研究[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12:1.

[7]贾玉秀,许玉华,赵静.山东省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9):19-21.

[8]启秀.杭州市三甲综合性医院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及学习需求的调查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09:1.

[9]任丽丽.哈尔滨市三甲综合医院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1.

[10]Lima S,Newall F,Kinney S,etal.How competent are the graduate nurses self-assessment of competence at the start of their careers[J].Collegian,2013(9):1-6.

[11]从丽,赵光红.湖北省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0,25(9):52-54.

[12]吕芳芳,祝筠,靳昭芳,等.济南市护士核心能力的现状调查[J].中华护理教育,2011,8(9):390-392.

[13]欧美军,李乐之,张慧琳,等.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5,30(1):49-51.

[14]符丽燕,朱念琼,何岳梅,等.不同学历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08,5(2):88-90.

(本文编辑张建华)

Survey of nurses’ core competence in Yunnan province and horizontal comparison with domestic nurses’

基金项目2014年度云南省医疗卫生单位内设研究机构科研项目,编号:2014NS236。

作者简介王芳,护师,硕士研究生,单位:65003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戴艺、金丽芬(通讯作者)单位:65003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17.028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6B-2135-03

(收稿日期:2015-09-23)

猜你喜欢
评判性思维核心能力科研能力
习近平领袖核心能力的演进轨迹
徐州技师学院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新途径研究
本科生核心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现状及对策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高职院校教师提升科研能力途径研究
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的研究
语用训练,语文核心能力提升的抓手
评判性阅读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评判性阅读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