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课堂导入

2016-07-05 11:53刘婕婕
南北桥 2016年1期
关键词:课堂导入初中物理原则

刘婕婕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學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对物理感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能在生活中发现物理并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有效的课堂导入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方式,也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一环,本文深入探讨了初中物理教学中课堂导入所遵循的原则,并提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课堂导入策略。最后提出了初中物理课堂导入过程中应注意的方面。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导入  原则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036

初中物理理论深度较小,主要是学习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公式。但是初中物理学习对于初中生来说却有一定的难度。一方面,学生以前没有系统地学过物理知识,对物理概念也了解较少。另一方面,物理概念和理论比较抽象、复杂,不易理解。学生在接触物理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欲,这样学生才不会对物理产生畏惧和消极情绪。才能为以后的高中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物理以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基本的物理观念和素养为教学目标,教师应立足《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教学理念,创设质量高、效率高、有活力、有魅力的课堂。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能体现教师水平的一部分。有的课堂导入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巩固旧知识,预习新知识,为之后的课堂组织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有的课堂导入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削弱学生的学习热情。可见,课堂导入对于初中物理至关重要,课堂导入起着过度的作用。首先,是学生从课下到课上的过度。课堂刚开始,学生的注意力还没有完全转移到课堂上,课堂导入必须有足够的吸引力可以迅速抓住学生的关注点。其次,是所学知识到未知知识的过度。由于初中物理难度大,所以教师如果直接讲解未知知识,学生不易接受,甚至会产生抗拒感。课堂导入就是一个缓冲带,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导入从学生的已知旧知识引出新知识。课堂导入的重要作用决定了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特点和课堂特点,选择合情合理的课堂导入方式。下面将我们结合实践经验,具体谈谈初中物理课堂导入的原则和策略。

一、初中物理课堂导入的原则

(一)针对性的原则

初中物理由于学习内容范围广,各种物理理论差异大,所以在课堂导入时,教师不应一概而论而是应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做到有针对性,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导入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教学内容的特点、具体的教学目标、可提供的教学设施。教学过程中的课堂导入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教师的任务就是找到最合适的课堂导入方式。教学过程是一个整体,有效的课堂导入可以跟其他教学过程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促进课堂教学整体的发展。

(二)生活化原则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从生活中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理念。教师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也因遵循这一理念。所谓生活化就是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课堂导入遵循生活化原则,一方面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同感。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内容。课本上的抽象理论都是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提炼生活,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过程,怎样从复杂到简单,直至最后抽象为具体。

(三)启发性原则

课堂导入的重要目标是引出课堂将要学习的知识,所以课堂导入的内容必须具有启发性。可以由旧知识引发新知识,从简单知识引出复杂知识,从一般现象引出抽象理论。课堂导入虽然时间较短,但也应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这样不仅课堂导入的目标完成了,关键是帮助学生提高了思维能力。

二、初中物理课堂导入的策略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入直观的教学内容

现代化教学离不开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形象化、生动化。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PPT、视频各种应用软件等方式丰富课堂形式。如:初中物理在学习《力是什么》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播放一段运动会的视频展现力的美。还可以播放苹果落地、磁铁吸引、游泳划水的图片或视频。这些视频可以让学生感性认识到什么是力,教师通过展示力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引发学生的探究和思考,从而引入对“力的相关概念”的学习。通过课堂导入的过程,教师不用讲解学生就可以明白“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二)设置问题导入课程

教师可以采用提出问题的方法,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层层深入,导入课堂内容。在学习《声现象》一课时,教师可以直接提问“大家对声音很熟悉,你们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声音依靠哪些形式传播?”学生就会根据教师的问题积极思考,从自己发声开始,思考声音的产生条件。进而深入学习声波的形式和传播途径。

(三)设置具体情境,还原现实生活

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演示生活中的具体情境,让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发现物理知识,对物理概念有个直观形象的认识。如:在教授《重力》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乒乓球垂直落下、斜向抛出、从课桌上滚出,让学生观察运动路线。通过具体的演示,向同学提问“这几种运动有什么共同点”从而引出重力的定义及作用。

(四)复习已学知识,引出新知识

初中物理知识并不是分裂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每节课学习的知识必定与其他知识相互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现这些联系,并充分利用这些联系,最终形成知识框架。在利用所学知识导入时,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可以是上节课的难点,也可以是重点。这样的课堂导入既可以帮助学生查缺补漏也可以建立起知识点间的联系又可以引出未知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理解的规律。

三、初中物理课堂导入应注意的方面

教师在设计初中物理课堂的导入过程中,还应注意几个方面。首先,课堂导入不应过难。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学生能解决的。课堂导入的内容应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否则课堂导入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其次,课堂导入要注意时间安排。因为课堂导入毕竟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内容一定要简短。时间应该安排在5分钟以内。

总之,初中物理的课程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采用多样化的导入方式,让学生在接触物理的初始阶段喜欢上物理课,具备基本的物理思维。

猜你喜欢
课堂导入初中物理原则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