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堂集》时间构式“VP(之)次”及其兴衰
——基于“VP(之)次”与“VP(之)时”的比较

2016-08-06 02:12胡斌彬
关键词:构式禅宗和尚

胡斌彬

(华侨大学文学院 福建泉州 362021)



·语言文字·

《祖堂集》时间构式“VP(之)次”及其兴衰
——基于“VP(之)次”与“VP(之)时”的比较

胡斌彬

(华侨大学文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摘要:《祖堂集》中以“次”和“时”煞尾的时间构式具有相似的意义和用法,但它们也有很多差别:“VP(之)次”构式的句法语义结构和适用范围有较多的限制,是书面叙述语;而“VP(之)时”构式的结构兼容性更强,功能更灵活,语篇分布更广泛。即前者在结构、功能和使用范围上都能为后者所兼括。“VP(之)次”出现于汉魏六朝,在唐宋时期的禅宗文献中广泛使用。由于它是一种局域性的社团用语,使用受限,在语言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随着禅宗的衰落而逐渐消亡。

关键词:《祖堂集》;时间结构;VP(之)次;VP(之)时;兴衰

在唐宋时期的文献中,有不少时间构式“VP(之)次”,曾引起学者的注意。蒋绍愚说“‘次’有‘之际’,‘之时’的意思”[1]97,段文清说“‘次’有‘时候、时刻’一义”[2],王锳说“次,等于说‘时’、‘际’”[3]26。各引一例:

二丈人弹棋次,见杨氏子戏曰。(《唐语林·夙慧》,蒋绍愚例)

项羽帐中盛寝之次,不觉精神恍惚,神思不安。(《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段文清例)

其日,观察判官独孤公卧于厅中睡次,梦一妇人,颜色惨沮。(《太平广记》卷一七二《孟简》,王锳例)

三位学者都有用“时”“的时候”来解释例中的“次”,说明这种“次”跟“时”在用法上是相近的。它们究竟有没有差别?各自的用法特点如何?这两个问题目前未见相关论述。段文清[2]、田春来[4]初步考察了时间构式“VP(之)次”在中古近代汉语中的兴衰情况,但未论及动因。吕叔湘指出:“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出来……语言也是这样。”[5]写于五代南唐时期的禅宗文献《祖堂集》中,时间构式“VP(之)次/时”数量不少,而“《祖堂集》是现存最古的禅宗灯录体著作”[6]13,常被视作近代汉语研究的一个重要参照点①。我们拟对《祖堂集》中的时间构式“VP(之)次”跟“VP(之)时”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探讨时间构式“VP(之)次”在汉语史上兴衰的动因。

本文重点考察《祖堂集》中含谓词性成分VP的句法结构“VP(之)次/时”,一些词汇化结构如“渐次、有时、登时”等暂不讨论。

一、“VP(之)次/时”的句法结构和功能

《祖堂集》中有“VP时”句法结构501例,“VP之时”结构25例,两者共计526例。VP主要由动词性词语充当,也有形容词性词语,如“圆、尖、暖”等;语气上兼有肯定式和否定式两种,否定词有“不、无、未”等。例如:

(1)师行脚时到投子。投子问:“近离什摩处?”对云:“近离延平。”(卷十二,後疏山和尚)[7]552

(2)说是心法时,是法非心法。(卷一,第三祖商那和修尊者)[7]30

(3)师曰:“尖时圆相隐,圆时尖相在。”(同上)[7]272

(4)师拈问:“只如祖、佛尽迷踪,成得个什摩边事?”僧曰:“成得个佛未出世时事,黑豆未生萌时事。”(卷十,长庆和尚)[7]491

(5)曰:“毕竟还有生花时也无?”(卷九,九峰和尚)[7]440

(6)问:“寂然无依时如何?”师云:“犹是病。”(卷七,雪峰和尚)[7]347

(7)未了之时亲遍礼,不应端坐守清贫。(卷八,龙牙和尚)[7]405

在上述“VP时”结构中,例(3)的VP是形容词,其他例句中的VP均为动词性词语。例(1)(2)(3)中的VP为肯定式,例(4)(5)(6)(7)中的VP为否定式。

“VP(之)时”是一个从属结构,其主要功能是在整个句子“VP1(之)时VP2”中作状语。除此之外它还能作定语和动词宾语等,如例(4)中的“佛未出世时”和“黑豆未生萌时”都作“事”的定语,例(5)中的“生花时”作“有”的宾语。

《祖堂集》中有“VP次”句法结构129例,“VP之次”结构6例,两者共计135例。VP全部由动词性词语充当,没有形容词性词语;语气上只有肯定式,没有否定式。例如:

(8)师患漏次,僧问:“善知识诸漏已尽,为什摩患漏?”(卷十一,保福和尚)[7]508

(9)有座主来参次,师问:“作什摩事业?”对:“讲《金刚经》业。”(卷三,慧忠国师)[7]166

(10)师因见罗汉次,问:“古人有言:‘宁作心师,不师於心。’如何是师?”(卷十二,仙宗和尚)[7]578

(11)思惟是事,晓夜经行,明相出时,身体疲极,兼卧之次,头未至枕,得证果位。(卷一,第一祖大迦叶尊者)[7]21

(12)偶因一日为师澡浴,去垢之次,抚师背曰:“好个佛殿,而佛不圣。”(卷十六,古灵和尚)[7]737

“VP(之)次”也是一个从属结构,一般在整个句子“VP1(之)次VP2”中作状语,或是跟介词“因”一起构成介宾结构后作状语,如例(10)。“VP(之)次”没有充当定语或动词宾语的情况。

综上,《祖堂集》中的“VP(之)时”结构,VP可以兼容动词性和形容词性词语,可兼容肯定式和否定式,可作状语、定语和动词宾语;而“VP(之)次”中的VP只容纳动词性词语和肯定式,只作状语或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可见这两种句法结构在VP的词性、语气以及句法功能等方面均有宽窄之别。

二、“VP(之)次/时”的语义限制

1.“VP”是否具有[+述物]特征

从陈述功能看,谓词可分为述人、述物、述动、述事四类。《祖堂集》的时间结构“VP(之)次/时”中的VP都具有述人功能,一般都不具有述动和述事功能。它们的区别是“VP(之)时”结构中的VP可以述物,如“暖、圆、尖”等;而“VP(之)次”结构中的VP没有述物动词,只有述人动词。

2.“VP”是否具有[+非重复]特征

从VP是否具有[+非重复]特征来看,“VP(之)时”结构中的VP具有两可性:有的具有[+可重复]特征,如“付、辞、来、(月)尖、(月)圆、行、看、闻、说”等;有的具有[+非重复]特征,如“诞、生、在世、出世、涅槃、迁化、成佛”等表生死义的词语。而“VP(之)次”结构中的VP都具有[+可重复]性,如“卧、泥壁、吃饭、接、把针、向火、设斋、患漏、病”等,没有[+非重复]特征的词语如“生、死、成(佛)”等用在该结构中的情况。王力[8]36、向熹[9]348曾指出,“次”的量词用法,表示反复出现或可能反复出现的事情。时间结构“VP(之)次”中的VP有[+可重复]语义限制,这一点跟它作为量词的特征是一致的。

3.“VP”是否具有[+长时]特征

丁声树[10]70将时间词分为时点和时段两类,时点表示“什么时候,说的是时间的位置、时间的早晚”,时段表示“多少时候,即时间的长短、久暂”。据此,《祖堂集》中的“VP(之)次”和“VP(之)时”都表示时点意义。陆俭明认为,作为时间的点跟空间的点一样,可大可小,大到可以指说话之前或说话之后相对有限的整个历史阶段,小到可以指某一瞬间。[11]“VP(之)次”和“VP(之)时”尽管都表示时点,但它们所表示时点的相对直径大小有所不同,有[+瞬时/短时]和[+长时]的差别。

“VP(之)时”所表示的时点范围,既能表示瞬时时点、短时时点,也能表示一个比较长的时点(时期)。具体表现为:句中的动词,可以是瞬间动词,如“迁化、涅槃、来、去、下来、辞、现、闻、见、遇”等;或是短时持续动词,如“游、行脚、看、坐禅”等;还可以是表示长期持续的、较稳定的动作和状态,如“住、在、为”等。例如:

(13)洞山辞时,师问:“何处去?”洞山云:“虽辞和尚,未卜所止。”(卷五,云岩和尚)[7]250

(14)师与洞山行脚时,到寺里。洞山坐禅,师一向睡。(卷六,神山和尚)[7]294

(15)问:“佛未出世时如何?”师云:“曹山不如。”(卷十一,中曹山和尚)[7]539

例(13)的“洞山辞时”是瞬时时点,例(14)的“师与洞山行脚时”是短时持续时点,例(15)的“佛未出世时”是长时时点。

“VP(之)次”表示的时点一般都是瞬时或短时时点。表示瞬时时点的如“接(茶)、到参、下(堂)、辞”等瞬间动词;表示短时时点的一般是“搬、卧、吃、锄、宿、扫、看、煎、推、吃”等表示短暂、临时行为的持续动词。例如:

(16)僧到参次,师便把住云:“莫屈著兄弟摩?”(卷十,长庆和尚)[7]495

(17)因雪峰般柴次,师问:“重多少?”对曰:“尽大地人提不起。”(卷六,洞山和尚)[7]304

(18)後一日上山礼师。师睡次,见来不起,便问:“游山来,为老僧礼拜来?”(卷五,大颠和尚)[7]242

例(16)的“僧到参次”是瞬时时点,例(17)的“雪峰般柴次”和例(18)的“师睡次”是短时时点。

当然,这两个时间表达结构所表示的时点范围长度是相对的。有时“VP(之)时”和“VP(之)次”能够在一个句子中同现,其排列顺序是“VP时>VP次”,遵循从大范围到小范围的顺序。例如:

(19)仰山在沩山时,看牛次,第一座云:“百亿毛头,百亿师子现。”(卷十六,沩山和尚)[7]724

(20)师行脚时,三人同行,逢见女人收稻次,问:“退山路何处去?”女人云:“蓦底去!”(卷十七,大慈和尚)[7]742

例(19)的“仰山在沩山时”是长时持续时点,“看牛次”是短时持续时点;例(20)的“师行脚时”为短时持续时点,“逢见女人收稻次”是瞬时时点。

4.“VP”事件是否具有[+非现实][+泛指]特征

事件有已经发生的、已成现实的事件,也有未发生的、虚拟的非现实事件。从这个角度来看,《祖堂集》中的“VP(之)时”所表示的事件既有已然现实事件,如例(1)(13)(14)(19)(20)等;也有未然、虚拟的非现实事件,如:

(21)僧云:“忽然胡汉来时作摩生?”(卷十二,黄龙和尚)[7]569

(22)问:“四海晏清时如何?”师云:“犹是阶下汉。”(卷十一,金峰和尚)[7]540

而“VP(之)次”,表示的事件都是现实的、已经发生的,这从前述各例可以看出。

事件有可能指某个确定的事件,也有可能泛指某一类事件,前者发生于时间轴上某个特定的位置,而后者有可能不确定地重复出现。因此从指称性质上来说,前者是特指事件,后者是泛指事件。“VP(之)时”既可特指某一次事件,如上文例(1)(13)(14)(19)(20)等;也可泛指某一类事件或情况,如例(2)(3)等。而“VP(之)次”表示的都是特指事件,发生于某个特定的时间点,不表示泛指事件。

综上,“VP之时”结构中的VP在语义上比较宽泛,具有[+述人/述物][+可重复/非重复][+瞬时/短时/长时]特征,VP事件具有[+现实/非现实][+特指/泛指]特征;而“VP之次”结构中的VP则具有较多的限制,一般只容纳[+述人][+可重复][+瞬时/短时]特征的动词,VP事件具有[+现实][+特指]特征。

三、“VP(之)次/时”的语用环境和功能

1.“VP(之)次/时”构式的语用环境

“VP(之)次”和“VP(之)时”构式都不具备独立成句的能力,必须要依赖一个后续结构VP2,形成“VP1(之)次/时VP2”,才能构成一个语义完整的句子。“VP时”构式跟后面的VP2结构之间有时可以停顿,但当VP1或VP2非常简短时,则常合为一句,如例(3)(7)等;而“VP(之)次”跟它的后续句之间往往需要一个停顿。

从后续句VP2的句类来看,“VP(之)时”大量用在叙述句中,如前述例(1)(3)(7)(13)(14);此外它还用在评议、判释句中②,如例(2);除了用在陈述句中,还大量用在疑问句中,如例(6)。再如:

(23)正说知见时,知见俱是心。(卷二,第二十四祖师子尊者)[7]78

(24)共知总有光明在,看时未免暗昏昏。(卷四,丹霞和尚)[7]212

(25)师却问:“和尚在曹溪时,还识和尚不?”(卷四,石头和尚)[7]179

例(23)中的“知见俱是心”是判释句,例(24)中的“未免暗昏昏”是评议句,例(25)中的“还识和尚不”则是疑问句。

“VP(之)次”构式只用在叙述性的陈述句中(如前述各例),没有用在判释句、评议句和疑问句中的情况,这说明它适用的句类范围比较狭窄。

“VP(之)时”和“VP(之)次”在语体分布上也具有差异。“VP(之)时”可以广泛地出现在作者的叙述语、人物的对话语中(如前多例);还可出现在诗歌体的偈、赞语中,如例(2)(3)(7)(23)等。“VP(之)次”只出现在作者的叙述语中,几乎不出现于人物对话语中③。这表明“VP(之)时”具有较强的口语性,是书面语和口语中的通用语;而“VP(之)次”则是书面语。

在语用频率上,《祖堂集》中的“VP(之)时”差不多是“VP(之)次”的四倍(526:135),这表明“VP(之)时”是其中表示“时候”义的主要构式。

2.“VP(之)次/时”构式的语用功能

屈承熙[12]167-171认为“从属结构是篇章组织的有效手段”,为此他提出后景结构和前景结构的概念,“后景结构通常同预设、定指、已知信息和从属结构相关,前景结构则同断言、不定指、未知信息和主要谓语相关”。“后景信息表达三种语用关系:1)时间线索,包括时间顺序;2)构建下一个事件或情景的基础;3)降低权重,以便使其他事件或情景凸现出来。”联系到《祖堂集》中的从属结构“VP(之)次/时”,我们认为它们在语篇中主要具有三种功能。

一是为后续句事件提供时位参照。也就是说从句“VP1(之)次/时”事件有为后续句事件VP2提供某个时间参照点的作用,表明VP2事件是在VP1事件发生的过程中或者是几乎与之同时发生的。不过,“VP(之)次”和“VP(之)时”这两种结构的时位稍有差异:前者表示的时位是时间轴上的某个特定的位置;而后者表示的时位有特指和泛指两类(如前所述),“VP1(之)时”表示泛指时位时,VP2跟它存在倚变关系,随着VP1的发生,VP2与之共现。

二是标示后景信息,凸现前景信息。时间小句“VP1(之)次/时”不同于纯粹的时间词语,就在于它本身也包含了一个事件或情况,这个事件或情况包括一定的时间和处所、相关的人物、行为或性状,它往往是VP2事件发生的基础和前提,所以“VP1次”和“VP1时”给后续句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个时间参照点,而且还为VP2的发生提供了一个情景语境(后景)。在语篇功能上,用了“次/时”就将VP1事件标记为从属性小句,从而失去了独立性,并降低了其权重性,以便将VP2事件作为前景或是焦点信息而凸现出来。例如:

(26)师有一日看经次,白颜问:“和尚休得看经,不用摊人得也?”(卷四,药山和尚)[7]232

(27)雪峰举:“石霜病重时,有新到二百来人,未参见和尚,惆怅出声啼哭……”(卷六,石霜和尚)[7]321

例(26)中的“白颜问和尚”的那一番话正是在“师看经”的情境下讲的,例(27)中的“二百来人,未参见和尚,惆怅出声啼哭”也正是在“石霜病重”的情境中发生的。如果没有时间从句中的情境,后续句事件就失去了语境依托(不太可能发生)。在信息结构上,有了“次/时”的标记,前后句就构成一种后景和前景或者说是背景和焦点的关系。尽管两例中的“次/时”也似乎可以不用,但去掉以后,前后句就不是主从关系,而是并列关系或承接关系,也就无法将后续句事件作为表意的中心凸现出来。

三是推进新话题,构建新语篇。屈承熙指出,“后景是构建未知事件或未知情景(前景)的基础”,“如果不做特别标记,小句间的结合应该是由后景向前景推进的过程”[12]171。由于后景信息是前景信息的前提和基础,由它可以自然地引出一个新的事件。“VP(之)次/时”结构标示后景信息,可以将谓词性结构话题化[13],从而引出一个新的话题和陈述,自然地开启或转换话题,衔接语篇。例如:

(28)仙宗和尚嗣长庆,在福州住。师讳玭禅。//师因见罗汉次,问:“古人有言:‘宁作心师,不师於心。’如何是师?”师以手指之。(卷十二,仙宗和尚)[7]578

(29)云盖和尚嗣石霜,在潭州。师讳源禅,未睹实录,不决化缘终始。//师在石霜时,因一日作礼而问:“万户俱开则不问,万户俱闭时如何?”霜云:“当中事作摩生?”师曰:“无位。”霜曰:“凭何?”师当时无对。(卷九,云盖和尚)[7]435

例(28)(29)在分别交代完仙宗和尚和云盖和尚的一些基本信息后,接下来便是叙述与其相关的事件(公案),“VP次/时”就放在一个具体事件前,引出新事件(公案),转换话题,推进语篇。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VP(之)次/时”结构都同时具有上述三种功能,比如,有些“VP(之)次/时”结构如果不是用在新事件(公案)的开头,第三种功能就不明显,如上文的例(11)(12)(18)(24)等。上面说的是“VP(之)次”和“VP(之)时”的共同功能。下面两类功能仅为“VP(之)时”所独有:

一是用在问答句中,引出新话题。问话人用含有“VP时”的疑问句提出一个话题向对方提问,在对方作出回答后,再用类似结构提出另一个新话题向对方提问,从而自然地实现话题的转换,推动会话向前继续。例如:

(30)问:“保任底人失一念时如何?”师云:“始得常在。”僧曰:“作大魔王时如何?”师云:“暂时间。”僧曰:“末後事如何?”师云:“不在者里。”问:“绝迹玄去时如何?”师云:“鸟道不曾闻。”问:“如何是沙门行?”师云:“过海不打船。”(卷九,大光和尚)[7]429

上例经历了五轮的问答活动,相应地,经历了五次话题转换,其中有三个话题是由“VP时”引出的,可见“VP时”有引出新话题、推动会话向前发展的作用。

二是构成假设或条件小句。当VP1表示的是未然或虚拟事件时,VP1和VP2蕴含了假设关系;当VP1表示的是泛指事件时,VP1和VP2蕴含了条件关系。例如:

(31)云岩到沩山。沩山泥壁次,问:“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树倒藤枯时作摩生?”云岩无对。(卷十六,沩山和尚)[7]725

(32)众生迷时,结性成心;众生悟时,释心成性。(卷三,慧忠国师)[7]168

例(31)表示假设,例(32)则是两个“VP1时”对举使用,将不同的条件或前提进行对比。

四、“VP(之)次”构式的兴衰

综上所述,《祖堂集》中的时间构式“VP(之)次”和“VP(之)时”,前者的构成和功能较为单纯,使用范围较为狭窄;而后者的构成和功能更丰富,使用范围更广,使用频率更高;无论是对VP的语法语义兼容能力,还是分布环境和表达功能,后者都能囊括前者。在北宋的《景德传灯录》和南宋的《五灯会元》《古尊宿语录》等禅宗文献中,“VP(之)次”仍然高频使用,而在结构、功能以及分布环境诸方面几乎均未突破上述限制(见表1)。

表1 五代到宋代禅宗文献中的时间构式“VP(之)次”的用法特征

祖:《祖堂集》;景:《景德传灯录》;五:《五灯会元》;古:《古尊宿语录》;动/形:动词/形容词;肯/否:肯定句/否定句;定状/宾:定语状语/宾语;人/物:述人/述物;重/非:可重复/非重复;瞬短/长:瞬时、短时/长时;现/非:现实/非现实;特/泛:特指/泛指;叙/评:叙述句/评议、判断句;陈/疑:陈述句/疑问句;叙/对:叙述语/对话语;问:问答句;假:假设条件句;+表示普遍具有该项特征,-表示不具有该项特征,+1表示偶然具有该项特征及其例数为1,其余类推。

已有研究表明,以“时”结尾的时间结构在先秦时就已经出现[14],东汉时发展出了假设、条件用法[15];元明时期,还进一步发展出让步、推论因果、承接、转折等关系,以及表示话题标记的用法;从清代开始,以“时”或“的时候”结尾的时间结构除了表示时间参照和假设关系外,其他功能都衰退了[16]。“VP(之)次”是后起的时间表达结构,是由“次”的空间意义经隐喻方式引申而来[4],最早出现于西汉[17]322,汉魏六朝至中唐时期缓慢发展,使用频率很低;但在晚唐至两宋时成为禅宗文献程式化的一种叙事方式[4],在禅宗文献中高频使用。由于佛教从中唐开始全面禅宗化,禅宗在晚唐五代至两宋时期迈上了历史的巅峰④,对当时的思想、文学和语言等造成了较大影响;时间构式“VP(之)次”在《敦煌变文集新书》《太平广记》《春渚纪闻》《夷坚志》《续夷坚志》等文献中都有不少用例,但其语用频率都明显不如禅宗文献高(语料统计见表2)。从元代起,时间构式“VP(之)次”开始走向衰落:“VP次”格式不再使用;“VP之次”格式在元、明时期的个别白话小说中仍有用例,到清代时基本消失(据北京大学CCL古代汉语语料库的历代汉语部分:元代11部文献中仅存于2部文献共7例,明代40部文献中仅存于6部文献共36例[其中罗贯中的3部小说中共26例],清代63部文献中仅存于1部文献共4例)。

表2 两汉至南宋时期时间构式“VP(之)次”的使用概貌

史:《史记》(西汉);汉:《汉书》(东汉);裴:《裴注三国志》(南朝·宋);世:《世说新语》(南朝·宋);宋:《宋书》(南朝·齐、梁);魏:《魏书》(北齐);酉:《酉阳杂俎》(唐);祖:《祖堂集》(五代);敦:《敦煌变文集新书》(五代);太:《太平广记》(北宋);景:《景德传灯录》(北宋);春:《春渚纪闻》(北宋);五:《五灯会元》(北宋);古:《古尊宿语录》(南宋);夷:《夷坚志》(南宋);朱:《朱子语类》(南宋);续:《续夷坚志》(金)。p/10w:每十万字语料(字数统计含标点)中出现的频次,p/10w大于1的取整数,小于1的保留一位小数。

时间结构“VP(之)次”逐渐衰落,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它是一种“局域层”的社团用语,“VP(之)次”构式仅用于文人叙事性的书面语中,而且在句法语义结构和功能方面有诸多限制,未能进入百姓的日常口语,属于语言系统中的“局域层”,“稳定性和普遍性”都较弱[18]。二是在人们的日常语言中原本就有一个常用的时间表达式“VP(之)时”,而且其结构和功能的兼容能力都很强,在语言经济原则的作用下,“VP(之)次”时间构式就容易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禅宗的繁盛曾是促进“VP(之)次”发展的重要推手,随着禅宗在元代走向衰微,它的衰落也就在所难免了。

注释:

①参看蒋绍愚为张美兰《祖堂集语法研究》写的序。

②范晓根据述题的性质,将句子分为叙述句、描记句、判释句、评议句四类。参看范晓《语法理论纲要》第303-306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③有1例引述云居和尚的话:“抉择之次,如履轻冰。”(卷八,云居和尚),这不是对话语。

④关于禅宗的兴衰,参看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第6页、第309-311页,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

参考文献:

[1]蒋绍愚.杜诗词语札记[C]//语言学论丛:第六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段文清.“次”的时间义及其源流[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

[3]王锳.唐宋笔记语辞汇释(修订版)[M].北京:中华书局,2001.

[4]田春来.祖堂集句末的“次”[J].长江学术,2007(1).

[5]吕叔湘.通过对比研究语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2).

[6]张美兰.祖堂集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南唐)静、筠二禅师.祖堂集[M].孙昌武,[日]伊川贤次,[日]西口芳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

[8]王力.汉语语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9]向熹.简明汉语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0]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J].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11]陆俭明.现代汉语时间词语说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1).

[12]屈承熙.汉语篇章语法[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13]江蓝生.“时”和“後”的语法化[J].中国语文,2002(4).

[14]董秀芳.论“时”字的语法化[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15]龙国富,叶桂郴.中古译经中的假设语气助词“时”[J].古汉语研究,2005(1).

[16]艾皓德.近代汉语以“时”煞尾的从句[J].中国语文,1991(6).

[17]蒋绍愚.唐诗语言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18]俞理明.词汇历史研究中的宏观认识[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责任编辑李秀燕]

收稿日期:2015-12-16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华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13SKGC-QG10)、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13SKBS119)、国家留学基金(留金发[2014]3072号)的资助。

作者简介:胡斌彬(1973—),男,副教授,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汉语句法语义研究。

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505(2016)02-0032-06

The Temporal Construction “VP (zhi)ci” inZutangjiand its Rise and Fall:Based on the Comparison with “VP (zhi)shi”

HU Bin-bin

(CollegeofHumanities,HuaqiaoUniversity,Quanzhou,Fujian, 362021,China)

Abstract:The temporal constructions ended with “ci”(次) and “shi”(时) in Zutangji(《祖堂集》)share the similar meaning and usage. But there are also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The construction “VP (zhi) ci” has many restrictions in syntax,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and is used in written and narrative context.However, the construction “VP (zhi) shi” has stronger compatibility in syntax,semantic and has more flexible functions, distributing more widely in text. That is, the former can be contained from the latter in respects of structure, function and usage. The construction “VP (zhi) ci” appeares in Chinese literatures in the Han Dynasty, and is widely used in Zen Literatures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he construction “VP(zhi) ci” is a limited community utterance and is putted at an inferior status in language competition. Thus it disappeared later with the decline of Zen.

Key words:Zutangji; temporal construction; “VP (zhi) ci”; “VP (zhi) shi”; rise and fall

猜你喜欢
构式禅宗和尚
禅宗软件
小和尚打水
小和尚
论旧禅宗与王维的诗歌创作
向前奔跑的和尚蟹
“不可推导性”作为标准的虚妄:兼评“修辞构式观”
《愚公移山》和医学“禅宗”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怎样打造禅宗文化大品牌——对湖北黄冈禅宗文化开发的思考
主观性在口语构式中的非常规表达——以口语构式“V+他2+NumP”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