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森塔尔效应在中职护理专业护理礼仪教学中的应用

2016-08-06 03:28宋海燕东莞卫生学校广东东莞523186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罗森塔尔实验班礼仪

宋海燕(东莞卫生学校,广东 东莞 523186)

罗森塔尔效应在中职护理专业护理礼仪教学中的应用

宋海燕
(东莞卫生学校,广东 东莞 523186)

目的 研究罗森塔尔效应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护理礼仪相关能力的影响,使其将来更适应优质护理服务需求。方法 随机抽取2012级三年制护理专业两个班学生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在护理礼仪教学中,实验班教师注重罗森塔尔效应,对照班仍采用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成绩分析,临床实习结束后对临床带教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班课程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班(P<0.05),学生自信心及自尊心、自制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日常与工作礼仪的运用能力等均优于对照班(P<0.01),同时在礼仪规范、职业素养、护患关系、师生关系方面带教教师的评价高于对照班。结论 将罗森塔尔效应应用于中职护理专业护理礼仪教学中,可提高护生综合素质,使其满足优质护理服务需求。

罗森塔尔效应;中职;护理专业;护理礼仪

罗森塔尔效应[1]是指人们的信念、成见和期望对所研究对象产生的影响。该效应产生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一次著名的实验,他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并煞有介事地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他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根本就是随机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名单上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进步,且各方面都很优秀。若干年后这些学生在各自岗位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在教育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对某人或某事始终怀着憧憬、期待、热爱、关怀之情而发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不少教师已开始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表现出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并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与鼓励,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医疗体制改革和医学模式转变的影响下,人们不仅在意护理的有形服务,而且在意护理的无形服务,护理礼仪作为护理的无形服务越来越被医院所重视,中职护生在学校学好护理礼仪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护理礼仪教学中,尝试运用罗森塔尔效应,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我校2012级三年制护理专业共招收9个班,均为中考招入,入学成绩为340~450分,处于偏低水平。所有学生以学号顺序分班,每班50~57人。随机抽取两个班,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均由笔者任教,使用同一本教材[2]。实验班55人,对照班56人,均为女生,年龄15~17岁,两班入学成绩以及结束的各门课程成绩和其他各方面表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护理礼仪教学中,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班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实验班具体做法是:(1)倾注情感:在教学中,教师接受罗森塔尔的“权威诺言暗示”[3]。教师暗示自己说,“这班学生具有潜力,如果加以引导,人人都具有很强的护理礼仪能力,将来能够很快、很好地适应临床工作优质服务的需求”。对学生抱以真诚的期待,在教学过程中消除陌生感,建立良好、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相互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情感传递,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期待。(2)倾注意向:在和学生打成一片的同时,教师表现出对学生的期待,以及对学生成长的认可和期望。(3)倾注爱心:教师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表现出对学生的爱护,注重学生护理礼仪能力的培养,产生偏爱心理和情感,对学生正确的礼仪展示给予表扬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情感期望并作出反馈。

1.3评价方法

1.3.1护理礼仪考核方法 护理礼仪成绩由3部分构成:平时表现(30%)、期末情景表演(60%)、自我总结(10%);每部分基础分为100分。

(1)平时表现:从课前是否积极预习与准备,课上是否主动认真参与训练,课后是否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是否组织实施与本课有关的活动等几个方面进行考核。

(2)期末情景表演:内容包括团队活动的效率及成员贡献度,角色扮演的感受及综合评价,小组情景模拟脚本的书写与表演,礼仪规范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3)自我总结:课程结束时让学生写一篇不少于1 000字的收获或体会。

1.3.2学生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班发放调查问卷55份,收回55份,回收率100.00%;对照班发放调查问卷56份,收回56份,回收率100.00%。问卷共7个项目,包括学习兴趣、自尊心和自信心、自制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日常礼仪与工作礼仪的运用能力。每项均采用3级评定法,明显增强为满意,增强为基本满意,无增强为不满意。

1.3.3临床实习结束带教教师问卷调查 第三学年两班均进行了为期8个半月的临床实习。实习前教师对实验班学生再次进行鼓励,相信她们优美的仪表、端正的姿态、亲切的语言、优雅的举止,定会得到带教教师以及患者的肯定。为了验证罗森塔尔效应在教学中的作用,我们让带教教师从仪容、服饰、举止、言谈、交往、工作等方面评价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礼仪规范;从接待患者、护理患者、抢救患者等方面评价其是否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及团结协作精神等职业素养;从是否尊重老师、能否和老师主动沟通等方面评价师生关系;从是否主动与患者打招呼,是否经常主动了解患者感受,是否根据护理场景恰当地运用护理礼仪,是否对患者有爱心、耐心及同情心等方面评价护患关系。向临床带教教师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护理礼仪掌握情况。问卷每项均采用3级评定,即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1.4资料处理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运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实验班与对照班护理礼仪课程考核成绩比较(见表1)

表1  实验班与对照班护理礼仪课程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实验班与对照班护理礼仪课程考核成绩比较(±s,分)

考核成绩班别  人数实验班对照班55 56 t值P 92.34±3.09 87.39±4.45 6.12 <0.05

2.2实验班与对照班问卷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满意度评价结果[n(%)]

2.3临床带教教师对学生的满意度(见表3)

表3  临床带教教师对学生的满意情况比较[n(%)]

3 讨论

3.1罗森塔尔效应能促进学生提高护理礼仪能力

对近几年我校学生实习情况的调查显示,目前各医院均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带教教师普遍认为中职护理专业学生护理礼仪能力欠缺,如仪表不端庄、行为举止粗鲁、对教师及患者不礼貌、巡视病房玩手机、操作失败不道歉等。对此,笔者充分利用罗森塔尔效应,调动学生潜能,符合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观点:“人类具有先天的学习潜能,教师应当将这种潜能激发出来,成为学生的内在动力,使之成为自我指向的学习者。”[4]由于中职护生综合素质较差,个性较强,教学中应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激励和表扬,比如在实践环节的团队活动以及角色扮演中,有的学生善于组织,有的学生善于表达,有的学生善于表演,此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给予鼓励和表扬,使学生的内在潜能得以发挥。在护理礼仪教学中,教师认为实验班每名学生都具有发展潜力,积极发现学生潜质,给予学生真诚的期待。无论从平时表现,还是从理论讲授以及实践环节上对学生的期待都是真诚的、长久的、发自内心的。如学生第一次穿上护士服,教师就充满感情地说“你们是老师见过的最美、最亲和的天使”;学生进教室前敲门,教师亲切地说“患者一定会喜欢有礼貌的你”;学生演示出入院前护理礼仪后,教师饱含期望地说“你们一定会成为患者最喜欢的护士”,等等。中职生正值青春期,容易接受他人的暗示,尤其是权威性暗示。学生对教师很信任,认为其是最有权威的人,教师的态度发生改变,学生会很快接收到积极暗示,从此改变身心反应过程[5]。表1和表3的结果也显示了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后出现了教师期待的效果:实验班护理礼仪考核成绩以及临床带教教师评价都优于对照班。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欣赏与喝彩,避免轻视和指责,能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护理礼仪能力。

3.2罗森塔尔效应能促进学生提高整体素质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及责任制护理的深化,现代护理观对护士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6]。要求护士具有乐观、开朗、稳定的情绪,热情、周到、细心的服务,良好的忍耐力及自我控制能力,较强的观察能力和应变能力。而中职生自尊心强,对自己缺乏自信,缺乏主观能动性及与人合作能力,严重影响了其个性发挥。教师平时应多给学生提供机会,鼓励学生参加礼仪社团及各种活动的礼仪接待,给予其充分的信任,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为其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打下坚实基础。在护理礼仪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情境模拟教学法、合作学习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等,并开展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评价中教师对实验班学生加以关注,给予期待和鼓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体验到被信任,这种成功体验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进而增强自信心,使学习获得巨大动力。对于学习上信心不足、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将她们想象成是罗森塔尔讲的将来会有良好发展的学生,课堂上及平时接触中教师通过语调、表情、体态语、目光等向她们传递信任和暗含的期待,学生则会从中得到积极的暗示,感觉到教师认为她是聪明的、能干的。罗森塔尔效应是一种潜在的激励,它给学生一种“别人能做到我也能做到”的力量[7]。表2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对自己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他人合作能力以及日常与工作礼仪运用能力的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班,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升。

3.3罗森塔尔效应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中学阶段是人格障碍形成的关键时期,国内外诊断标准一致认定年满18周岁方可诊断人格障碍,而未满18周岁出现人格障碍倾向则被称为人格偏离[8]。研究显示,中职生人格偏离情况较普通中学生严重[9]。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个体化。如在护理礼仪实践教学中,教师进行个体化鼓励:“第一个是最勇敢的,开始吧!”“你今天做得非常好!”“你已经有了很大进步,相信以后你能做得更好!”“已经接近成功了,希望你把握好时机。”要让每位学生都从教师的赞扬和鼓励中深切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特别关注。鼓励和赞扬时也应考虑学生个性,对自尊心强的学生措辞尽量含蓄、委婉;对自卑者多表扬,以鼓励为主;对易自满者则在肯定的同时提出更高要求;对一些无所谓者则给予真诚的告诫。表2、3结果显示,在护理礼仪教学中运用罗森塔尔效应,能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3.4罗森塔尔效应能巩固学生专业思想,为临床实习打下良好基础

目前国内大多数学校仍采用传统的基础、临床、实习三段式教学模式,学生在校期间很少接触临床,动手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10];对自己所学专业不够了解,对将要从事的护理工作有恐惧感。为此,我们将实训室布置成门诊、入院处、护士站、普通病房、手术室等模拟环境,使学生进入课堂就产生一种好奇心理,激发其课程学习兴趣,从设定病例到模拟情境演示,充分参与教学过程,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改变了教师示教贯穿训练过程始终的传统教学方法,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1]。学生在完成实践课学习的同时锻炼了心理素质,进入临床后不再有陌生感,缩短了临床适应时间。表3调查结果证明:临床带教教师对实验班学生的礼仪规范、职业素养、护患关系、师生关系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班。罗森塔尔效应的运用为学生临床见习、实习打下良好基础。

4 小结

罗森塔尔效应不仅适合于中职护理专业护理礼仪教学,同样也适合其他课程教学。只要教师对学生抱有较高期望,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信任,便会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进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也就取得了教师期待的效果,学习成绩和能力都有明显提高。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期望较低或经常漠视、歧视,学生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或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和失望,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教师,不理会或拒绝教师要求。其结果,这些学生常常如教师期望的那样,学习成绩下降,能力停止发展甚至倒退,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的力量。此效应告诫教师要关心每一名学生,对每名学生都寄予期望和要求,给他们公正和足够的支持与鼓励,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让学生大显身手。只有这样,学生的潜能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对学生的认识也会更深一层,减少轻视与指责,一言一行中就会流露出对学生的信任,而教师的这种态度也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升。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耿洁.护理礼仪[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陈娟.罗森塔尔效应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 (5):1777-1779.

[4]章新琼.课堂情景中学生积极性的调动[J].临床护理杂志,2004,3(4):52.

[5]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6]袁琳,郑蔚,史艳.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5):93-94.

[7]王小革,陈敬华,郝秀凤,等.罗森塔尔效应在儿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23(11C):3086-3087.

[8]封文波.中学生人格偏离筛查问卷的编制[J].中国学校卫生,2008(11):1019-1021.

[9]徐礼平,方倩,邝宏达,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人格偏离现状及其与心理韧性的关系[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4):363-366.

[10]李英,万宏伟.改革护理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建立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3):37.

[11]高国贞,潘汉韶.思维训练教学法的临床实践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1,16(12):708.

G421

B

1671-1246(2016)01-0083-03

猜你喜欢
罗森塔尔实验班礼仪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行知实验班
罗森塔尔心理护理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李斯特钢琴体系的传承与发展—论罗森塔尔与达尔贝特的钢琴演奏及教学(上)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世间依然留有罗森塔尔的传说德国国家瓷器博物馆学术交流工作手记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小饼干的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