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有效课堂教学刍议

2016-10-29 17:51王武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4期
关键词:中学化学有效课堂教学实践

王武

摘 要 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以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完善。在新的教学形势下,我们要积极开展各项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不断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有效、高效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中学化学 有效课堂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纵观我们的课堂教学,无效、低效课堂比比皆是。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我们要不断地谋求新的教学方法,确立符合学生成长发展的教学目标,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适时采用实验教学法,由感性到理性,贴近学生的理解能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从而实现有效、高效的教学目标。

1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解

所谓有效,就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重要标准。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包含三个要素:一是学习速度,二是学习效益,三是学习心理。学习速度越快,学习效益就越高,学习心理就越轻松愉悦;身心付出的能量越少,有效性就越高。时空为学习成本,是学习的前提,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是有效性的基础;学习效益是产出,学生学得越好、越快、收效越多,是有效性的核心;情感体验是能源,积极的情感促进学生好学、乐学;会学,是有效性的灵魂。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涵一直随着教学价值观、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学研究的方式变化而不断扩展。课堂时空是有限的,所以探究有效性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精心设计三维有效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课程目标预期设计的,经过教学活动后要求学生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教学目标是课堂的方向,是教师专业活动的核心,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主要依据。科学的教学目标能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提高课堂的时效性。精心设计教学目标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坚实基础。知识与技能是教学的基本依据,重视“双基”培养是我国基础教育的要求;过程与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方法”是伴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情感的体验、审美的陶冶而获取的。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化学科学探索的兴趣,正确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知识与技能的目标立足于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又是让学生乐学。大量实践表明,任何有违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可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教师要精心设计有效性提问

纵观我们的课堂教学,无效性提问也常常出现。所以教师提问也要精心设计,应遵循提问的教学原则:大部分学生知晓的不问;没有疑点的问题不问,非重难点的问题不问。教师要按照课程的逻辑顺序,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序,循序而问,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如果前后颠倒、信口提问,会扰乱学生的思维。如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当演示实验完成后,可提出问题:(1)水为什么会由低处向高处流?动力是什么?(2)为什么开始要挤入少量的水?目的是什么?(3)如果不用胶头滴管能否完成喷泉实验?另外,课堂提问还应具有一定的发散性。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产生尽可能多甚至前所未有的独创性想法。如学习“二氧化硫化学性质”时,可从物质类别的角度推测SO2可能是一种什么化合物,要求提出假设并设计相应的实验证明你的推测;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推测SO2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要求提出假设并设计相应的实验证明你的推测。其次,课堂提问应有一定的梯度。提问过于简单,达不到启发的目的;提问内容太难,使学生无从下手,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提问最好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桃子”,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这样,就可以采取分层提问的教学模式,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应给与较简单的问题,其目的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就感。

4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成了盛装知识的“容器”。这样的教学基本忽视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重视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导致其问题意识比较薄弱。新课程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实验、观察、阅读教材等途径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中,通过有针对性的问题讨论,推进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通过问题促进学生多种形式的交流互动,让学生在发表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倾听他人探究经验的过程中进行客观的比较和鉴别,从不同角度提高自己的认识,克服原先独立探索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意义的完整建构。教学过程能否有效推进,师生、生生能否有效互动,取决于这两方面问题设计的科学性。例如,在“盐类水解”教学设计中,让学生自主实验发现问题(盐溶液不一定显中性)与原认知产生冲突。为了引导学生分析盐类水解的实质,推进学生的思维进程,以CH3COONa溶液为例,笔者设计了三个问题:(1)CH3COONa溶液中存在哪些电离?有哪些电离衡?(2)CH3COONa溶液显碱性,说明什么问题?(3)到底是何原因使CH3COONa溶液中c(OH-)>c(H+)?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引起学生积极探究的欲望,而且成为整个教学过程推进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学生自主探究后,又根据互动信息再生成四个问题:(1)质疑:钠离子为何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2)建构:根据实验和分析,界定什么是盐类水解?(3)归纳:如何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4)拓展:盐溶液呈中性,该盐一定未发生水解吗?通过如此的问题设置,学生思维被调动起来了,学习激情随之高涨。可见,充满问题的课堂是有效课堂的重要标志。

总的来说,要使课堂教学有效、高效,要善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猜你喜欢
中学化学有效课堂教学实践
基于微课的中学化学教学探讨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素质教育推进中中学化学教学探讨
在新闻中学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