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 探寻语文教学的本位

2016-12-22 22:56王玉婷
考试周刊 2016年96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王玉婷

摘 要: 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与我国实力的不断增强,语文教学在我国小学教学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本文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分析,并从“返璞归真,探寻语文教学的本位”的角度阐述了语文教学中如何切实地提高教学效率,希望帮助其他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本位 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行,我国的教育获得了空前的好转,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但是情况似乎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很多教师和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阻碍教学进度的加快。那么,如何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找到最高效合理的教学方法?就是我所说的“返璞归真”,所谓的返璞归真,就是指教师找到最真实、最传统、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本着最初的心意进行教学。下面我介绍返璞归真的高效教学方法。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而自主学习主要体现在课外的自主预习环节,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学习,搜集资料,整理资料,阅读资料,进行思考,这样学生可以从这些环节中获得大量的与文本相关的信息,为课文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锻炼课文朗读能力,积累更多的生字词,丰富文学常识。

二、合理安排授课过程

所谓效率,就是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完成的工作及所得到的收获。在我国语文课堂中,一节课的时长是四十分钟,而据科学研究显示,一个人真正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仅有二十分钟左右,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听课时总是不能完全保持注意力集中,所以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突出重点,主次分明地进行。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说,一节课中效率最高的二十分钟位于哪个阶段呢?这二十分钟是分散的出现还是集中出现的呢?不集中的时间段要怎样讲课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呢?这些都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因此,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把握住注意力集中的二十分钟,而是在最高效的时间段里达到最好的效果,在低效的时间段里得以最大限度的利用,让学生的每一分钟都不浪费,得到最大的开发。这就和教师的授课安排挂钩,在安排课程时要注意时间限制,长时间连续学习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甚至抵触,所以在安排课程时要注意在最高效的时间段安排最有难度、最枯燥无味的知识点,在低效的时间段里安排一些生动有趣、可以互动的知识,让每一分钟都发挥作用。

三、充分把握授课

把握授课与安排授课不同,安排授课是安排好课程的时间,充分利用时间,而把握授课是把握讲课的节奏,讲究动静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活跃性与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课堂中。

其实,一节小学语文课说简单不简单,说难也不难,只要做到在学生静的时候让他们动起来,在他们动的时候让他们静下来,就是一节成功的课堂。但是如何做到掌控学生们的动与静?如何让语文课堂动静结合?我听过一句十分有道理的话:“动与静就好比音乐中的高低音,只有两种音配合的好,才能创造出美妙动人的乐章。”教学亦是如此,在课堂中,当学生昏昏欲睡、毫无兴趣时,教师就要讲一些生动有趣的事情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带动课堂气氛,当学生兴趣盎然,甚至是开始手舞足蹈时,就要适当地放慢节奏,舒缓学生的心理,安抚他们浮躁的心。就拿讲拼音来说,长时间学习拼音会显得十分枯燥无味,教师可以在学生没有兴趣时进行造句游戏,比如用“chi”的四个音调进行造句:“今天我迟到了,老师没有用尺子惩罚我,而是进行了一番斥责,吃饭的时候我进行了一次自我反省。”虽是很简单的游戏,但是能够充分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动用自己的大脑思考,这样教师就可以充分授课,调节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四、合理利用情景

合理地利用情景是为了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求知欲具有不可小觑的积极作用,也有利于维持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开发学生的潜力。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精神,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把爱心带进课堂,将微笑传递给学生,信任学生,带给学生温暖,努力形成平等、理解、宽容、尊重、愉悦的课堂氛围,营造轻松、活泼、和谐、有趣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就拿课文《爷爷和小树》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一个同学演爷爷,一个同学演小树,把小树人物化,同学在表演过程中会更理解作者的心情,通过表演其他学生也会对课文有更深刻的印象与理解,带动大家一起学习,引导学生全方面发展。

五、掌握授课技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习是生动活泼的智力生活,学习是在游戏童话、美术、音乐和创造的世界里进行的学习要成为丰富的精神生活的部分,学生应是这个世界的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斯霞老师说:“讲课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变得很低沉。”也就是说,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把自己看做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通过自己的情绪、面部表情、动作等全身心地投入,让学生享受课堂,作为旅行者、创造者、发现者加入课堂,这样课堂就会由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杭娟,祖月红.教无定法,返璞归真——探寻小学语文教学本位[J].课外语文,2015,06:40.

[2]李占昌.返璞归真,探寻语文教学的本位[J].新课程学习(上),2015,05:33.

[3]张小萍.返璞归真,探寻小学语文教学的本位[J].小学教学参考,2011,31:15.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