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有效合作学习, 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2016-12-22 22:58刘文华
考试周刊 2016年96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语文

刘文华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合作学习成为教师和学生普遍接受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但实践中的问题多,甚至徒有形式,收效甚微。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可以利用设置合适的内容、科学分组、分工明确、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充分发挥教师作用等方法切实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从而达到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小学语文 教师作用

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正应了那句俗话“众人拾柴火焰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开展,合作学习已经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使学习者在活动、探索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要比传统的手把手地教他们“是什么”达到的效果好得多。

然而,综观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参与度不均衡、组员合作互动少、课堂秩序乱、流于形式。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合作学习的内容要合适

合作学习是小组成员在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发挥集体智慧的过程。如果合作学习的问题过于简单浅显,如人教版五年级的课文《彩色的非洲》中“彩色的非洲中的彩色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的答案就在每一段的第一句,就没必要开展合作学习,否则只是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大大降低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兴趣。笔者认为,合作学习的问题设置可以结合教材的重难点,选择具有一定开放性、挑战性、探究性的问题。

(一)总结式问题。如人教版五年级课文《桥》:“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二)操作式问题。如人教版五年级课文《草船借箭》:“请同学们动手画一幅草船借箭的过程示意图。”

(三)分歧性问题。如人教版五年级课文《落花生》:“你想做什么样的人?是‘花生一样的人还是‘苹果一样的人?”

(四)开放性问题。如人教版三年级课文《和时间赛跑》:“我们要如何和时间赛跑?”

二、合作学习的分组要科学

要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科学分组是前提。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性格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并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组4至6人为宜。以四人小组为例,组内应设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这样能保证组内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也有利于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小组成员确定后,可在较长时间内不变动,有利于组员在合作学习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也有利于增强组员之间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除了异质分组外,根据学习的需要,也可以临时同质分组,常见于辩论式问题的合作学习时,将同一观点的学生分成一组。

三、合作学习的分工要明确

分工明确是保障有效合作学习的基石。分工明确要做到明确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责任,每一个成员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小组长在合作学习小组中是“将领”的角色,也是任务最重的组员,要选择有责任心、号召力、协调能力强的学生。小组长可以为轮换制,从而让每一位成员都有锻炼和展示的机会。

以四人小组为例,设一名小组长、一名汇报员、一名记录员和一名操作员。组内分工落实后,教师应可以对每一个同学所担任的角色可根据教学情况定期作适当的调整或轮换,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要培养

(一)培养乐于倾听的习惯。倾听是一把金钥匙,它能打开更广阔的交流空间。课堂上只有调动每个学生“听”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小组合作学习。要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教师首先要树立榜样,做学生最忠实的听众,欣赏学生碰撞的思维火花,不打断学生。其次要教给学生倾听的技巧:专心致志地听,谦虚细心地听,即使答题者语无伦次或意见不对时也要耐心听完。再次,要表扬认真倾听的同学,经常让学生就同学的回答给予评价,这样有助于他们明白倾听的重要性。另外,还可以强化倾听训练,如听记训练、听答训练、听后复述等。任何习惯的养成都贵在坚持,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在听中质疑、听中解惑、听中积累、听中成长。

(二)培养勇于质疑的习惯。教师应不断启发学生去想:“我有什么疑问?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如果这样做可能有什么后果?……”教师要教学生提问质疑的方法,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对学生提出问题时应给予表扬并号召全部同学学习;对不爱提问的学生,教师应多提问问题,表明态度,营造敢于质疑的氛围。如笔者在教《威尼斯的小艇》时,我把话语权最大限度地让给学生,我少讲,学生多问,并在课后鼓励学生问或以纸条的方式提问等。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质疑,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培养善于表达的能力。教师应多鼓励孩子,特别是那些不爱表现自己的孩子,要鼓励他们敢说,走出第一步。如果说错了,那么教师不要否定和批评,同时不允许其他学生嘲笑,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敢于表达。接下来,教师就要大胆给他们时间,逐渐用一段话把要表达的主要意思表达清楚,并教会学生抓住重点,条理清晰地说。这样怕表达—愿表达—能表达—善表达,慢慢进步,慢慢培养,教师要有耐心与学生一同进步。

五、教师应有的作用要充分发挥

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参与,是组织有效合作学习最有力的保证。在课堂秩序混乱时,个别学生不认真参与讨论学习时,小组活动流程乱时间拖沓时,教师应起到组织调控的作用;在学生初次接触合作学习时,在分组、分工、交流、汇报、评定成绩等众多流程中教师应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在合作交流中思维的火花闪现时,需要教师及时地鼓励和肯定,此时教师的激励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评价和奖赏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教师不但要评价小组整体表现,而且要对个体进行评价。如教师可以定期举行“最佳学习小组”、“最佳小组长”、“最快进步奖”等评选活动。

实践证明,要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还有诸多困难,但只要教师以先进理念为指导,积极钻研,大胆尝试,勤于实践,不断完善,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苏士成.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王坦.合作学习——原理和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小学语文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