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硫平联合碳酸锂对躁狂症的治疗价值评析

2017-01-14 06:45于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22期
关键词:氯氮躁狂症碳酸锂

于杰

喹硫平联合碳酸锂对躁狂症的治疗价值评析

于杰

目的探讨喹硫平联合碳酸锂对躁狂症的治疗价值.方法56例急性躁狂症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8例.观察组采用喹硫平联合碳酸锂进行治疗, 小剂量给药, 随患者病情变化增加剂量;对照组采用氯氮平治疗.两组患者以躁狂量表(BRMS)减分率评定疗效, 并对患者不良反应进行记录, 汇总到不良反应量表(TESS), 调查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治疗7 d后,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7.86%(19/28),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9.29%(11/28),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49, P<0.05).治疗1个月后,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29%(25/28),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29%(18/28),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88, P<0.05).治疗3个月后,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26/28),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86%(19/28),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34,P<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变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16, P<0.05), 观察组便秘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77, 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疗效显著, 可显著改善患者精神状态, 相较于氯氮平治疗见效更快, 值得临床推广并广泛应用.

喹硫平;碳酸锂;躁狂症;精神状态

躁狂状态主要临床状态是患者心境高涨、思维奔逸以及精神运动兴奋, 是临床常见的病症, 躁狂症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 处于伴精神病形状的躁狂症应给予抗精神病性治疗方式, 近年来随着医学条件的不断进步, 很多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被大量研发应用, 其中在国内应用双相障碍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疗效较好的是喹硫平, 联合对躁狂症有明显抑制作用的碳酸锂, 可有效治疗抑郁[1,2].对躁狂抑郁症疗效较为突出, 不良反应较少,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56例急性躁狂症患者, 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躁狂发作或分裂情感障碍判断标准,BRMS总评分>18分, 年龄24~58岁.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2例,女16例, 年龄26~55岁, 平均年龄(39.56±12.21)岁, 平均发作次数(2.3±0.7)次;对照组患者中男13例, 女15例,年龄25~54岁, 平均年龄(36.44±12.34)岁, 平均发作次数(2.5±0.9)次.两组患者年龄、发作次数、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氯氮平治疗, 将剂量渐渐增至100~500 mg/d, 分2次口服;观察组采用碳酸锂联合喹硫平治疗, 治疗开始后1周内将碳酸锂剂量加至1.0~1.5 g/d, 喹硫平加至300~500 mg/d.患者如失眠可使用2 mg氯硝地西泮.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 d、1个月、3个月评定两组患者疗效, BRMS减分率<25%为无效;25%~50%为有效;50%~75%为显效;75%~100%为痊愈.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统计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 汇总到TESS, 评定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7 d后, 观察组痊愈9例, 显效5例, 有效5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为67.86%(19/28);对照组痊愈5例, 显效3例, 有效3例, 无效17例, 总有效率为39.29%(11/28);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49, P<0.05).治疗1个月后, 观察组痊愈15例, 显效5例, 有效5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89.29%(25/28);对照组痊愈9例, 显效5例, 有效4例, 无效10例, 总有效率为64.29%(18/28);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88, P<0.05).治疗3个月后, 观察组痊愈10例, 显效8例, 有效8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2.86%(26/28);对照组痊愈10例, 显效5例, 有效4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为67.86%(19/28);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34, P<0.05).

2.2 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临床治疗中, 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头晕21.43%(6/28), 嗜睡10.71%(3/28), 心悸7.14%(2/28), 心电图改变3.57%(1/28), 恶心7.14%(2/28), 无便秘、腹泻情况.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头晕7.14%(2/28), 嗜睡10.71%(3/28), 心悸10.71%(3/28), 心电图改变21.43%(6/28), 恶心7.14%(2/28),便秘14.29%(4/28), 腹泻3.57%(1/28).观察组心电图改变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16,P<0.05), 观察组便秘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77, P<0.05).两组其他不良反应对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躁狂状态和抑郁状态都是抑郁症的表现方式, 临床症状包括心境高涨、思维奔逸以及精神运动兴奋, 近年来随着医学领域不断进步,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针对治疗双相躁狂的药物运用, 许多新型的抗精神病药被研发应用, 其中喹硫平对抑制躁狂症疗效突出, 联合碳酸锂应用于治疗, 较之单一碳酸锂或喹硫平疗效更加突出, 治疗伴有或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患者有较高的安全性, 副作用较少[3-5].

本次研究表明, 观察组治疗7 d、1个月、3个月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且不良反应中心电图改变明显少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疗效显著, 可显著改善患者精神状态,相较于氯氮平治疗见效更快, 疗效更优, 安全性高, 不良反应少.喹硫平是一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 为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受体拮抗剂, 其抗精神病作用机理可能主要是阻断中枢多巴胺D2受体和5-羟色胺2(5-HT2)受体, 并对组胺H1和肾上腺素α1受体也有阻断作用, 对毒蕈碱和苯二氮类受体无亲和力[6,7].碳酸锂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脑内神经突触部位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并促进再摄取, 对升高外周血细胞有作用, 可有效抑制躁狂症[8-10].

综上所述, 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疗效显著, 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推广和广泛应用.

[1] 卓子禄, 刘君, 夏小露. 国产奎硫平或利培酮合并碳酸锂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女性躁狂发作的对照研究. 四川医学,2011, 32(7):1075-1078.

[2] 唐武军, 李向荣, 陈胜才. 齐拉西酮、氯氮平合并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安全性及疗效探讨.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4(4):40-41.

[3] 王任昌, 王海燕, 罗爱华, 等. 阿立哌唑联合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对照研究. 医药前沿, 2012, 2(3):22.

[4] 王雪莲. 躁狂症经齐拉西酮治疗以及氯氮平联合碳酸锂治疗的效果对比. 中国保健营养, 2017, 27(3):250.

[5] 王增旋, 张程赪. 舍曲林与万拉法辛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现代医药卫生, 2013, 29(5):662-664.

[6] 陈丽艳, 刘湘林, 何娟辉. 齐拉西酮与舒必利治疗首诊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观察.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6):1202-1203.

[7] 何晓华, 王昭, 廖敬良. 不同治疗剂量的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图的影响. 医学临床研究, 2015, 32(11):2146-2148.

[8] 杨华新. 奎硫平和氯氮平分别联合碳酸锂用于躁狂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心理医生, 2017, 23(8):221.

[9] 李佑辉. 奎硫平与氯氮平合并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5):934-935.

[10] 周志强. 应用奎硫平与氯氮平合并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临床效果探析. 中国医学工程, 2014(9):88-8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2.067

110164 沈阳市安宁医院

2017-10-09]

猜你喜欢
氯氮躁狂症碳酸锂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磷酸铁锂电池回收碳酸锂的提纯装置
7月我国碳酸锂进口量同比涨108%,均价同比大涨878%
精神障碍患者合并用药对氯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研究
氯氮平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血药浓度/剂量比的影响因素研究
合并用药对氯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文献综述*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氯氮平和氯丙嗪维持治疗的效果分析
碳酸锂联合卡马西平治疗躁狂症与碳酸锂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躁狂症的疗效
水热法脱除碳酸锂中微量硫杂质的研究
躁狂症病人护理工作是怎样的
容易被忽视的是“躁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