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府—络脉体系概论*

2017-01-16 04:55由凤鸣胡幼平周龙甫刘丽香任凤艳呼永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玄府络脉津液

陆 鹏,由凤鸣,胡幼平,周龙甫,侯 君,潘 迪,刘丽香,任凤艳,呼永河△

(1.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成都 610075;2.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成都 610075; 3.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成都 610083)

玄府—络脉体系概论*

陆 鹏1,由凤鸣1,胡幼平2,周龙甫3,侯 君3,潘 迪1,刘丽香1,任凤艳1,呼永河3△

(1.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成都 610075;2.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成都 610075; 3.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成都 610083)

玄府与络脉均为中医理论的微观概念,二者同是中医学人体结构中遍布全身且最为细小的结构与功能单位,二者之间的关系仍有不明之处。通过系统整理玄府与络脉的结构、功能、病变、治法内容,指出玄府与络脉在结构上相互补充,功能上共同担负着气血流通、神机运转的作用。玄府开阖失司与络脉通利不及是病变发生的基本病机,调节玄府开阖与通补络脉虚滞是基本治疗原则,故旨在完善微观理论内涵,以期为临床指导微观病变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

玄府;络脉;微观结构;理论探讨

玄府与络脉均为遍及人体全身的微小结构,玄府与络脉学说经历了长期历史发展,二者的理论体系皆为中医微观结构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二者在结构特性、生理特点、功能表现上也显示出许多相似之处。为进一步完善玄府与络脉理论的科学内涵,本文根据已有文献,整理并探索玄府与络脉间的紧密联系,以期为微观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

1 玄府与络脉的结构

玄府首见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素问·水热穴论》曰:“所谓玄府者,汗空也。”空者,孔也,即为汗孔。并指出“皮肤之汗孔者,谓泄气之孔窍也;一名气门,谓泄气之门也;一名腠理者,谓气液出行之腠道纹理也”,其理论在刘河间时期得到全面发展。《素问玄机原病式》曰:“所谓聋者,由水衰火实,热郁于上,而使听户玄府壅塞,神气不得通泄也。”此时赋予了“玄府”全新的概念,即“玄府者,谓玄微府也,然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爪牙,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识能为之用者,皆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闭塞,不能为用也。”总结出玄府所具之特性:一是广泛性,玄府普遍存在于万物生命且遍及全身;二是微观性,即玄府是一种微小的结构单位;三是开阖性,玄府具有似门户的结构,具有开阖的性质;四是通利性[1-2]。并在论述玄府概念时指出:“一名鬼神者,为幽冥之门也;一名玄府者,谓玄微之府也”,总结出玄府为气、血、津、液出入的腠道门户特性,有形态和功能可理解[3],此门户不仅包含精血、津液的流通及气机的升降,还包含神机之出入和运转[4]。

络脉一词首次出现于《内经》,其中《经脉·脉度》曰:“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对经络的层次结构进行了归纳。络脉是由经脉别出,逐层细分,从而最终网布机体内外,内入脏腑筋骨百骸,外出官窍肌肉皮毛[5]。经脉是机体气血流通、运行的道路,可分为行气之经络与行血之脉络[6]。因此按功能划分,行气之络脉则为气络,行血之络脉则为脉络,但不论气络与脉络抑或是阴络与阳络之称谓[7],都阐释了络脉“通路”的特性。

玄府与络脉的结构体现出二者皆为无物不有之微小结构单位,二者遍布机体内外上下,深入骨髓,外达皮毛。玄府与络脉结构中皆可通行精血、津液,二者表现出玄府与络脉相伴而行的密切联系。但是二者没有层次关系,且其结构特点又有所不同。玄府体现出“门户”的特性,络脉表现出“通路”的特点,因此总结玄府与络脉之间的关系,玄府的实质是络脉网状“通络”的“门户”,二者是相互补充的细微结构,以玄府-络脉体系共同完成机体微观结构的组成。

2 玄府与络脉的功能

“玄府者……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识能为之用者,皆升降出入之通利也”(《素问玄机原病式》)。玄府这一微观门户在一身之精血、津液的生成与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8],因此玄府的开阖功能确保了气血津液等物质在体内“门户”的正常环流与输布。

络脉从结构与功能上补充了经络系统,络脉不仅沟通了表里经络以助经环流,而且由于络脉中运行着精血、津液,络脉的生理状态当是充盈满溢,出入自由[9]。《灵枢·小针解》:“节支交三百六十五会者,脉络之渗灌诸节者也。”因此,络脉还可以渗灌气血津液,平调营卫气血[10],从而运输和调节全身卫气营血,保证五脏六腑、筋骨皮毛得以滋养。

从功能角度可见,气络与脉络中分别循行着卫气与营血,气血可分而不可离,营卫可别而不可分,玄府可以调节络脉中卫气血营间有序的转化与协调,玄府与络脉的功能共同维系着周身气血的有序循行,玄府的开阖功能保证了络脉中精微物质的有序运输,而络脉渗灌精血又可滋养玄府并确保玄府的正常开阖。

3 玄府与络脉的病理

由于玄府与络脉在结构分布与功能特点上存在密切联系,因此玄府与络脉间的病变亦存在紧密关联。但更为重要的是中医辨证当以整体思想为主,对玄府与络脉病变的认识与分析是以整体观为基础,对玄府与络脉病变的阐释是对整体病机的补充,此是立足微观视角探讨中医病机。

玄府的主要功能体现在精血的渗灌以及气机的升降出入,因此玄府门户的病变可总结为开阖失司。有学者将玄府病机归纳为“气失宣通,津液不布,血行瘀阻,神无所用”四类[11]。以此为基础,也有学者进行了补充,总结了玄府的病变不仅仅有门户的闭塞不用,还包括玄府的开放太过[12]。门户闭塞不用则可出现气血津液失却宣通,神机不能运转,从而出现气、血、痰、饮、热等病理。玄府闭阻则神机失用,可出现神志异常,表现出抑郁、痴呆、癫证、中风等症状;玄府开而失阖或者开放太过而闭阖不及,则出现气血渗灌“太过”、神机出而不藏,则表现出火热、狂躁等症状[2],日久则气血耗损而现失液、亡津无以荣玄,最终导致形体败坏、玄府失养而自闭[13]。

络脉的主要功能体现在气血的流通运行,络脉具有充盈流通的特点[5]。络脉的病变可总结为脉道受损及气血流通受阻,有学者对络脉的病机概括为“络气郁滞,络脉绌急,络脉瘀阻,络脉瘀塞及络虚不荣”[6],络脉受损则气血郁结不畅,郁而为滞,久则痰毒、瘀血内生使脉络阻塞;络中卫气亏虚而推动乏力,络气流通受阻,久则损及于血则瘀血阻滞,二者最终导致络脉闭塞而失却流通功能。

玄府与络脉病变虽有不同,但二者病变相互关联。玄府病变损及络脉主要表现在玄府开放太过和玄府开阖不利,玄府开放太过则出现络脉中气血流通耗损太过,久则络中气血亏虚;玄府开阖不及则络脉气血流通受阻,络脉绌急以代偿玄府之开阖失司,进一步发展玄府闭塞、络脉瘀阻、气血流通失常,可致络风内动[14];络病及玄主要表现为络脉中气血亏虚以及络脉中气血郁结,络虚则玄府不能得以滋养,不能发挥正常的开阖功能;络郁则玄府闭阻不开,久病及血,脉络瘀而成结,则玄府闭塞不用;且络脉运行气血,通过不断流通而排出机体代谢废物,若气血运行失常,风、火、痰、瘀内生,必定阻碍玄府之开阖。

4 玄府与络脉病变治法

由于玄府与络脉存在的广泛性,因此调整玄府开阖及通利络脉虚滞是临床治疗玄府与络脉病变的基本治法。中医治病以整体辨证论治为核心指导思想,因此玄府与络脉病变的治疗仍以整体论治为基础,对微观病变治疗的认识是对整体论治的补充。

根据玄府的生理结构与病理特点,治法上开通玄府当以调节玄府开阖功能为基本治法,玄府开通则郁结之精血、津液得以宣通,闭阻之神机可以重新运转。刘河间辛药开玄用药以调节玄府开阖,罗再琼归纳出玄府病变治疗四法,即通玄泻火、通玄润燥、通玄补虚和通玄达神[1]。

络脉病变治疗中,注重“通络补虚”治法以恢复络脉之流通功能,络脉通利,精血、津液得以流通,瘀结得以解除。叶天士在治疗络病时不仅强调辛药以通利络脉,而且还重视补益气血以通虚络[5]。

络脉与玄府病变治法皆重视辛味药治之,以辛散解表、开门逐邪及通达气机达到开通玄府的目的[15];通利络脉不仅包含辛以通络、流通气血,还包含补虚通络,二者皆重视辛药。在采用调理络脉气血药物基础上配以开通玄府之药,使玄府得开,络脉得通,可以认为开通玄府即可达到通利络脉的作用;前述玄府病变还包含玄府开放太过,玄府开而不阖主要原因在于络脉亏虚、气液亏少,玄府代偿性开放太过,或玄府失却滋养,生理性闭阖功能失调,即所谓“络虚及玄”,治疗上仍以充养通利络脉为主,以此达到调节玄府开阖之目的。因此,玄府与络脉病变在治疗过程中相互配合,开通玄府以通利络脉,充养络脉以调节玄府。更重要的是,由于治病以整体观为指导,因此在治疗玄府及络脉微观病变的过程中,又当重视滋阴润燥、解郁泻火、平调阴阳等治疗大法的灵活运用。

玄府与络脉均为分布全身上下表里的细微结构,二者在分布上互为补充,共同完善经络系统和中医整体概念,玄府与络脉功能上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精气血津液的升降出入、病变及治疗上相互影响,是对整体辨证论治体系的补充。玄府-络脉结构是中医基础理论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深入对玄府-络脉体系结构的整理,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微观结构理论,以期服务于临床对疾病的治疗。

[1]罗在琼,黄文强,杨九一,等.“玄府”:藏象理论的微观结构[J].中医杂志,2011,52(16):1354-1356.

[2]陆鹏,任凤艳,潘迪,等.肺玄府-络脉与气血屏障论[J].中医杂志,2016,57(16):1433-1435.[3]高健生,接传红,张丽霞,等.刘完素“玄府学说”及其对中医眼科学的指导意义[J].中医杂志,2008,49(7):584-587.

[4]陆鹏,胡幼平.从“开玄充络”谈热证用灸法[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9):7-9.

[5]陆鹏,刘丽香,潘迪,等.论肾玄府-络脉与肾小球滤过屏障[J].中医杂志,2016,57(21):1888-1890.

[6]吴以岭,魏聪,贾振华,等.络脉学说概要及其应用[J].中医杂志,2014,55(3):181-184.

[7]常富业,王永炎,高颖,等.络脉概念诠释[J].中医杂志,2005,16(8):566-568.

[8]陆鹏,张茂平,冯文战,等.论“玄府为络脉之门户”[J].中医临床研究,2010,2(21):4-5.

[9]王永炎,杨宝琴,黄启富.络脉络病与病络[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4):1-2.

[10]吴以岭,魏聪,贾振华,等.脉络学说的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J].中医杂志,2013,54(1):3-7.

[11]王明杰.玄府论[J].成都中医学院院报,1985(3):1-4

[12]常富业.玄府病变与神机运转障碍[J].江苏中医药,2009,41 (8):10-11.

[13]杨振华.从玄府理论试论糖尿病肾病的病机及风药应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1(3):476-478.

[14]李红梅,王显.从“玄府-气血-络脉”新视点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络风内动”学说[J].中医杂志,2015,56(5):441-443.

[15]牛学恩,李振华,高希言.开玄府法内科运用经验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5):1375-1376.

R222.19

A

1006-3250(2017)01-0029-02

2016-07-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473669)-透热转气发调控放射性肺损伤趋化因子CCL3/CCR1通路的生物学效应研究);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2014A010)-桑杏清营汤防治急性放射性肺炎热毒内伏阴伤证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四川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15SZ0037)-放射性肺损伤治疗新药“桑杏护肺颗粒”研究;四川省科技创新苗子工程项目(2016074)-桑叶黄酮干预放射性肺损伤的基础研究

陆 鹏(1987-),男,四川遂宁人,医师,医学博士,从事中医药防治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通讯作者:呼永河,Tel:028-86570206,E-mail:huyonghe@ vip.126.com。

猜你喜欢
玄府络脉津液
《伤寒杂病论》“阳气”实质探析
舌下络脉诊法研究❋
补津液不等于多喝水
看小儿络脉识宝宝病变
浅谈从气血津液理论辨治干燥综合征
刘完素玄府学说初探※
基于玄府理论对视神经萎缩的认识
络脉望诊理论探析*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开通玄府法在缺血性脑白质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