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府

  • 基于“玄府”理论辨证论治雄激素性脱发
    ,本文从中医学“玄府”学说出发,深入探讨AGA的病因病机,并以“开达玄府”为要旨,作为临床辨证治疗思路。1 “玄府”学说概述1.1 “玄府”学说的理论溯源“玄府”一词,首载于《黄帝内经》。《灵枢·小针解》曰:“玄府者,汗孔也”此处玄府仅为狭义之玄府,即汗孔。《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曰:“腠者,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皮肤脏腑之文理也。”将腠理的分布范围从体表肌肤拓宽至体内脏腑[2]。“玄府”学说的正式形成,始于金元时期医家刘完素[3]。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期2024-01-02

  • 腺样体玄府理论发微
    州 350003玄府理论肇始于《内经》,自历代医家相继充实其内容,其涉及疾病广至内、外、妇、儿,渐成为中医学认识疾病微观现象并指导疾病治疗的重要支撑。腺样体肥大(adenoid hypertrophy,AH)是儿童群体的常见病,传统中医学没有“腺样体”记载,依据主要症状表现,认为腺样体肥大与中医“鼾证”“鼻窒”“齆鼻”所述较为接近。目前,对本病病机的论述多集中在脏腑亏虚与痰、瘀结聚于咽喉[1]。本文从玄府理论剖析腺样体肥大的微观病理改变,并指出玄府理论对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21期2023-12-19

  • 开玄六法辨治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的发生、进展与肝玄府气液流通滞塞具有紧密的相关性。因此,本文从肝玄府理论探讨MAFLD的诊治思路,提出了开通玄府六法辨治MAFLD,以期为本病认识及辨治提供新的思路。1 肝玄府理论的内涵《黄帝内经》首创“玄府”概念,玄府乃汗孔、腠理之意。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将玄府的内涵由微至广,指出:“然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万物,尽皆由之。”其创立了广义玄府理论,认为玄府不仅是汗孔,更是人体的一种无处不在、无器不有的微

    环球中医药 2023年10期2023-11-09

  • 基于玄府理论探讨风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
    两虚,瘀血痰浊致玄府闭塞而引发消渴目病。“玄府郁闭乃百病之根”[4],玄府开阖失司,无以出入升降而致目系脉络瘀阻。本文试通过对玄府生理病理以及与目关系的阐述,以探析DR病机演变规律,并从风药“开玄通络”论治,以期从中医微观层面上为DR的治疗提供新方向。1 玄府生理病理1.1 玄府生理玄府以其微细幽玄不可见为主要特征,或汗液色玄,从孔而出,以汗聚于里,故谓之玄府。后有诸多医家扩充了玄府的内涵,朱丹溪将玄府扩展为人体的细微结构。刘完素提出 “玄微府论”,将玄府

    中医学报 2023年6期2023-07-29

  • 刘丽芳教授基于“玄府气液”学说运用坐浴法治疗肛门瘙痒症
    教授认为肛痒风与玄府气液失常密切相关,根据其临床特点,认为肛痒风病机以玄府不固,外感六淫为始发,玄府虚损,气液失调是内在关键。 而坐浴法可宣通玄府,调和气液,使玄府开阖有度,气液通达,邪退病愈。 现介绍论述如下。1 “玄府气液”学说的基本内涵“玄府”之名,首见于《素问·水热穴论》“所谓玄府者,汗空也”。此处玄府即指汗孔之义,是狭义玄府的论述。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水热穴论》 云:“玄府者,乃汗所出之空孔,又名鬼门。 盖幽玄而不可见者也。 ”《素问识·水热穴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2期2023-04-05

  • 基于“脑之玄府”探析风药在脑小血管病中的应用*
    。有学者提出,“玄府的开通失司”是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因素,本文试以“脑玄府”为理论基础,借助“风药开玄”一说探析其在脑小血管病中的应用。1 脑之玄府与脑小血管病发病的相关性“玄府”首见于《素问·水热穴论》,谓“所谓玄府者,汗空也”。刘完素提出:“玄府者,无物不有,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3]。”自此,玄府理论得以完善和延伸,被赋予了更广义的内涵。近年来,诸多医家将玄府学说应用于脑血管病的治疗中,并构建了“脑玄府”理论[4]。王永炎院士曾提及“五脏六腑皆

    中医学报 2023年2期2023-04-05

  • 基于玄府理论探析青光眼的中医治疗*
    及视神经的病变,玄府学说是中医眼科重要理论之一,玄府不仅是孔窍也是通道,是气液神机出入的道路门户,其病理生理与青光眼的发病机制有相同的特点。玄府理论在历代医家及现代学者的努力下日趋完善,本文基于玄府理论探析青光眼的中医治疗,以期为中医药治疗青光眼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玄府之含义及理论探源“玄”,深、幽远、通达、透彻之意。“府”,有藏、聚集、脏腑之意。“玄府”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最初指的是汗孔。如《灵枢·小针解篇》曰:“玄府者,汗孔也。”《内经》初步指出玄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1期2023-03-22

  • 管窥玄府理论下的五神脏病机*
    250011)玄府理论系中医藏象基本理论之一,玄府“周部全身,至微至细”[1]“五脏六腑皆有玄府”[2]。五神、五脏、五志是构成五神脏理论的基本元素[3],“五脏藏五神主五志”从中医学角度高度概括了人身情志之生理病理[4]。刘完素谓玄府为“精神荣卫、血气津液出入流行之纹理”[5],且玄府以开通为顺,闭阖为逆[6],玄府开阖失司影响人体神机流转。《素问·宣明五气篇》[7]载:“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而今人又提及“心玄府”[8]“肝玄府

    天津中医药 2023年1期2023-03-11

  • 玄府理论在高脂血症辨治中的运用
    病理产物的产生与玄府的开阖失司紧密相关,玄府的生理、病理特征为高脂血症从玄府辨治提供理论基础。1 玄府理论1.1 玄府溯源与发展“玄府”一词最早见于《素问·水热穴论》,载其:“所谓玄府者,汗空也”,“空”通“孔”,“汗空”即“汗孔”。刘完素将玄府的内涵延伸,概念进一步扩大,认为玄府遍布存在于人体之中,内致五脏六腑、筋骨,外达四肢百骸、皮毛。提出玄府“有所闭塞,不能为用也”的病理基础,形成了“玄府气液说”[5]。后世医家对玄府的认识均在此基础上承袭,如明代张

    中医药信息 2023年1期2023-03-10

  • 从“玄府、络脉”角度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机的再认识
    脉络失养而发病。玄府郁闭乃百病之根[2],若玄府郁闭、开阖失司,则周身气血运行失常,络脉瘀滞不通。本文试从“玄府、络脉”角度对DR 的病机展开探讨,以期为从中医学微观结构层面深入认识DR提供理论依据。1 “玄府、络脉”理论1.1 玄府理论概述“玄府”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3],其曰:“所谓玄府者,汗空也”,指皮肤、腠理之汗孔。金代医家刘河间认为,玄府为遍布全身脏腑、经络的一种微观结构,其在《素问玄机原病式》[4]中提到:“然皮肤之汗孔者,谓泄气液之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2年12期2023-01-24

  • 基于玄府理论新视角初探糖尿病皮肤瘙痒症
    皮肤瘙痒症与中医玄府理论关系密切,现从玄府理论探讨糖尿病皮肤瘙痒症,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借鉴。1 玄府理论之源流玄府一词早在《素问·水热穴论》中即有记载:“所谓玄府者,汗空也。”狭义的玄府即为皮肤汗孔。刘河间在前世医家的基础上丰富并拓展,于《素问玄机原病式》[2]中提出:“然皮肤之汗孔者,谓泄气液之孔窍也……一名玄府者,谓玄微府也。然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刘河间结合中

    吉林中医药 2022年5期2023-01-04

  • 试论中医玄府理论的演变及影响❋
    510632)玄府理论是肇始于《黄帝内经》的中医原创理论,经过了汉唐时代的应用实践、宋金元时代的理论扩大及明清时代的最终完善,成为了具有独特中医特色的医学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1]、脑血管[2,3]、眼科[4]、皮肤科[5]、内分泌科[6]、肿瘤科[7]、消化科[8]、骨科[9]、口腔科[10]、呼吸科[11]、肛肠科[12]、耳鼻喉科[13]、肾病科[14]、精神科[15]等各科疾病的中医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对今日的中医临床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7期2022-12-28

  • 基于玄府理论探讨辛味药在冠脉微血管疾病中的运用
    显著[2-4]。玄府为气血运行通道,以通为用,玄府郁闭则气血不通,阻滞心之脉络,发为本病[5];辛味药以其能行、能散特点,可促进玄府精微物质正常运转,既可祛邪外出又可阻邪入内,在治疗CMVD中发挥重要作用[6]。本文基于玄府理论,探讨辛味药治疗CMVD,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1 玄府为气液血脉通路,与CMVD有关1.1 玄府理论 《黄帝内经》认为玄府为汗孔,近年来,玄府从广义上被认为是人体最细微的结构单位,涉及精、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以通为用;玄府理论认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8期2022-12-27

  • 基于玄府理论治疗麦粒肿
    的过程中,发现从玄府理论入手运用中医药治疗麦粒肿时展现出独特的优势,故本文就其进行探讨。1 玄府理论概述1.1 “玄府”之概念《素问·水热穴论》云:“玄府者,汗空也。”首次提出玄府这一概念。玄府最早被定义为人体的汗孔,遍布人体体表,是人体津液运行的门户。刘完素在其《素问玄机原病式》[10]中指出:“玄府者,谓玄微府也。然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提出玄府是人体最微小的结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期2022-12-27

  • 基于“玄府-络脉理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辨证论治*
    关重要的作用。“玄府-络脉”系统是中医藏象学上最细微的功能和组织结构[1],古往今来不少医家运用“玄府-络脉”理论诊治中医各科疾病,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治疗中亦有所应用[2]。新冠肺炎发病与外感寒湿毒邪,致气机郁闭,湿痰瘀毒交阻有关[3-4],伤及五脏,损及神机,这与“玄府-络脉”系统失司,气血津液宣通不畅,神机输转失常的致病规律相对应[2]。因此将恢复“玄府-络脉”正常运转作为靶点,可以为新冠肺炎的防治提供思路。1 玄府-络脉理论的来源玄府首见于《黄帝内

    西部中医药 2022年6期2022-12-17

  • 玄府”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现状*
    发挥《黄帝内经》玄府理论内涵,不仅深化了中医学机体微观结构认识层次,拓展了病因病机学说内容,丰富了慢性疑难杂症的治则治法,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临床诊疗思维方法,引起后世医家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玄府的概念及分类、功能及特性、科学实质、病机特点、临床应用等方面,梳理建国以来玄府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的主要成果,以期反映现代中医学玄府理论发展概貌。1 玄府理论研究现状1.1玄府理论源流 “玄府”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调经论》曰:“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

    现代中医药 2022年5期2022-12-06

  • 再论玄府与干眼
    俊国近年来,随着玄府学说指导眼科疾病诊疗的范围逐渐拓展,大量学者从玄府学说论治干眼的病因病机及治疗[1-2],笔者在拜读后获益匪浅。同时,笔者近年来也有幸在段俊国教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王明杰、罗再琼主编的《玄府学说》[3]一书,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了玄府学说在中医眼科的发展状况[2,4],临证中也将玄府学说用于指导干眼的诊治,获得较好疗效。为了更加全面准确理解玄府学说对干眼诊治的价值,笔者在总结既往文献的基础上,将玄府学说与干眼的关系补充论述如下,为中医临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2年6期2022-12-05

  • 从“骨玄府-藏象”论骨质疏松症
    折等后果[2]。玄府有运行气机、流通津液、渗灌血脉、运转神机的功能,通过学习玄府理论,与藏象结合,认为玄府闭塞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发生OP;反之,脏腑失衡,亦会致气机功能异常,微观玄府郁闭而病。基于“骨玄府-藏象”理论,以精气血津液为交界,联系宏观之脏腑,微观之玄府,以丰富中医理论对OP的认识。从中医治疗角度需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状态[3],其属于“骨痿”“骨枯”“骨极”范畴[4],中医医家认为其主要病因病机为气血虚弱、肝肾不足、络脉阻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22年8期2022-11-28

  • 从“玄府”辨治肝纤维化的理论探析
    2]。中医学中的玄府理论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王明杰提出“玄府郁闭为百病之根”[3],玄府无处不在,无物不有,存在于机体内外表里,密布全身脏腑、器官、经络,其必然也存在于肝脏之中,即肝玄府,肝玄府的生理性能和病理演变必然也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本文试从中医玄府理论出发来论治肝纤维化,以飨同道。1 玄府理论概述“玄府”是由金元时期医学大家刘完素首创,玄府一词出自于其论著《素问玄机原病式》,曰:“玄府者,谓玄微府也,然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

    中医药学报 2022年3期2022-11-27

  • 基于玄府气液理论治疗脱发*
    此的研究。本文从玄府气液理论的基础上探讨脱发的病因病机,以调节气血、通窍祛瘀令玄府畅达来治疗不同类型的脱发性疾病,临床表明,该方法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小。本文以玄府气液理论为基础,从辨证分析入手,对脱发病因病机及分型论治进行阐析。1 玄府气液的渊源与内涵“玄府”又名元府,始见于《灵枢·小针解》:“所谓玄府者,汗空也。”此为狭义之“玄府”,即汗液运行之通道。刘完素等人广其意而通用之,把玄府之意进一步拓展发挥,如《素问玄机原病式》曰:“玄府者,谓玄微府也。然玄府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3期2022-11-27

  • 玄府理论探讨逍遥散治疗产后抑郁症作用机理
    肝疏泄功能失常使玄府闭合所致。玄府作为气血津液精神升降出入的通道,其开合失司会影响气血津液精神的运行,则脏腑经络无以滋养,神魂难安。故玄府应以通为用,贵在开,忌闭合。逍遥散具有“和、疏”的功效符合玄府以通为用的治疗特点。所以通过对玄府理论的研究,在其指导下运用逍遥散治疗产后抑郁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 中医玄府理论的形成“玄府”首见于《素问》,有“所谓玄府者,汗空也”的记载[1]。关于玄府有诸多学说,如张景岳在《类经》中提出的汗孔学说;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

    吉林中医药 2022年8期2022-11-26

  • 玄府-三焦”气液宣通理论在内障眼病的应用*
    聚集意义的处所;玄府有隐秘的聚集之处的意义。“玄府”首见于《黄帝内经》[2],《素问·调经论》曰:“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素问·水热穴论》曰:“所谓玄府者,汗空也”;《灵枢·小针解》曰:“玄府者,汗孔也。”唐·王冰于《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3]注之:“府,聚也;汗液色玄,从空而出……故谓之玄府。”以上所述为玄府本义,即汗孔,在人体卫表,生理上有泄越卫气的功能。金代张从正《儒门事亲》[4]中云:“夏伤于暑,遇秋之风,因劳而汗,玄府受风……”南宋严用和

    中医学报 2022年2期2022-11-15

  • 玄府理论论治肝纤维化*
    医认为,其发病与玄府郁闭有关,探讨如下。1 玄府理论1.1 玄府理论溯源“玄府”首次记载于《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曰:“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所谓玄府者,汗空也。”指出玄府即汗孔,是实质的形体,具有保护机体的作用。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对“玄府”的涵义进一步扩大,云:“腠理者,谓气液出之腠道纹理也……一名玄府者,谓玄微府也。然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万

    河南中医 2022年3期2022-11-15

  • 基于玄府和络脉学说探讨气血津液运行交换的结构体系
    325027)玄府与络脉均是遍及人体全身的微小结构,在结构和功能上与气血津液的运行输布有关,且均有双向渗灌气血的作用[1,2]。《灵枢·痈疽》记载:“中焦出气如雾,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而玄府作为气液流通的基本道路,伴随着气机的运动、津液的流通和血气的渗灌[3]。不同的是,络脉的主要功能在于运行气血,而玄府在于流通气液[4]。王明杰等[1]认为玄府是比络脉之孙络更细微的结构层次,陆鹏等[5]也提出了“玄府为络脉之门户”的观点,并倡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7期2022-09-26

  • 基于“玄府闭塞,怫热内郁”探析风药在癌性发热中的运用
    等汇于局部,导致玄府闭塞,阻滞了人体气机的运行,日久郁而化生怫热,诱发癌性发热。 而玄府作为气血津液输布代谢的重要门户,以通为顺,贵开忌阖,启闭有序,与癌性发热关系密切。 在治疗上,风药具有“辛”“散”“透”“行”之性,具有开通玄府的功效,在恢复气机运转中发挥重要作用[3]。 因此,本文结合玄府理论探讨风药在癌性发热中的运用价值,以期为癌性发热的治疗以及玄府学说的理论发展提供一定依据。1 “玄府闭塞,怫热内郁”是癌性发热的核心病机1.1 玄府的生理特点玄府

    环球中医药 2022年12期2022-02-09

  • 刘完素“玄府气液学说”研究与述评*
    提要 刘完素的“玄府”学说是中医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创新,但长期以来未受到应有重视。近年来,玄府学说的理论和临床指导价值日益受到学者关注,围绕玄府理论进行的学术探讨和临床应用屡见报道。本文对玄府内涵、因机证治、临床应用进行归纳述评,以期深入剖析其深邃内涵,对临床产生更大的指导意义,为治疗疑难杂症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和思路。“玄府”一词,首载于《内经》。在宋代理学疑经议经学术风尚影响下,刘河间著《素问玄机原病式》,吸收道家精、气、神学说某些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2年2期2022-01-01

  • 继河间绝学,创开玄新法 ——陈达夫对玄府学说的继承与发扬
    》外,达夫先生对玄府学说的继承与发扬更是超越眼科领域的一大贡献。玄府学说是金元医学大师刘完素提出的独特微观理论,可称中医学术史上的一大创新。由于其内容抽象,论述分散,未能形成较为明晰的系统理论,中医界对其一直缺乏应有的重视,玄府学说长期处于“藏在深闺人未识”的落寂状态。唯有眼科医家慧眼独具,用以指导某些内障眼病的治疗,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不断探索,取得了很大成功,陈达夫教授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与集大成者。他不仅将自己独特的眼科六经辨证与玄府理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开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2期2021-12-05

  • 开通玄府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医理论角度——玄府气液学说辨析新冠肺炎的病机及治疗。1 玄府气液学说溯源玄府一词源于《素问·水热穴论》,载:“所谓玄府者,汗空也。”指出了玄府即为汗孔,即玄府的狭义解释。金代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中提出玄府之广义:“然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完善了玄府气液学说,指出玄府为一切脏腑组织气血津液运行的最细微的结构。王振春等[1]认为,玄府是分布于人体的某种细微结构,通过开阖与启闭达到运

    中医学报 2021年3期2021-04-17

  • 基于玄府理论探讨辛味药在寻常型银屑病中的运用*
    ,客于肌肤腠理。玄府作为人体气、液流布的重要精微载体[4],其开阖正常,对于银屑病等皮肤病的的诊疗和预防有很大的作用。《本草从新》言:“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5]。辛味药可辛散开宣,在中医诊疗过程中常作为开通玄府的药物。笔者试基于玄府理论探讨辛味药在寻常型银屑病中的应用,以期为当前寻常型银屑病的医治提供新的诊疗思路。1 玄府理论及发病机制1.1 玄府理论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玄府”的记载,意为汗孔。《素问·水热穴论》曰:“玄府者,汗空也”[6]。金代刘完

    中医学报 2021年3期2021-04-17

  • 玄府理论与应用研究❋
    646000)玄府理论肇始于《黄帝内经》,经历代医家不断探索丰富,不仅在应用方面卓有成效,还以玄府为基础凝练出多种相关的应用型理论,丰富了玄府理论作为中医藏象理论的内涵,现笔者对其相关理论进行初步归类梳理和探析。1 玄府概念及演进“玄府”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指汗孔,寓孔窍、通道。《素问·水热穴论篇》:“客于玄府,行于皮里……所谓玄府者,汗空也。[1]285”《素问·调经论篇》:“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1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9期2021-03-29

  • 中医眼科玄府理论源流探析
    325027)玄府学说源于《黄帝内经》,金·刘完素创新和拓展了玄府的内涵,建立了玄府学说。自刘完素建立“玄府学说”以来,历代眼科医家基于刘完素“目之玄府郁闭”而导致目昧不明的病机观,应用和发挥眼科玄府理论认识多种眼病的病机并指导其治疗,对中医眼科学内障眼病理论的创立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2]。随着现代医家对玄府学说的不断深入研究和挖掘,玄府学说不仅在内障眼病的诊治中广泛应用,也成为指导外障眼病诊治的重要理论,大大拓展了玄府理论的适用范围。本文就玄府学说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1期2021-03-28

  • 从开通玄府谈对麻黄功效的新认识
    050091)玄府一词,首见于《素问·水热穴刺论》,只言其为汗孔,可称为狭义玄府。金代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拓展了玄府的范围:“然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1]102刘完素认为,玄府是普遍存在于机体中幽微难见的孔窍及通道,可称为广义玄府玄府之性,开为顺,闭为逆,塞则病,通则安,玄府闭塞,百病由生。因此,治疗疾病的关键是开通玄府郁结闭塞,保持玄府通畅。张再康教授认

    江西中医药 2021年10期2021-03-27

  • 玄府学说及其在中医眼科中的运用
    400010)玄府分布广泛,结构细微,贵开忌阖,为气液血脉、精神营卫升降出入的道路门户。玄府通利,则气液血脉、精神营卫升降出入正常,一旦玄府郁闭,则各类疾病相继出现。玄府学说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也是眼科三大基础理论之一。本文就玄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及在中医眼科的运用展开论述。1 玄府学说1.1 玄府学说的起源玄府可认为是一类结构上幽远深奥、微小难见,具有通达畅利特性,且作用玄妙的微观结构[1]。“玄府”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水热穴论》云: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3期2021-03-25

  • 基于骨玄府“以通为顺”特性论治骨关节炎
    研工作者开始关注玄府的微观结构,提出了“肾玄府”“肝玄府”“心玄府”等。骨骼中的微观结构与玄府相类,功能与玄府一致。故笔者拟从微观结构骨玄府探讨骨关节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1 骨玄府内涵“玄府”之名最早见于《素问·水热穴论篇》:“所谓玄府者,汗空也”。杨上善[3]认为“汗之空,名玄府者,谓腠理也”,明确提出了玄府又名汗孔亦即腠理。刘完素进一步发展了玄府理论,认为玄府是人身普遍存在的微小结构,是气机升降的门户,万物皆有玄府玄府具有运行气血津液的功能,其性

    环球中医药 2021年10期2021-01-05

  • 基于李士懋“汗法新论”对玄府理论的思考
    张凯歌 曹克刚玄府理论是一种中医独特的微观理论,具有深刻的内涵,不少医家将玄府理论运用至临床诊疗当中,收获了满意的疗效,但也存在玄府概念理解片面,开通玄府治法单一的问题。国医大师李士懋构建了平脉辨证的学术体系,其中提出的“汗法新论”在发挥了玄府理论的基础上,对汗法有独到的见解。本文以玄府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李士懋“汗法新论”对玄府理论的发挥,并对玄府理论和汗法开玄的本质及其临床运用进行了思考。1 对玄府理论的理解1.1 玄府乃周身气液之通道“玄府”一词首见

    环球中医药 2021年3期2021-01-05

  • 基于玄府理论探析干眼的中医治疗
    症状、减少复发。玄府作为气机升降出入之通道,在眼部生理病理状态方面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玄府理论方面探析干眼的治疗,为今后临床诊疗提供更广阔的思路。1 中医玄府理论的诠释1.1 源流玄府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2],属于中医藏象理论基本内容。《素问·调经论》[2]云:“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素问·水热穴论》[2]云:“玄府者,汗空也。”《黄帝内经》[2]最早明确指出,玄府即汗孔,为津液流通之门户。金代著名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1年1期2021-01-04

  • 刘完素玄府学说初探※
    冯瑞雪 张再康“玄府”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谓:“所谓玄府者,汗空也。”《内经》将玄府定义为汗孔,可以称之为狭义“玄府”[1]。刘完素在《黄帝内经》狭义“玄府”的基础上,指出玄府存在于世之万物,在人体中亦是无处不有,广泛分布于脏腑、皮毛、骨骼等组织器官,具有敷布和流通气液、营卫、精神之功能。刘氏首次明确了广义“玄府”的概念[2],《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言:“皮肤之汗孔者,谓泄气液之孔窍也。一名气门,谓泄气之门也;一名腠理者,谓气液出

    中医药通报 2021年6期2021-01-03

  • 基于玄府理论对代谢疾病治疗的展望
    陈兴娟,冯 玲 玄府一词出于《黄帝内经》,意指“汗孔”。其涵义在金元时期刘完素的《素问·玄机原病式》得到延伸扩展,意指遍布人体周身内外的一种细微结构。结合古今研究,可概括出玄府具有4个生理特性:遍布周身、结构细微、主司开合、以通为用。诸多病变的产生皆与玄府郁闭有关。玄府理论是中医病机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多学科的治疗有指导作用。虽然在金元时期就已经有了对于玄府的详细描述,但是关于玄府的论述在后世医学典籍中并不多,直到近现代有关玄府的研究才逐渐增多,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2期2021-01-03

  • 玄府学说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应用进展
    成都)0 引言玄府理论源于《内经》,金代刘完素在其基础上提出“玄微府说”,更确切的认识到体内一种至微至小的微观结构——“玄府”,后代玄府学说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眼科等领域。近年来该学说研究价值日益凸显,可谓是当前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其理论研究和糖尿病领域临床应用入手,归纳总结目前已有成就和对未来玄府学说研究的展望。1 玄府起源及其概念“玄府”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曰:“所谓玄府者,汗空也”。金代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曰:“玄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4期2020-12-25

  • 基于玄府理论对视神经萎缩的认识
    四川 成都)1 玄府理论“玄府”一词首先见于《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篇》中记录“玄府者, 汗空也”,在《黄帝内经》把玄府考虑作汗孔,是汗液流出的通道。到了金元时期,刘完素进一步扩展和补充了玄府的内涵,在其《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中指出“皮肤之汗孔者,谓泄气液之孔窍也;一名气门,谓泄气之门也;一名腠理者,谓气液出行之腠道纹理也;一名鬼神门者,谓幽冥之门也;一名玄府者,谓玄微府也;然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6期2020-12-24

  • 基于玄府理论浅析“畅情开玄通轴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理论研讨
    来,有研究者认为玄府阻滞参与了PCOS “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功能调控,并且情志因素常作为诱因参与PCOS的形成。故本文试基于玄府理论以“畅情开玄通轴法”恢复“肾-天癸-冲任-胞宫轴”正常调节功能而治疗PCOS。1 玄府阻滞乃“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功能失调之源玄府作为最微细的结构功能载体,无物不有,精密地构建起人体的生理功能系统[5]。其通过各部玄府之间的通利、相互联系,维持气机调畅,保证气血的正常流通运行,主持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再者,现代研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0期2020-12-23

  • 玄府理论论治腰椎退行性疾病
    210028)“玄府”是遍布于全身的一种微观结构,其结构细微,分布全身,功能主司开阖,可运行气液、渗灌气血、通利神机[1]。而“骨为干,筋为刚,肉为墙”,腰椎之生理是肌肉筋骨功能协调的整体体现,玄府之气液流通顺畅,血气营养充足,则骨正筋柔,气血以流。风药因其味辛质轻之性,具有发散祛邪、升阳举陷、畅气调肝、活血通络、通窍启闭、燥湿胜湿、布津润燥及引经报使、配伍增效等功效,临床用其开通玄府。基于此,本文拟探讨玄府功能异常在腰椎退行性病变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并从风

    江苏中医药 2020年3期2020-02-14

  • 岳仁宋基于玄府理论探讨糖尿病胃轻瘫经验❋
    疗方案。临床利用玄府学说治疗DM疗效显著,然而玄府学说对于DGP的治疗尚未有相关论述。岳仁宋教授基于玄府理论,认为DGP是以脾胃精微不散、玄府郁闭不通为病机,提出助脾散精、复玄府通利为治疗原则,以《伤寒论》半夏泻心汤为代表方。基于此法此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疗效显著,现将其理论源流及经验试论于此,以飨同道。1 简述玄府理论玄府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言:“玄府者,谓玄微府也;然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5期2020-01-14

  • 基于玄府理论探讨脾瘅辨治❋
    “治未病”思想。玄府理论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组成部分之一,阐明了多种病证致病机理,在指导中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玄府理论辨治脾瘅,认为开通玄府是治疗脾瘅、防止消渴病发生的有效方法之一。1 玄府之意的衍变玄府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出现之前一直取汗孔之意。后金代大家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2]赋予了玄府更加广阔深邃的内涵,即世之万物皆有的气升降出入道路门户,并阐明诸多疾病均由玄府郁闭所致。现今医家将刘完素的玄府之论继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8期2020-01-13

  • 玄府论治胸痹心痛
    合并在一起论述。玄府是一种遍布全身的运行气液的微观结构,若出现闭塞也会引起胸痹心痛,本文将从玄府的角度展开论述,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面思路。1 玄府生理作用是流通气液1.1 广义玄府是气出入升降之门户对于玄府一词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玄府,指汗孔,如《素问·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云“所谓玄府者,汗空也”;广义的玄府,是指刘河间在《内经》基础上丰富发展的一个概念,《素问玄机原病式》谓“然皮肤之汗孔者,谓泄气液之孔窍也,一名气门,谓泄气之门也。一名腠

    环球中医药 2020年9期2020-01-11

  • 开通玄府法在缺血性脑白质病治疗中的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开通玄府法在缺血性脑白质病治疗中的应用。1 玄府概念与“玄病”病机玄府首次记载于《素问》,后来经过宋金时期的刘完素对其概念进行了扩展和引伸。当代有医家认为,玄府是遍布于人体至微至小的结构,其功能为流通气液、渗灌气血以及运转神机等;而人体的气血津液神机等运转失常,都属于玄府的病变,简称“玄病”。“玄病”作为最基本的病机之一,是指玄府开阖通利失常,包括玄府郁滞、玄府淤滞、玄府瘀滞,或者因为玄府亏虚而致阻滞等[2-3]。由此可见,玄府开阖通利失常主要

    中国医药导报 2020年36期2020-01-10

  • 浅析玄府理论在青盲诊治中的应用
    不俗的成绩,其中玄府理论与其临床应用是关键环节,现将其探讨如下。1 玄府的基本概念及眼科玄府论关于玄府的认识,最早可追溯至《黄帝内经》,其曰:“所谓玄府者,汗空也”,此为玄府最初的释义,也是狭义上的玄府,随后的医家也大多遵循其“玄府即汗孔”的论述。直至金代刘完素在此认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从医所得和对经典的理解,将玄府理论进一步拓展,认为“然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2],将玄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20年1期2020-01-10

  • 基于玄府理论探析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
    [4]。中医基于玄府理论,对于DME的治疗主张采用开府益气、活血利水法,在临床上取得不错的效果。现将相关诊疗经验分享如下。1 玄府理论历代医家对玄府的理解不尽相同,玄府理论起源于秦汉时期,在金元时期得到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经过后世医家的不断总结和完善形成其独特的理论内涵。1.1 玄府理论的由来《黄帝内经》[5]中最早记载了玄府,指“汗空”“气门”“鬼门”“腠理”等,如《黄帝内经·水热穴论》[5]载:“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0年7期2020-01-10

  • 玄府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病变与中医玄府理论联系密切,或可指导临床应用,现就此观点加以论述。1 玄府古今源流“玄府”一词源于《黄帝内经》,“所谓玄府者,汗空也”[1],狭义的玄府特指汗孔。到金元时期,“玄府”的内涵得到了拓展,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提到“然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2]。广义的玄府,是气升降出入的细微结构基础,具有广泛性,可遍布周身,称其为“门户”说明玄府具有开阖性。明代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6期2019-01-16

  • 首部系统总结发展玄府学说的创新之作 ——《玄府学说》评述
    075)近年来,玄府学说作为一种在传承基础上更具发展创新特色的中医理论,正日益受到学者广泛关注,其临床应用的范围已由眼科发展到内外妇儿、耳鼻喉等多个临床学科。在这一学术背景下,玄府学说的现代倡导者王明杰教授及其团队编写的《玄府学说》一书,近日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为读者提供了一部系统总结展示玄府学说理论体系及其临床应用全貌的学术专著。读完全书颇多感受,特评述如下。1 是学术传承,更是理论创新中医理论建设是中医理论继承与创新的辨证统一过程。中医理论建设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3期2019-01-09

  • 玄府理论及其临床应用述评
    610072)玄府作为中医理论和临床紧密结合的产物,古往今来都得到中医人的关注。中医人围绕玄府理论和其临床实践不断进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在不断积累经验,故笔者对其进行了相关整理和思考。1 玄府的基础理论研究1.1 玄府概念“玄府”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素问·水热穴论》云:“所谓玄府者,汗空也。[1]”《素问·调经论》:“上焦不通利……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1]298”在古汉语里“空”和“孔”通用,《内经》认为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年5期2018-01-22

  • 国医大师廖品正基于玄府理论探析青光眼的视神经保护
    ,路雪婧 ,2玄府之名,由来甚远,物如其名,玄机微妙。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滞而不通,是为郁闭。玄府通畅则升降有序,玄府闭塞则诸病由生。人体神机出入、言、听、视、动等生理活动均与玄府宣通与否有关。国医大师廖品正多从玄府理论出发,认为青光眼视神经病变发生多与玄府郁闭相关,玄府郁闭则升降出入障碍,精、气、血、津液不能上注于目,精明之枢得不到精、气、血、津液的充分濡养,神光不能发越而终成本病。1 玄府理论探源“玄”,深、远、透彻、通达之意。 “府”,藏、聚集、脏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8年5期2018-01-19

  • 刘完素玄府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学术探讨刘完素玄府学说的继承与发展盖红肖1,2,张再康1,2,3*(1.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7;2.河北中医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200;3.河北省心脑血管病中医药防治重点实验室,河北 石家庄 050200)《黄帝内经》最早提出玄府为汗孔,可称为狭义玄府。《金匮要略》将玄府从汗孔拓展到了三焦,但部位还有些局限,具体位置还不十分明确。刘完素首次明确了广义玄府的概念,系统阐述了玄府学说理论,对古代医家和现代医家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医药学报 2017年6期2017-12-26

  • 刘完素玄府学说的现代临床应用探析*
    研究生学院刘完素玄府学说的现代临床应用探析*盖红肖 张再康△(石家庄 050017)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刘完素首次明确了广义玄府的概念,系统阐述了玄府学说理论,对现代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现代医家将刘完素玄府学说广泛应用于皮肤科、五官科、肾病科等疾病的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疑难杂证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刘完素;玄府学说;皮肤科;五官科;肾病科;临床应用刘完素首次明确了广义玄府的概念。他认为玄府是广泛分布于人体各个部位(如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骼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7年5期2017-11-01

  • 玄府—络脉体系概论*
    610083)玄府—络脉体系概论*陆 鹏1,由凤鸣1,胡幼平2,周龙甫3,侯 君3,潘 迪1,刘丽香1,任凤艳1,呼永河3△(1.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成都 610075;2.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成都 610075; 3.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成都 610083)玄府与络脉均为中医理论的微观概念,二者同是中医学人体结构中遍布全身且最为细小的结构与功能单位,二者之间的关系仍有不明之处。通过系统整理玄府与络脉的结构、功能、病变、治法内容,指出玄府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1期2017-01-16

  • 玄府理论探究川芎临床应用※
    佩珈 刘 渊▲从玄府理论探究川芎临床应用※● 吴佩珈1刘 渊2▲本文介绍了玄府的源流、概念及生理病理。着重讨论了川芎与玄府理论的联系,并提出川芎具有通玄达神、通玄补虚、通玄润燥三个特点。以治膈上痰、虚劳失眠两案为例,对川芎在玄府理论中的应用进行了阐释。川芎 玄府 闭郁 临床应用玄府是中医藏象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通过近年来的发展,玄府理论为中医方药治疗五官科、内科、外科等多种疾病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思路[1]。川芎为“血中气药”,具有辛香走窜、宣通开发之性,

    中医药通报 2017年1期2017-01-14

  • 玄府理论探析脑血管病*
    250014)从玄府理论探析脑血管病*陈 易,王明三,任 健,李毓秋(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014)玄府理论是指运用开通玄府法治疗玄府失司的疾病,强调的是玄府的上下开阖顺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梗死(CIS)、脑出血(ICH)等脑血管病是因脑部微循环发生障碍,气血周流失常,玄府闭塞,神机出入不遂导致。临床从玄府理论入手,解释脑血管病发生发展过程,并且通过开通玄府法来治疗脑血管病,以期对该病的中医药临床有指导和治疗意义。玄府理论;脑血管病;短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6期2016-02-11

  • 玄府理论探讨
    100029)玄府理论探讨龚轩1,王庆国2(1. 长江大学医学院,荆州 434023;2.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 100029)玄府理论起源于《内经》,建立于金代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散见于明清各医学著作,成为中医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医家亦从不同角度,探讨玄府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并利用现代医学技术,进一步阐述玄府理论的物质基础,用以指导临床。本文从玄府的概念、功用、开通玄府的治则治法及用药,介绍玄府理论的发展、建立与展望。玄府;现代认识;

    智慧健康 2015年1期2015-12-19

  • 玄府天癸论理论探析
    610075)玄府天癸论理论探析谢秀超,彭卫东△(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成都 610075)中医认为天癸是一种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特殊精微物质,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津液代谢的微观门户与通路。经笔者研究发现天癸这种精微物质要发挥其正常功能,必须要通过一定通道和动力作用于相应靶点,而玄府可能是天癸运行之道,玄府之气可能是天癸运行之力,玄府郁闭可能是天癸失常的病机,开通玄府法可能是治疗天癸的基本大法。故笔者希望通过对玄府天癸理论的探析,完善中医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10期2015-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