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脉

  • 刘丽芳教授从络病理论辨治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经验
    伤所生之邪气导致络脉功能和结构失常的病理状态[6]。 “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络脉以通为用”,故络病致病易有络虚不荣、络气郁滞、络脉瘀阻等特点[7]。 《临证指南医案·幼科要略·胀病门》提出“络瘀则胀”,其意便指病邪着于络脉不去,瘀滞不通,气失畅达,血脉失和,受邪之络局部形成胀满、肿胀,甚则疼痛或麻木。 刘丽芳教授认为络病之症与BCRL 所表现的上肢疼痛、肿胀基本吻合,故BCRL 可从络病论治。 现代多项研究表明,微循环障碍、微血管失调、神经损伤等均属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11期2024-01-17

  • 基于“久病入络”理论辨治结节性痒疹撷要
    段,病邪则会深入络脉,其在仲景“络病证治”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络病的治则治法[4]。近现代不乏对络病的研究,但大部分研究仅限于心脑血管、风湿类疾病,鲜有皮肤病的相关报道。笔者发现,结节性痒疹形成与加重的重要因素为气血凝滞络脉,其发生发展责之风湿热邪侵袭、气滞血瘀、气血亏虚。临证以活血通络为基本治法,再根据不同病机予以遣方用药,临床疗效显著。本文试从“久病入络”为切入点,探讨结节性痒疹的病机及治则,以丰富结节性痒疹的临床诊疗思路。1 “久病入络”理论溯源《内经

    江苏中医药 2023年10期2023-12-17

  • 基于“络脉-玄府”理论探讨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病机与治疗
    疗效[5-6]。络脉与玄府理论是中医传统理论之一,在中医临床治疗中有较多的指导和运用,且因络脉、玄府遍及周身,内可深入脏腑,外可布及皮肤,对于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基础疾病病在脏腑,并发皮肤瘙痒病在皮肤,具有重要的贯通作用。 故本文试从络脉-玄府角度探讨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病机和治疗,以期为临床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提供新的解决方案。1 络脉-玄府学说1.1 络脉——纵横交错,以通为用“络脉”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 《灵枢·脉度》云:“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 ”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9期2023-11-04

  • 络脉与微循环联系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的。中医学认为,络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其分布广泛,近几年的研究证实络病与心脑血管疾病间具有密切联系。故我们从络脉与微循环的联系来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1 络脉学说概述络脉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对络脉进行论述的是《内经》。《灵枢·经脉》曰:“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指出络脉的位置偏浮,接近体表。《灵枢·脉度》中提到:“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认为络脉的特点是“支而横者”,由经脉分支而出,经脉

    河北中医 2023年1期2023-04-05

  • 从“络”论治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理论浅析
    病,其病因病机与络脉的生理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同时本病缠绵反复,符合“久病入络”的疾病发展规律。通过回溯络病及燥证经典古籍,探析中医络病理论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辨证论治的相关性,为从“络”论治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燥痹;络脉;通络法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是以侵害唾液腺、泪腺等外分泌腺为主要特征,以口眼干燥为常见临床表现的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超过1/3的pSS患者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3年2期2023-03-16

  • 从“玄府、络脉”角度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机的再认识
    身气血运行失常,络脉瘀滞不通。本文试从“玄府、络脉”角度对DR 的病机展开探讨,以期为从中医学微观结构层面深入认识DR提供理论依据。1 “玄府、络脉”理论1.1 玄府理论概述“玄府”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3],其曰:“所谓玄府者,汗空也”,指皮肤、腠理之汗孔。金代医家刘河间认为,玄府为遍布全身脏腑、经络的一种微观结构,其在《素问玄机原病式》[4]中提到:“然皮肤之汗孔者,谓泄气液之孔窍也,一名气门……,然玄府者,无物不有……,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2年12期2023-01-24

  • 从孙络探讨观眼诊病的理论基础
    通过观察眼部白睛络脉的变化以了解人体阴阳、脏腑和气血津液等的状况, 从而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1]。彭静山老先生以五轮八廓理论为基础,创立了眼针疗法及观眼诊病理论[1],即通过观察眼部白睛脉络所呈现的形态及颜色, 根据白睛络脉起止部位的不同,来辨别脏腑间生克顺逆的关系, 以探知气血盛衰、正气虚实、病位浅深、疾病轻重的一种诊疗方法。其理论基础基于脏腑与眼之间的联系。脏腑病变影响眼的气血运行,气血运行障碍则引起白睛络脉的变化,通过观察白睛络脉的变化特点可以诊断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2期2022-12-31

  • “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新识❋
    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即此神气之义。[5]”张介宾认为“节之交”亦为腧穴,与“节”同义。马莳也将二者等同,认为“节之所交”与“节”皆“神之所出入也”[6]。1.3 “节”为络脉,对“节之交”未释义此类论述寥若晨星,且并未对“节之交”释义。王雪峰等释“节”作络脉,认为体表无数的细小络脉, 是经气游行出入之所在[7]。向丽华等在探讨络脉及其气血循行规律时,明确表示孙络也具有节段性,从节的相交处渗灌营养相邻节段[8]。1.4 “节”为骨节,“节之交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2期2022-12-29

  • 络病理论与过敏性鼻炎发病相关性探赜*
    ”首次明确提出“络脉”的概念,络脉有气血之分,又有阴阳之别,分别为运行血液的“脉络”(血络) 和运行经气的“气络”。络脉行于表外黏膜部位者为阳络,行于内者为阴络,阴络多布散于脏腑之间,吴以岭以此建立了外(阳络)、中(经脉)、内(阴络)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5,6]。《灵枢·脉度》言:“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脉从经脉支横别出,逐层细分,呈网状扩散,沟通内外表里,布散气血津液,易成为外邪侵袭与传变的中心途径。由于络脉系统的生理功能及网状结构特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4期2022-12-29

  • 基于“肾与络脉”相关理论探讨抗纤灵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机制※
    著。本文从“肾与络脉”的关系出发,探讨抗纤灵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机制。1 肾与络脉密切相关肾与络脉密切相关,首先体现在其形态结构上的相关性。肾为五脏之一,为一身阴阳之本、性命之根,通过经络系统与膀胱形成表里关系,并通过经络之间的气血渗灌作用,开窍于耳,荣华于发,在志为恐。肾之经络除足少阴肾经循行路线外,肾之别络另走太阳,入心包外络,通贯腰际。此外,肾之经络与冲任二脉多次交会,形成较为复杂的肾脏网络联系。现代医学认为,肾由肾单位、近血管球复合体及肾间质、血管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21期2022-12-22

  • 基于络病学说探讨腔隙性脑梗死中医病机及治疗
    而称“经络”或“络脉”。《素问·征四失论篇》言:“夫经脉十二,络脉三百六十五,此皆人之所明知,工之所循用也。”《灵枢·脉度》言:“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揭示了经与络的结构联系,即经为体内直纵而行的主干,络是横支别出的分支,并逐层分出细络、缠络及孙络等,共同行使沟通内外、运血载气、内养脏腑、外濡肢节的生理功能。东汉张仲景将络脉理论用于临床,虽未明言络病体系,但其总结创制的方药奠定了络病临床证治的基础。《金匮要略》内伤杂病相关证治中屡见络病辨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2年3期2022-11-26

  • 肺癌患者舌下络脉积分与血清VEGF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的重要内容,舌下络脉诊法历史久远,是中医学特色之一。舌下络脉是指位于舌系带两侧的纵行大络脉,络色多暗红,络形无怒张、弯曲、增生,呈有序布列,正常人主干宽径在2.7 mm之内,长度则不超舌下肉阜至舌尖连线的3/5[1]。现代研究证实,90%以上的正常人舌下络脉为单支干,极少有双支出现,且99%以上的正常人舌色呈淡紫色,无怒张迂曲及瘀血,这与中医学所描述的正常舌下络脉大致相符[2]。舌下络脉诊法主要诊察其色泽、形态、充盈度等,因其位置相对表浅,对脏腑气血的变化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10期2022-11-22

  •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舌下络脉与肝脏硬度值及门静脉的相关性分析*
    化的患者进行舌下络脉观察和肝脏硬度值及门脉主干内径检测,以分析舌下络脉与LSM值及门脉主干内径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患者为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或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脾胃肝胆病门诊收治的肝硬化患者,共148例(男108例,女40例)。年龄27~79岁,平均(49.97±11.59)岁。其中代偿期94例,失代偿期5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69例,丙型肝炎肝硬化22例,自身免疫性肝炎后肝硬化15例,酒精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2年10期2022-10-31

  • 基于“玄府-络脉”理论探讨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
    摘要:“玄府-络脉”是遍布全身的结构功能载体,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男科的常见疾病之一。以“玄府-络脉”作为理论基础,以临床所见为契机,参读各代医家的见解,通过生理、病理、治疗三个方面探讨慢性前列腺炎与“玄府-络脉”的关系,慢性前列腺炎的病机关键是玄府-络脉闭塞,气血运行受阻,并根据玄府-络脉理论提出慢性前列腺炎的新治法,以期为临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提供新思路。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玄府;络脉中图分类号:R697.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2年6期2022-07-07

  • 舌下络脉诊法研究❋
    01203)舌下络脉诊法指从舌底观察舌的络脉主干、细络分支在内的舌下静脉外观形态和颜色特征等以指导临床疾病诊断的方法。正常情况下,舌下络脉见舌底之舌质淡红、润而有津,舌系带居中,不长不短[1],舌系带左右两侧纵行的大络脉管径不超过2.7 mm,长度不超过舌下肉阜到舌尖连线的3/5,颜色黯红,无分支和紫点[2]。作为传统中医学特有的诊断方法,舌下络脉诊法在临床具有观察便捷、信息采集无侵入等优势,其形态、颜色、润燥以及络脉主干长度、充盈度等客观反映了人体气血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2期2022-04-19

  • 血管性痴呆中医病机理论的传承和发扬
    玄府郁阻致病”“络脉虚损致病”及“三焦气化失司致病”的病机理论,补充了血管性痴呆的病机理论,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由于血管性痴呆病因病机复杂,临床证型变化多端,中医药因具有多脏腑同调、个性化辨证论治等特点,在血管性痴呆的防治方面显示出优势。在分子层面对血管性痴呆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进行阐释并指导临床治疗,是将来中医药防治血管性痴呆研究的重点。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中风痴呆病;五脏虚损;本虚标实;玄府;络脉;三焦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

    世界中医药 2022年2期2022-03-05

  • 胃癌患者舌下络脉的临床观察
    切相关,其中舌下络脉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粗筛指标,在胃癌的临床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胃癌、胃炎患者舌下络脉的观察,旨在探讨胃癌患者的舌下络脉变化规律及诊断意义,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诊疗。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共396 例。胃癌组204 例,选取来自浙江省肿瘤医院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住院患者,其中男135 例,女69 例;平均年龄(62.16±9.05)岁;均有病理学检查或细胞学检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36期2022-01-19

  • 国医大师周仲瑛从络病论治骨关节炎经验
    。1 肾虚血亏,络脉空虚为发病基础《素问·长刺节论》云:“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3],又有《素问·逆调论》云:“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3]。《素问·痹论》曰:“骨痹不已,复感外邪,内舍于肾”[3],可见骨痹之为病,于内当首责之于肾。骨关节炎的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天癸渐衰,肾中精气逐渐虚损,肾失荣养,其脏更衰,如此循环往复,日久肾虚更甚。肾主纳气,又主封藏,若肾虚则气虚精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2期2021-12-24

  • 看小儿络脉识宝宝病变
    生可通过观察小儿络脉,辨别宝宝的寒热虚实。小儿食指络脉是指虎口至食指内侧桡侧的浅表静脉,也称指纹。中医认为,食指内侧的络脉,是手阳明大肠经的起源部位,又是由手太阴肺经分支而来,是气血较为集中的部位。3岁以内的宝宝皮肤非常薄嫩,食指络脉易于显露。食指络脉分为风、气、命三关。食指掌关节横纹向远端第二节横纹为风关;第二节横纹至第三节横纹之间为气关;第三节横纹至末端为命关。医生察络脉时以左手握住患儿的食指,用右手拇指轻轻从小儿食指的命关推向风关,反复数次,络脉便显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22期2021-07-19

  •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四)
    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六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脉之卒然动者,皆邪气居之,留于本末,不动则热,不坚则陷且空。不与众同,是以知其何脉之动也。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雷公曰:细子无以明其然也。黄帝曰: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21年1期2021-03-28

  • 基于“络脉—玄府”探讨化瘀通络法治疗脑小血管病
    府病。本文拟从“络脉—玄府”理论出发探讨CSVD的发病机制,并探讨化瘀通络法在CSVD治疗上的应用。1 络脉—玄府与脑小血管的解剖共性——结构细小、网状分布《血证论》云“经散为络”,络脉是经脉分支而成的结构细小的部分。《医门法律·络脉论》又云“十二经生十二络,十二络生一百八十系络,系络生一百八十缠络,缠络生三万四千孙络,自内而生出者,愈多则愈小……”,络脉从经脉别出后再逐层细分又相互缠绊、联系,成为一个“三维立体网络系统”[2],遍布机体各处。《形色外诊简

    环球中医药 2021年8期2021-01-06

  • 舌下络脉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学认为舌下络脉与五脏六腑相通,与经络血脉相连,通过观察舌下络脉可以分析全身气血运行情况与脏腑功能状态,因此舌下络脉逐渐发展为一种诊断方法。现代研究[1]表明,舌位于消化道、呼吸道的共同通道,舌体血管神经分布极为丰富,可以反映全身机能变化,在肿瘤中灵敏性高。本文对舌下络脉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如下。1 研究背景1.1 历史源流舌下络脉诊法是中医舌诊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最早载于《黄帝内经》,谓:“络脉盛而色变。”[2]“盛”是指舌下络脉的充盈

    中医药通报 2021年6期2021-01-03

  • 基于络病理论浅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多的医家认识到了络脉病变在慢性肺心病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对于其中的机制、治疗价值等加以研究,如当代医家吴以岭就提出了“三维立体网络系统”[1]这一络病研究的理论框架,将该理论运用于慢性肺心病的辨证分析中。1 络病理论的基本内容1.1 络病的概念络病,指邪入十五别络、孙络、浮络、血络等而发生的病变[1]。经络包括了经脉和络脉,而络脉包括了别络、浮络、孙络、血络等,所以络病指的就是络脉的病变。1.2 络脉的生理功能络脉按空间层次来分,可分为阴络和阳络;按功能来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期2020-12-28

  • 基于“毒生病络”探讨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
    成肿瘤,瘤毒促生络脉,内生痰瘀,耗伤气血,导致虚、瘀、毒夹杂。在治疗恶性肿瘤过程中要注重病因、顾护正气及重视络脉,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期。1 中医对于恶性肿瘤的认识中医学自古就认识到恶性肿瘤的表现并提出治疗方案,但多将其归属于脏腑疾病,对于恶性肿瘤病因病机无系统认识。众多古代医家认为,恶性肿瘤的形成与毒邪有关。《仁斋直指附遗方论》描述:“癌者,上高下深,岩亢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穿孔透里,男子多发于腹,女子多发于乳,或项或肩或臂,外症令人昏迷”。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6期2020-12-22

  • 络脉望诊理论探析*
    100083)络脉理论起源于汉代,《黄帝内经》中有关于络脉的记载:“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明代喻嘉言《医门法律》中载有“络脉论”,始为络脉专门立论。至清代,络脉学说进一步发展,叶天士“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观点为后世络脉诊治提供了重要思路。近代丁甘仁“化湿通络”“化痰通络”等通络大法,张锡纯应用“活络效灵丹”等活血通络法,对络脉疾病的治疗进行了重要补充。近年来,现代中医理论关于络脉的研究不断推进,王永炎院士提出络脉是血络与气络的结构、功能的统一

    天津中医药 2020年7期2020-12-20

  • 1203)人体的络脉主要分为别络、浮络和孙络。别络是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十二经与督脉、任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别络具有加强相为表里两经脉之间在体表联系的作用;浮络是循于人体皮下浅表的络脉,《灵枢·经脉》:“诸脉之浮而常见者。”孙络是别络再行细小的分支,分布于全身,不计其数,主要起到“沟通荣卫”的作用。辨络脉属于望诊的内容。络脉,这里是指“浮络”,即浮行于浅表的小血管丛。诊察络脉的色泽、充盈度等,并结合皮肤的冷暖,有助于了解脏腑经

    养生月刊 2020年7期2020-12-05

  • 《黄帝内经》络脉理论研究概况
    734000)络脉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脉同样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但由于中医学术发展史上重经轻络的现象,或在言经络时往往以经赅络,对于络脉络病理论甚少探讨,故使络脉学说在两千余年的中医发展历史上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发展.迨之上世纪80年代初期,络脉理论在临床应用上取得显著疗效后,方再度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近年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焦点,专家学者、临床工作者仍然在前人的基础上将络脉学说理论补充发展以期指导临床实践.1 络脉络脉学说的起源络脉的概

    河西学院学报 2020年2期2020-01-17

  • 舌下络脉诊法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概述
    张卓然 关静舌下络脉诊法历史悠久,是中医舌诊的组成部分,也属于中医络脉诊法的一个分支。该诊法通过观察舌下络脉的颜色与形态变化,来获得人体气血运行情况的信息,在心脑血管疾病、癌症、肝胆疾病、妇科疾病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舌为心之苗,故心主舌”[1],舌下络脉诊法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不仅限于血瘀证的诊断,还能为相关理化指标、患者预后判断提供证据。本文回顾近30年的相关研究,对舌下络脉诊法的历史源流、现代认识、客观化标准及其在心脑血管病领域的应用进行初步归

    环球中医药 2020年8期2020-01-11

  • 任国旺络脉疗法联合络脉视力膏治疗青少年近视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任国旺络脉疗法联合络脉视力膏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4例近视青少年应用任国旺络脉疗法联合络脉视力膏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治疗的124例近视青少年,其中总有效率为**,治疗的时间为**天。结论:任国旺络脉疗法联合络脉视力膏对青少年近视的治疗有明显的疗效,该治疗方法无任何毒副作用,同时见效快,且简单易学,有利于近视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上的大力推广。【关键词】青少年近视;中医治疗;任国旺络脉疗法;络脉视力膏【中图分类号】R47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6期2019-10-21

  • 基于络脉理论辨治脑小血管病
    ,病位隐曲,责之络脉;内邪杂合,病性复杂;症状广泛,复合证候;病程慢性进展,或有突变加重。系统防治脑小血管病需要全程动态管理,病证系统治疗,最优化治疗,辨病辨证结合,多系统多病同治,复方简药图治,杂合适宜以治。在辛味通络、芳香透络、虫蚁搜络、藤类行络等络病的常用治法基础上,选择使用多汁药物养阴、破血化瘀通络、开窍药物疏通玄府。从络脉荣气虚滞视角探讨脑小血管病,着眼恢复脑窍玄府气化,可以为中医防治脑小血管病的临床决策提供参考。〔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络脉;荣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2期2019-09-10

  • 儿童大叶性肺炎的舌下络脉规律研究
    海, 张永政舌下络脉即舌底系带左右两侧的舌深静脉,其已经成为中医观察血瘀征象的重要指标[1]。导师王海主任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血瘀是大叶性肺炎重要的病因病机,大叶性肺炎患儿舌下络脉可出现管径扩张、迂曲,出现囊泡以及颜色等变化,这与其血瘀的病因病机相一致,及时运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往往取得良好疗效。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叶性肺炎患儿的舌下络脉变化规律及诊断意义,进一步指导临床诊疗。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9年2期2019-05-10

  • 络病理论指导下肝癌的治疗思路探究
    经》,初步记载了络脉的定义、循行、生理病理以及络病病证及其诊断治疗。《灵枢·百病始生》有云:“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留而不去,传舍于经。”论述了久病入络原因,并叙述了疾病可通过络脉到达全身,进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1]。东汉时期张仲景《金匮要略》论述了肝着、黄疸、水肿、痹证、虚劳等络脉病证的发生与络脉瘀阻的病机有关,首创活血化瘀通络法和虫蚁搜剔通络法,推动了络病理论的发展[2]。至清代达到鼎盛,叶天士在《临证

    医学综述 2019年9期2019-02-25

  • 从“久病入络”看络脉层次分类的必要性❋
    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廪于肠胃。邪之始入于皮毛也,泝然起毫毛,开腠理;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其入客于经也。”本段经文,论述了邪气按照皮毛、络脉、经脉、六腑、五脏的顺序,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传变过程[2]。又如《灵枢·百病始生》:“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留而不去,传舍于经……留而不去,传舍于输……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7期2019-01-08

  • 络脉理论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要】 通过检索络脉理论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按照其在疾病诊断、治疗、预后判断方面的应用进行归纳,以分析近年来络脉理论在临床中的使用情况。目前临床医生多用络脉体系中的舌下络脉、白睛络脉及小儿食指络脉进行相关疾病的诊断;与络脉理论为依据的治疗方法多为中药内服、外敷、刺络放血、缪刺其络,且刺络放血常与拔罐、体针相结合;望舌下络脉、小儿食指络脉亦多用于临床疾病的预后及转归判断。络脉理论已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但在疾病诊断及预后判断方面手段较为单一,今后应加强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8年6期2018-09-18

  •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舌下络脉变化与血常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功能状况。“舌下络脉”分布于舌体下面,经络与脏腑气血有直接联系,然而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舌下络脉与其心功能、血液成分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程度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舌下络脉图像,结合血常规检测中的某些指标含量、浓度变化,探讨心脏、血液、舌下络脉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提取敏感性成分,拓展中医舌象研究范围。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54例,其中男25例,女29例;平均年龄68.7岁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7期2018-05-11

  • 望“纹”知病,“掌”握小儿健康
    ,又称望小儿食指络脉。此处望的并非是小儿手指的纹路,而是食指侧面,靠近拇指一侧的浅表络脉,也就是俗称的“青筋”。那么该如何“看”呢?首先,在阳光或自然光下,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握住小儿的食指指尖;然后,右手拇指在小儿食指掌侧前缘从指尖向指根部推擦,用力要适中,使食指络脉显露;最后,观察络脉的位置深浅、颜色、所在部位等。操作时,小儿左右两手的食指络脉都要观察。望“纹”如何知病?当小儿患病时,食指络脉所在位置深浅、长短、颜色等,会随着疾病而发生相应的变化,预示着脏

    中医健康养生 2018年2期2018-02-27

  • 络脉理论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京 100029络脉是针灸脉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灵枢·脉度》)、“经脉十二者,伏行于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灵枢·经脉》),可见络脉是从位置较深的经脉横行别出的位置较浅的分支。脉络以十五络为主体,亦包括孙络、浮络等,具有渗灌气血津液,贯通营卫经气的作用,较广泛地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现将近年来络脉理论在反映病证、治疗疾病、判断预后方面的临床进展概述如下。1 观络脉诊病古籍记载古人多通过观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12期2018-01-22

  • 浅谈脑卒中在毒损脑络指导下的中西医治疗探讨
    键词:毒损脑络;络脉;血管内皮;血流变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8)11-0008-04脑血管疾病一直以其发病急,进展快,预后差为特征,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重点。随着生活环境及作息方式的变更,脑卒中的发病及死亡逐年递增,极大打击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我国[1]新发脑卒中病例约150 万 ~ 200 万/年,现有患者约 700 万,平均复发率以 7.6%/年的速度递增。因此,提高脑血管疾病的疗效,减少复发是现代医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年11期2018-01-19

  • 基于络风内动病机学说探讨稳定性冠心病与目睛络脉的相关性
    定性冠心病与目睛络脉的相关性李红梅1,2,芦煜3,魏一鸣1,2,王显1,2目的 基于络风内动病机学说,从“络脉为病”角度切入,对比分析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患者目睛络脉的不同特点,探究目睛络脉形色特征与稳定性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从络从风论治”冠心病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入选68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同时选取30例非冠心病人群作为对照,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锁定眼球巩膜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暴露的表面络脉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7期2017-08-27

  • 浅谈刺络疗法治疗经筋病的临床价值*
    筋病的认识,发现络脉病变与经筋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并进一步探索刺络疗法治疗经筋病的理论基础。文献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疏经通络,发挥气血“濡筋骨,利关节”的作用;祛瘀生新,以达“补虚扶正”养筋之效;调和营卫,发挥营卫贯通以养筋的功用;振奋阳气,体现阳气“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之功等。以往对刺络疗法治疗经筋病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其作用机制还有待深入探讨。经筋分布表浅,没有经络脏腑的络属关系而布散全身,络脉为经脉在体表分支而散络周身,故经筋的正常生理功

    陕西中医 2017年5期2017-04-04

  • 结肠络脉探析
    66072)结肠络脉探析赵 彧 房 斌 郭红梅(青岛市中医医院,山东 青岛 266072)中医认为表络浅显,易察可见,司外可揣内。在肠镜检查中,可见络脉散于结肠各部位,其形态、散布、充盈、色泽等对诊断、治疗方面有较大意义。本文从邱幸凡提出的络脉的分布规律入手,以检索古代文献为依据,结合现代医家的经验,初步探讨结肠络脉,试从中医术语标准化角度探析结肠络脉的来源、分布、功能、诊察、病证特点和治疗特点及与十五络脉的关系。结肠炎;脉络;探析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7期2017-01-16

  • 玄府—络脉体系概论*
    0083)玄府—络脉体系概论*陆 鹏1,由凤鸣1,胡幼平2,周龙甫3,侯 君3,潘 迪1,刘丽香1,任凤艳1,呼永河3△(1.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成都 610075;2.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成都 610075; 3.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成都 610083)玄府与络脉均为中医理论的微观概念,二者同是中医学人体结构中遍布全身且最为细小的结构与功能单位,二者之间的关系仍有不明之处。通过系统整理玄府与络脉的结构、功能、病变、治法内容,指出玄府与络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1期2017-01-16

  • 恶性肿瘤舌下络脉的研究进展
    01203)舌下络脉诊法是中医舌诊的重要组成部分,舌下络脉的解剖学基础为舌系带两侧的舌下神经伴行静脉及舌神经伴行静脉[1-2]。我们在临床观察到,恶性肿瘤患者舌下络脉的长短、粗细和颜色均有改变,不仅可作为辨证论治的依据,而且可能辅助诊断、判断预后。近30年来,诸多学者对恶性肿瘤舌下络脉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1 舌下络脉与恶性肿瘤类别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研究1.1 舌下络脉与恶性肿瘤类别的相关性齐元富[3]认为,舌下络脉的异常病理改变,不同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12期2017-01-16

  • “初病在络”与“久病入络”探析
    的发病传变规律。络脉;初病在络;久病入络关于“络”,《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絮也”,《广雅》中将“络”解释为“缠”之义,言其细密繁多。而“脉”为会意字,左边为“月”,意指肉,右边为“永”,意为“水长也”。所以中医经络学说中取“络脉”一词形象地表达了络脉细密如网,错综联络,遍布全身的特点。《灵枢·脉度》中提到“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首次对络脉的概念有了明确的界定。关于络脉的具体含义,在《黄帝内经》中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23期2017-01-16

  • 舌下络脉积分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梓 郝建梅舌下络脉积分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贾 梓1郝建梅2△目的通过对肝脏硬度指数及门静脉内径与舌下络脉变化的相关性研究,为慢性肝纤维化的诊断及病情评估提供一种简便快捷、无创伤、高效的诊断方法。方法 临床观查经彩超、血清肝纤维、无创肝纤维等方法诊断为乙肝肝纤维化的患者138例,研究其舌下络脉积分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舌下络脉曲张程度与肝脏硬度指数、肝脏门静脉内径值呈正相关(分别为r1=0.706,P舌下络脉;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纤

    光明中医 2016年21期2016-12-24

  • 基于“腐邪阻络”刍议化腐再生法治疗糖尿病足*
    营卫不和,经脉、络脉闭塞”的病因病机制定的治疗方法,根据辨证结果选用具有化湿、化痰、化瘀、泄脂等功用的药物“化腐”,同时选用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作用的药物,鼓动孙络、浮络的再通而发挥“再生”,从而达到改善糖尿病足“腐邪阻络,经络闭塞”的状态,改善患者症状。关键词:化腐再生;糖尿病足;湿浊;痰浊;膏脂;络脉糖尿病足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进行性的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和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和(或)深部组织破坏。糖尿病足

    天津中医药 2016年1期2016-02-11

  • 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舌下络脉瘀滞程度及舌面pH值相关性分析
    能缺损程度与舌下络脉瘀滞程度及舌面pH值相关性分析曹利民 李红琴 王竞男 钟 远急性脑梗死;舌下络脉;舌面pH值;舌诊脑梗死属中医“中风病”范畴,其临床症见不一,变化多端迅速,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其病机为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急性期以标实为主。其病理变化必导致舌象的改变[1]。本研究通过观测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舌下络脉瘀滞程度、舌体pH值,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指导临床实践。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10期2016-02-10

  • 舌下络脉与肝硬化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张 宁邓华亮舌下络脉与肝硬化相关性的临床观察*张 宁①邓华亮②目的:探讨中医舌下络脉与肝硬化诊断的相关性。方法:观察30例肝硬化患者的舌下脉络,分析中医舌下络脉与肝硬化诊断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组的舌下络脉有变化者占100%(Ⅰ度占30.0%,Ⅱ度占70.0%),显著高于健康组(3.3%)及浅表性胃炎组(10.0%)(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舌下络脉扭曲、瘀点,其严重程度与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脏肿大呈正相关,说明舌下脉络迂曲扩张可作为肝硬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9期2015-12-17

  • 舌下络脉诊法及其在血瘀辨证中的应用研究
    吴朦 胡镜清舌下络脉用于疾病的诊断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通过观察舌下络脉来了解人体状况的一种方式。其作为舌诊的一部分,在日常的诊病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由于舌与五脏及经脉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正如《内经》认为“舌为心苗;脾脉连舌本,散舌下;肾脉挟舌本;膀胱、三焦筋并结舌本;肝脉络舌本”。由此可见,舌下络脉诊法有其理论依据,可做进一步探讨。1 舌下络脉诊法起源对舌下络脉的观察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早在马王堆古墓中出土的相关医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环球中医药 2015年6期2015-03-21

  • 以经络学视角探析络脉的内涵
    以经络学视角探析络脉的内涵海 英1刘思聪2(1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沈阳,110847;2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110847)络脉是经络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整理文献的角度,以针灸学为切入点探析络脉的内涵,明确其概念、结构分类、分布循行、络病病理变化及针灸治疗。以期指导临床提高络病治疗疗效、推动络病发展。络脉;针灸;刺络放血;缪刺经络学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说:“十二经脉,前贤论之详矣,而络脉

    世界中医药 2014年4期2014-04-05

  • 从“舌下络脉”辨治血瘀头痛
    ,苔薄略黄,舌下络脉色泽深紫,主干粗胀,直抵舌尖,分支呈放射状青紫色血丝状,属Ⅲ度,脉沉涩。中医诊断为:头痛——瘀阻脑络证。治法:活血逐瘀,通窍止痛。处方:通窍活血汤加味,赤芍、桃仁、丹参各20 g,川芎、地龙各15 g,红花、柴胡、皂角刺、土牛膝各12 g,麝香冲服0.25 g,葱3根,姜3片,大枣3枚。加黄酒250 g,水酒合煎,取药400 ml。每日2次,每次200 ml,冲服麝香。连服4剂后,6月7日二诊,头晕痛减轻,失眠略有好转,焦虑烦躁情绪有所

    环球中医药 2013年3期2013-04-09

  • 小儿过敏性紫癜与络病相关性的理论初探
    进行了探讨,认为络脉在分布、功能方面具有基础性与广泛性,络脉与小血管有其相似性。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证候演变规律,与络病的病机变化特点相吻合。并且,目前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辨证多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为主。笔者运用络病理论指导本病的辨证论治,有助于更清晰地把握其病机特点与病理演变,治疗上也更有针对性,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切实可靠的方法。过敏性紫癜;络病;病因病机;治法;儿童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征,它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血管炎综合征。临床特点为特征性皮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0期2013-02-01

  • 胃痛与络病学说的关系探讨
    作用于胃,使胃的络脉瘀阻,瘀阻湿凝,湿凝痰生,气血运血不畅甚则不通则疼痛由生。其病理机制不外络气郁滞,络脉瘀阻,络脉瘀塞,络脉损伤四个过程,也就是用络病学说解释胃痛机理,可得事半功倍。现分别讨论如下,以飨读者[3]。1 络气郁滞络脉为病起源于《黄帝内经》,络是由十五络、络脉、孙脉组成,病起源于皮肤,通过皮肤传之于孙脉,再传于经脉,络中气血、虚寒虚热易致痛,经络中经粗而络细,经粗气血旺盛刚不易受邪气侵略,而络脉小则易受邪气侵略,所以七情六欲,跌打损伤,酒毒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1期2013-01-31

  • 从中医络病学浅谈黑眼圈
    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由此可见,黑眼圈之病位在“络”,为痰饮、淤血阻于络脉所致。络脉是从经脉逐层细分出来后广泛分布于脏腑组织间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气血津液在络脉中按一定的时速与常速疏布、弥散、渗灌到全身,络体细小迂曲,气血环流缓慢,病则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络脉又分为有形之血络和无形之气络,经络之络为气络,脉络之络为血络,两者相伴而行,发挥着“气主煦之,血主濡之”的生理功能。笔者主要从气络和血络两方面阐述黑眼圈的病机。1.1 从气络论中医将气分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3年1期2013-01-23

  • 舌下络脉与肝癌患者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异质体3、高尔基体蛋白73的相关性研究
    GP73)及舌下络脉等指标进行观察[3-5],总结其对HCC的早期诊断的价值及相关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天津市传染病医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11月期间住院或门诊患者,共计170人,并同期选择天津市传染病医院职工身体健康者6人作为健康对照。检测对象中,男性120例,女性56例,年龄在20~80岁之间,平均年龄(48.3±15.5)岁。慢性肝炎、肝硬化及HCC各组均已接受常规及对症治疗。所有检测对象分成4组,其中正常对照组6例

    环球中医药 2012年4期2012-05-17

  • 白睛络脉颜色与疾病性质关系的理论探讨
    坤 周鸿飞白睛络脉颜色与疾病性质关系的理论探讨翟 坤1周鸿飞2(1 辽宁中医药大学第2005级七年制本硕连读研究生,沈阳 110032;2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阳 110032)白睛脉络颜色的诊断是彭静山教授首创的观眼识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彭老指出白睛脉络颜色变化对疾病的性质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白睛脉络的色诊基础为脏腑器官病变时对经络气血的运行产生了影响。白睛;络脉;观眼识证;颜色观眼识证,属于中医望诊的一种,是由我院彭静山教授根据中医五轮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7期2012-01-28

  • “久病入络”学说之探析
    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其痛之时息,大经乃代。[1]”进一步指出了六淫外邪致病可从在表之皮肤及于在里之络脉的病理传变过程。《灵枢•经脉》、《素问•缪刺论》等篇分别对十五别络的虚实病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灵枢•五变》、《灵枢•水胀》等篇描述了因病久瘀血阻络而形成的积聚、肠覃、石瘕等多种病证。可以看到,在《内经》中已经认识到疾病日久可以从表传入于络脉,导致络脉之气血受到影响,出现多种络脉瘀阻的病证,具备了“久病入络”学说的雏形,为其形成奠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8期2012-01-25

  • 缓慢性心律失常“络病”病机探微
    发现“络病”即“络脉瘀阻”是缓慢性心律失常病机的关键。现在此对心律失常“络病”病机进行探讨。1 络脉的结构及生理、病理特点要探讨“络病”病机,首先要明确络脉的结构和生理、病理特点。络脉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体组成一个以经脉为主干,络脉联络各经,遍布全身的网络结构。络脉具有运行全身气血,营养脏腑组织,联络脏腑器官,沟通上下内外的生理功能,从而使人体各个脏腑以及体表各个组织、器官之间有机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内外、表里、左右、上下彼此之间紧密联系、协调共济

    河北中医 2010年4期2010-04-08

  • 从络病理论预防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中毒迟发性脑病属络脉瘀阻与络虚不荣的病机特点,从络病理论辨证,以补气通络为预防大法,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毒气入络是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的病因络病学说是中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络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断方法的中医病机理论学说。络,指络脉,有网络的含义。络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络包括经脉之络与脉络之络,即络脉和脉络。经络之络是指经脉支横旁出的分支部分的统称,脉络之络系指血脉的分支部分,脉络在《内经》中亦称血络、血脉等。狭义的络

    中国民间疗法 2010年1期2010-02-10

  • 浅探太极拳运动对络病证治的影响
    15)【摘要】以络脉以通为用的治则观点,阐述太极拳运动对治疗络病证侯有一定的促进和改善作用。从练身、练气、练意的太极拳运动三个特点与络病治疗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认为太极拳运动对络脉有畅达经络,疏通气血,和调脏腑的作用。【关键词】络脉;太极拳;康复【中图分类号】 R2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043-01络病学说肇始于《黄帝内经》,临床证治奠基于《伤寒杂病论》,至清代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说,将其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09年4期2009-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