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皮肤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2017-01-20 09:11王岩李秀荣聂明豪卢艳红张海洋党林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23期
关键词:病理学淋巴瘤免疫组化

王岩 李秀荣 聂明豪 卢艳红 张海洋 党林

原发性皮肤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王岩1李秀荣1聂明豪1卢艳红1张海洋1党林2

目的分析原发性皮肤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对20例原发性皮肤淋巴瘤患者,按照WHO-EORTC分类标准及形态和免疫组化结果对其予以分类,并观察其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20例患者中,T细胞淋巴瘤患者16例,B细胞淋巴瘤4例。结论原发性皮肤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点具有显著的复杂性,临床诊断中充分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皮肤淋巴瘤;病理;分析

原发性皮肤淋巴瘤(PCL)较为常见,是结外淋巴瘤最为常见的部位之一,PCL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原发或异质性的表现复杂的恶性淋巴增殖性疾病。其在免疫表型、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表现及预后等方面均与结内淋巴瘤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临床上对该病症的病理研究也在不断深入[1]。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0例原发性皮肤淋巴瘤患者,其中男12例,女8例,患者发病年龄为15~77岁,平均年龄(49.8±4.2)岁。

1.2 方法

将标本经浓度为10%的中性福尔马林进行固定处理,后用石蜡包埋,制备厚度为4 μm的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采用通用型二步法试剂盒。

1.3 免疫组化阳性结果判定

按照阳性产物的定位和阴性、阳性对照确定反应的可靠性,阳性定义标准为阳性细胞所占比重在5%~25%为弱阳性,26%~50%为阳性。50%以上为强阳性,判断时为了更好地保证判断的准确性,还应结合组织着色的强度。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患者均以皮疹就诊,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结节或肿块,病理类型不同皮损的形式差异也较大。6例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肿瘤患者,均表现为单发或局灶多发性皮下结节或肿块。其生长速度也相对较快。其中1例结节表面伴有溃疡症状[2]。2例蕈样霉菌病患者,病程较长,患者四肢出现红斑、丘疹且伴有鳞屑病。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出现全身斑块状及多发性不同大小的结节。5例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患者主要表现为单发或全身多发性结节。随访资料显示,该病症病程发展快,可累及全身多处淋巴结。3例原发性皮肤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2例患者为鼻部单发结节,1例为肘部多发肿块。4例B细胞淋巴瘤中,2例为原发性皮肤滤泡中心淋巴瘤,其为颈部单发结节,该结节累及同侧腋窝淋巴结。

2.2 病理学特点

2.2.1 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镜下可见肿瘤细胞成片粘附,弥漫浸润真皮全层和皮下组织。镜下观察不到表皮浸润的现象。瘤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细胞质较为丰富,细胞核较大,且形状不规则。核仁较为明显,嗜伊红,且染色质较粗,核分裂相较多,肿瘤细胞间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小淋巴细胞浸润清晰可见[3]。

2.2.2 蕈样霉菌病 真皮层内有弥漫分布的异型淋巴细胞,真皮浅层位置尤其明显,同时可见单个瘤细胞浸润表皮,其多数位于基底层,使得表皮与真皮局灶的界限较为模糊[4]。

2.2.3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皮下纤维脂肪组织中可见异型淋巴细胞浸润,表皮未见浸润现象。镜下观察瘤细胞弥漫或条索状分布在脂肪细胞中间,一部分围绕单个脂肪细胞排列成花环结构,瘤细胞的大小存在一定的差异,细胞核扭曲异型较为显著。同时镜下可见分布较为分散的小及大瘤细胞,多为不规则核形[5]。

2.2.4 原发性皮肤外周T细胞淋巴瘤 病变组织主要表现为肿瘤细胞弥漫浸润真皮层,同时存在不同程度侵犯表皮。肿瘤细胞多为小型或中型。细胞核呈多种形状,也有较大的细胞瘤,染色质较粗[6]。

2.2.5 原发性皮肤B细胞淋巴瘤 原发性皮肤B细胞淋巴瘤中主要有原发性皮肤滤泡中心淋巴瘤和原发性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其中原发性皮肤滤泡中心淋巴瘤组织学形态与系统性滤泡性淋巴瘤较为相似,原发性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组织学形态与系统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在组织学形态方面与系统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十分相似[7]。

3 讨论

原发性皮肤淋巴瘤主要指起病时只累及皮肤,其他部位均未出现异常的淋巴瘤,对该病症进行临床诊断时需要与外系统性淋巴瘤累及皮肤也就是皮肤继发性淋巴瘤准确鉴别[8]。二者在组织形态方面较为相似,临床表现及预后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临床上应准确判断并给予科学的治疗。原发性皮肤淋巴瘤类型较多,且不同的病症类型其临床表现与病理学特征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同。在诊断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准确认知组织形态与免疫组化。临床上还应结合病症的临床表现,掌握皮损的形式以及特点,保证诊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疾病的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姜锦贵,朱伦,石群立,等. 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3例临床病理分析[J]. 诊断病理学杂志,2012,19(2):88-91.

[2] 王焱,朱芸,饶秋,等. 原发性皮肤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腿型)17例临床病理分析[J]. 诊断病理学杂志,2012,19(2):85-87.

[3] 王玉琳. 分析原发性皮肤消退性淋巴瘤39例的临床病理特征[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6):1019-1020.

[4] 李雪,朱文静,金仙花,等. 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 [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27(2):179-180.

[5] 夏云,陈柳青,陈龙,等. 原发性皮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3,42(2):82-84.

[6] 杨卫兵,万友华,李欣,等. 原发性皮肤CD30+间变大细胞淋巴瘤1例[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12,41(6):376-377.

[7] 黄怀球,张静,钟毅,等. 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并临床分析[J].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2,19(6):365-366.

[8] 李雅妮,王华庆,邱立华,等. 原发性皮肤B细胞淋巴瘤26例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2,45(7):474-477.

Clinical 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Primary Cutaneous Lymphoma

WANG Yan1LI Xiurong1NIE Minghao1LU Yanhong1ZHANG Haiyang1DANG Lin21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Hospital,Harbin Heilongjiang 150036, China; 2 Dermatology Department,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36,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pathologic features of primary cutaneous lymphoma.Methods20 cases of primary cutaneous lymphoma patients, according to WHO-EORTC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and morpholog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results, were classified, and the clinical pathology was observed.ResultsOf the 20 patients, 16 patients were T-cell lymphoma and 4 patients were B-cell lymphoma.Conclusion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pathologic features of primary cutaneous lymphoma are significantly more complex, and in clinical diagnosis, the patient'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laboratory examination results are fully integrated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diagnosis.

cutaneous lymphoma; pathology; analysis

1黑龙江省医院病理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2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党林

R739

A

1674-9316(2017)23-0137-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23.068

猜你喜欢
病理学淋巴瘤免疫组化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皮肤科住院医师皮肤病理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胸腔镜微创切除肺小结节性病变临床病理学分析
异时性乳腺恶性淋巴瘤超声报道1例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