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治国理政中的历史思维

2017-01-25 00:59罗云瀚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华民族历史

罗云瀚

(国防大学 政治学院西安校区,陕西 西安 710068)

习近平治国理政中的历史思维

罗云瀚

(国防大学 政治学院西安校区,陕西 西安 71006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以史为镜、以史为师、以史为基,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审慎对待历史传统,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判定历史方位,积极承担历史使命,在治国理政实践中,鲜明体现了习近平同志的历史观,也充分展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恢弘的历史视野、丰厚的历史智慧、高度的历史担当。

习近平;历史思维;治国理政

“欲明大道,必先为史”,“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的高点,回望5000年中华民族历史辉煌思考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洞察500年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认识社会主义运动的前进方向,透视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奋斗史阐明中国的复兴道路,总结中国共产党近1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近70年、改革开放近40年的宝贵经验把握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汲取世界各国人民创造和发展的多姿多彩历史文明思考现在把握未来,从历史的大视野和发展的大趋势思考分析问题,运用历史的智慧治国理政,富有宏大的历史视野和强烈的历史纵深感,富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历史智慧,体现出对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历史责任担当,体现出胸怀天下、忧国忧党、强国富民、努力复兴的历史使命感。

一、重视历史:学习和掌握历史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1]要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执政规律,需要学习历史;要探索正确道路,避免走弯路、邪路,需要学习历史。一个不懂历史的人,不可能成熟;一个不懂历史的政党,不可能强大;一个不珍惜历史的民族,不可能自尊自信自强。恩格斯指出:“我们根本没有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任何一个先前的哲学学派,甚至比黑格尔,都更重视历史。”[2]520学习和总结历史,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品质,也是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并倡导的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思想方法。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习近平同志注重学习和反思历史知识,善于总结和运用历史智慧,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和高度的历史自觉。他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他在致信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时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历史观,指出:“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世界的今天是从世界的昨天发展而来的。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所以说,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3]现实政治生活和治国理政实践也充分反映习近平的历史意识。截至2017年7月,习近平主持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已有42次,其中涉及历史主题的就达9次:第五次的主题是关于我国历史上的反腐倡廉;第七次的主题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第十一次的主题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第十三次的主题是关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第十八次的主题是关于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第二十五次的主题是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回顾和思考;第二十九次的主题是关于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形成和发展;第三十一次的主题是关于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第三十七次的主题是关于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有关法治、海洋、创新和全球治理等主题的集体学习,也都涉及对历史的总结与反思。

中国历史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创业史和发展史,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和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其中包含着许多涉及对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的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正与邪、荣与辱、义与利、廉与贪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积极借鉴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今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指出:“中国有着5000多年连续发展的文明史,观察历史的中国是观察当代的中国的一个重要角度。”[3]“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既需要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4]总结发扬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历史智慧,使之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要对中国古代史进行全面的把握,“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5]164,“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5]161

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背景。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自己命运,开始建设自己国家,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历史。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100多年间,是中华民族最动荡、最屈辱的历史时期,是中国人民最悲惨、最痛苦的历史时期。中国人在苦难中觉醒和奋起,积极探索中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人们进行了很多尝试,君主立宪制、多党制、总统制都试过了,结果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找到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学习中国近代史,就是要深刻认识近现代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增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前辈共产党人建树的优良革命传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持续奋斗。因此,习近平强调:“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5]155-156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用党史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是党史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光辉历史,是党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真理、纠正错误、总结经验、开辟新路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史和发展史。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改变了中国命运,执政60多年地位不可撼动,改革开放30多年成就举世瞩目。革命传统资源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学习党史,有助于我们认清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方位,有助于我们深入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认清肩负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更加坚定自觉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研究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习近平深刻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6]

二、尊重历史:对历史应该多一份同情、多一份思考

历史虽然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总会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出现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之中。习近平在阐述许多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时,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在当时当地的历史背景及其条件下去对待去把握。习近平强调:“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明也是人民创造的。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4]他关于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回顾分析,关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关系的精辟阐释,关于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思想观点,关于如何评价党的历史和历史人物的深刻论述,都表明他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用世界眼光经略全局,客观公正的对待历史,臧否人物,体现了深邃的历史意识。

今天是从昨天走过来的,理解现实需要了解历史。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7]470-471习近平也指出:“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8]694“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9]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中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意愿和期盼,凝聚着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奋斗和牺牲,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和实践,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不论发生过什么波折和曲折,不论出现过什么苦难和困难,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8]694

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历史之根,有系在根上的历史之绳,我们要立足历史,挖掘历史,传承历史,走适合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8]260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说,我们愿意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但不会照抄照搬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只有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质,就是以世界为师,取天下之长,就是海纳百川,把社会主义建立在人类文明的基础之上。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8]234-235

当今世界,人类文明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物质的极大丰富是古代世界完全不能想象的。同时,当代人类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探本溯源,以正确的态度积极借鉴人类历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运用人类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和力量。对中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

尊重历史的科学态度是从历史事实出发看待历史、客观公正地对待历史。尽管有人说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那更多的是从历史研究的动机出发而言。如同著名学者陈寅恪、钱穆、贺麟等人倡导的,对待历史要有一种温情的敬意、一种同情的理解。无论是对待历史事件还是历史人物,都应该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看待评价,且不可单纯用今天的价值理念、理解范式去臧否历史。习近平提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8]693特别是如何看待历史的曲折与失误,反映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智慧和境界。“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对自己的错误所抱的态度,是衡量这个党是否真正履行对人民群众所负责任的一个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我们党对自己包括领袖人物的失误和错误历来采取郑重的态度,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8]693-694

无论是对于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历史就是根基,历史就是血脉。历史根基、血脉被虚无、被否定了,必然“国将不国”“党将不党”。对于执政的共产党人来说,能否科学对待党的历史,能否坚持科学的“党史观”,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这也是国际共产主义的一个沉痛教训。习近平多次指出:“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8]113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正因为习近平同志和中央领导集体运用了科学的方法,所以能做到客观公正,深邃严谨,避免了偏颇。习近平郑重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对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汲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8]111-112我们要把党和人民90多年的实践及其经验,当作时刻不能忘、须臾不能丢的立身之本,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要牢固树立正确历史观,既不能割断历史,也不能虚无历史,坚持做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

三、反思历史:用历史的经验教训警示现在启迪未来

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一贯重视学习和总结历史,一贯重视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4]正确认识和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历史观,既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能简单地否定一切,对待错误要着重弄清其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重在吸取教训。我们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用厚重的历史警示现实。总结经验教训,对进一步立史、学史、用史,充分发挥历史工作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推动科学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今天,我们回顾历史,纪念那些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英勇捐躯的抗战先烈,既是饮水思源、不忘初心,也是为了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可以忘记仇恨,弥合创伤,但我们更应该从历史的教训中汲取经验。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隆重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11]曾经的磨难告诉我们勿忘国耻、当思未来,只有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处于走向世界强国的历史征程中。我们将长期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面对国际社会两种意识形态和制度的斗争和较量,将长期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严峻斗争,将长期面对境外敌对势力对我加紧进行的渗透颠覆活动,将长期面对改革发展稳定中系列突出矛盾的挑战,这使我们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任务异常艰巨。也正是在深刻总结了古今中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习近平告诫说:我之所以强调要正确对待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是因为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产生严重政治后果;之所以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是因为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

用优良的传统教育后辈。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习近平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要学习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国共产党的优良革命传统。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曾受过无数来自内部的矛盾与冲突和来自外部的挑战与威胁,如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王朝更替、外部入侵等等,但中华民族却一次次战胜灾难,一次次渡过难关,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以不断巩固和发展。究其内在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产生和形成了为整个民族共同认可、普遍接受而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良传统。我们学习中国历史,就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中汲取思想精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1]习近平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12]

用成功的经验启迪未来。“‘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9]回顾历史是为了开启未来,我们牢记历史,但不应深陷历史泥沼不能自拔,不能因历史情结而感情用事。一个成熟的、负责任的大国公民,应该对历史问题保有温和与理性,对现实积极而勇于进取。当前,党领导人民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更需要好好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让前行的路走得更稳健、更迅捷。“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4]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深刻论述了30多年改革开放的探索实践所形成的重要历史经验,强调指出,作为生动的历史过程,实践发展、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中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每一次重大改革都给党和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给事业前进增添强大动力,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在不断深化改革中向前推进的。当前,中国的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新旧矛盾叠加交织,需要啃硬骨头、涉险滩,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正确的态度只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寻求新答案、探索新路子、试验新办法。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坚持已被实践证明是有效和可行的办法;同时,也要按照实践标准,对已经过时或不适应新条件的做法加以改革。

四、开创历史:自觉担负续写社会主义新篇章的历史使命

五千年中华文明薪火相传,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培养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意识,包括自觉担当的历史使命感。勇于担当历史使命、善于开创历史新篇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习近平同志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名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自觉地担当起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 “90多年来,我们党栉风沐雨、历经坎坷,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8]765回顾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发展历程,无论是血雨腥风、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意气风发、激情燃烧的建设时期,还是波澜壮阔、生机勃勃的改革年代,千千万万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心怀崇高革命理想,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以人民幸福安康为念,同全体人民一道顽强拼搏、接力奋斗,为诠释不同历史时期的责任担当,奉献了全部智慧、心血乃至生命。中国共产党正是经过90多年的接续奋斗和接力探索,经过多次的失败和成功,经过正确和错误的反复比较,这才成功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指出:“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8]694我们要把党的历史使命和奋斗历程放在党为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富强不断奋进的历史长河中去把握,放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中去把握。

更好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党继承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总结发扬党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以史为基、继往开来。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的一整套基本制度、基本方法、基本要求,都是党的宝贵财富;整风、整党、“三讲”教育、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都是中国共产党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基本经验。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要求我们承接好历史的经验、续写好历史的辉煌,着眼不断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用铁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使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大振。习近平一再强调,我们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牢牢把握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执政兴国是党的历史使命。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深刻阐述了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提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5]4-5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今天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抓住这个重要的历史机遇“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是我们对中华民族的责任,是对前人的责任,也是对后人的责任”[13]。自觉地把当代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统一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人类发展进步之中,鲜明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充分展现了习近平勇于担当历史使命的风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引领、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精彩表现,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称赞,特别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已经在完成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征途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对改革开放持久性的时态规律作出的科学结论。强调改革的持久性,既是对历史实践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奋斗的期许,它是对国内外围绕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会不会变的疑虑作出“永远不会变”的肯定回答,是对社会上的种种模糊认识作出的“中国的改革开放永远不会停滞”的郑重表态。这一论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展示了党中央深谋远虑、责任担当和继续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念,勾画出了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时俱进的壮阔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其思想、理论和实践的源头,则可追溯到更远。习近平曾经系统梳理和总结社会主义从无到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外国到中国,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艰辛探索到破浪前进的历史进程,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进程。从社会主义的发展演变的历史可以看出,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的时间里,通过三个30年连续胜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这样三场惊天动地的大革命,连续开创三个历史性伟大事业的新局面,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前途命运,这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壮举和伟业。在中国社会主义还只搞了60多年,放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仅仅是短暂的一瞬,我们对它的认识和把握也还是非常有限的,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习近平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8]114“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锐意进取,大胆探索,……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8]115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庄严宣示,充分展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精神。

今天,中国站在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最前沿。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在挫折和低潮之后的历史复兴。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在欧洲诞生和形成;世界社会主义实践,在苏联崛起和失败;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势如破竹、高歌猛进。我们相信,在借鉴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成败得失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必将续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华丽篇章,创造出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境界、新形态。

[1]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学习时报, 2011-09-0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N].人民日报,2015-08-24.

[4]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10- 14.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6]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 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N].人民日报, 2013-06-27.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9]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10]习近平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N].人民日报,2013-03-20.

[11]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7-08.

[12]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

[13]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6.

【责任编辑曹祖明】

On the View of History in Xi Jinping,s Governance of China

LUO Yunhan

(Xi,an College of Political Studies,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of PLA, Xi,an, Shaanxi 710068)

Since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comrade Xi Jinping, taking history as a mirror, learning from history and standing at a historical and global level, has taken a prudent view on historical traditions, summarized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from history, got correct historic bearings, and actively shouldered historical missions. His practice in governing of China embodies distinctively his view of history, as well as the grand historic perspective, profound historic wisdom and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of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with Xi Jinping at the core.

Xi Jinping; view of history; state governance

D616

A <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编码号

号】1674—0351(2017)05—0009—08

2017-06-20

罗云瀚,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逻辑理路及战略意蕴”(课题号:16AKS001)。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中华民族历史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