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富有生活气息

2017-03-24 10:43唐旭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意义措施

唐旭

摘要:"生活"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总称。语文与生活是同在的,凡是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必然伴有语文,因为人们要依托语文来参与生活;同样,语文也离不开生活,因为语文能力必须通过生活才能得到发展。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寻求课文与生活的某种联系,让语文教学回归到自然生活的状态。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活气息;意义;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59-02

注重儿童整个生活世界,赋予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成为我们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和迫切要求。《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体现"全面"与"综合"是新时期语文教育的一个新理念。语文综合素质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新课程倡导我们进行语文生活化的教学。

1.语文教学富有生活气息的意义

1.1 改革语文学科教学的需要。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是围着教科书打转的:每天读着教科书,作业写着教科书,考试考着教科书。而新课程倡导我们要进行生活化的语文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1.2 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语文是人们的交际工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也需要来自社会的影响、教化,才能促进素质的提高。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训练语言,把语文训练和社会知识、经验的掌握联系起来,使语文功能直接用于社会。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面向社会,贴近生活。

2.让语文教学富有生活气息的措施

2.1 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氛围。传统的课堂环境过于强调了学习的功能,忽视了温馨的乐学环境、宽松的人际环境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认知等方面的培养。而模拟生活化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输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只有在课堂上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氛围,学生才能感到自己真正是学习的主人,因而心情舒畅,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那样:"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课程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教师要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态度要亲切、和蔼,因为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亲切、和蔼当作一种奖赏和鼓励,从而使学生树立了自主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2.2 内容充满生气息。我们现在运用的新课程实验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编排科学合理。例如语文文本中,就选择一些学生生活中经常说到、见到、听到的内容作为教材内容。这样的内容源于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一切有语文滋养的活动,都可以把它当作教材。让学生参与生活,在教材走向学生生活的同时,我们必须放开学生的手脚,鼓励学生到生活的海洋中去。我们的孩子不能成为生活在钢筋混泥土中的笼中小鸟。打开孩子的生活圈,应该走出家门,走出课堂。来到美丽的大自然,走入精彩的社会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的一片天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班级的现有条件,拓展、充实我们的语文课堂。我们必须遵循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个解放"。关键要解放学生的头脑、手脚和嘴,鼓励学生到生活的海洋中去遨游。借周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列举一周来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鲜活事例,进行评析;春节,组织学生编写春联互相赠送;利用双休日上街纠正商店、路牌的不规范用字等。这样地融入生活,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引入了一泓微波荡漾的清泉,真正变封闭狭隘的语文教材为开放活泼的生活语文。

2.3 回归生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我们应当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2.4 联系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我们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會,走向生活。

(1)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学校贴的各类标语、校训、名人名言等都是学生识字的天然材料。学生写的优秀作文、搜集的资料,以及优秀学生的言谈举止都是最佳的教材,教师要善于挖掘,利用学生来教学生。

(2)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的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让学生去积累,发现广告词的特点,并为家乡的土特产做广告。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

(3)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学生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结合节日可以为父母送贺卡、写贺语的活动;结合家长的职业特点去调查介绍; 鼓励学生把家里发生的有趣的事说给同学们听。这样一来,不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水平得到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3.小结

丰富学生的生活,将教学与大千世界接轨,这正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我们应该把教材、课堂作为窗口,树立了人本位观,多渠道地开展生活化的语文活动,让学生拓开视野,了解人文世界的博大情怀;更应该打破课内外、校内外的壁垒,将语文教学融入真实的生活中,让语文教学与生活结伴同行。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意义措施
一件有意义的事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有意义的一天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生之意义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