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贯彻素质教育

2017-04-08 12:26康积强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玻璃管探究性素质教育

⌾康积强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贯彻素质教育

⌾康积强

新课程改革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物理学科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必须学习的一门学科,并且在对培养学生素质教育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初中物理;教学;素质教育;贯彻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物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物理学科是一门生活化较强的学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随处可见物理知识和物理现象,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都与物理紧密相连,密不可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多种措施落实素质教育。

一、开展高效的、有趣的物理探究性实验

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尤其探究性实验,教师要多为学生考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实验。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与知识基础都是不同的,教师要尽量避免过难或过易的实验设计,太难了学生的能力达不到,使他们丧失信心,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也会逐渐消退;太简单了学生觉得没有什么难度,潜能无法得到有效激发。因此,实验设计原则就是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实现实验目标,但是要经过一定的努力。

教师更应该设计一些丰富有趣的物理课堂实验,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中,我把一个鸡蛋轻轻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问学生看到什么现象?学生回答,鸡蛋下沉了。我又问那谁有办法使鸡蛋浮起来呢?学生很好奇,互相讨论,引导学生猜想,教师再设计实验,让学生动手实验,自己探究实验。学生个个积极参与实验,兴高采烈,场面十分热闹。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看到鸡蛋浮起来,自然兴趣盎然,然后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鸡蛋浮起来了。这样的实验简单易做,基本人人都能做到,学生自然愿意做。教师在课堂上经常开展这样的实验,课堂教学效果是显而预见的。

二、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对探究性实验进行改进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探究性实验方法有很多,这些方法都有自身优势和特点。有人曾经想要将这些方法分出一个高下,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只要这些方法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这些方法就是可行的。但是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教学方法可能达到的效果会有一些差别,即使内容相同,收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1.利用不同的实验对相同的物理现象或物理规律进行探究 在对“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进行探究时,我将学生分成了五个小组,每个小组进行一项实验。第一个小组做硬币跳高的实验;第二个小组拿出两张纸,平行放置后向中间吹气;第三个小组将两个乒乓球放到玻璃管中,由两名同学从两头向中间吹气;第四组将乒乓球压到漏斗中,由漏斗的细口向上吹气;第五组取两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和一杯有颜色的水,将一支玻璃管的一端直插入水中,再用另一支玻璃管向第一支玻璃管的上端位置水平吹气。每组学生都将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结论记录了下来,不仅让他们感到探究是有意义的,获得的结论是可靠的,还让学生体会到可以用多种形式进行实验,不能单纯依靠课本上的那一种。

2.相同的实验器材可以探究多个不同的物理规律或物理现象 教师可以用相同的实验器材探究不同的物理实验规律或现象。实验器材的用途非常广泛,教师可以将某一种实验器材应用到不同实验中,利用丰富多变的实验现象强化学生对实验器材的感性认识。以“导体电阻”的测量为例,为了帮助学生明白本次实验的目的,笔者让他们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最终要求学生画出电路图。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和研究,在自主实验探究过程中,他们学会怎样测量电阻值。教师这时可以引导学生做不同实验,问学生这些器材还可以做什么实验?同时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还能做出哪些实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激发探索欲望,实现探究实验能力培养的目标。

三、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取材

初中物理学习是一个基础阶段,也是学生进行物理研究的起点,因此,教师要注重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操作能力,并引导学生多从生活中取材,多动手探究实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四、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

赞美是一种心灵的雨露。教师的一个和蔼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目光,一句幽默风趣的赞扬和入木三分的分析态度,都能增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在物理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教师应对学生多进行正面评价,满足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哪怕微小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给予肯定,教师要珍惜学生心灵深处的渴望,让每一位学生通过物理学习,都能感觉到语文带给他的快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五、通过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内驱力,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所以我们在物理教学设计时,要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学习的积极性。在物理教学中,出乎学生意料的演示,生动形象的类比,深入浅出的解释,学生生活中以及科技和社会中的有趣事例,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和小实验,不断出现的挑战性的问题和随之而来的学生讨论,这些都是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上课时,教师不能只满足于让学生感到新奇或吸引学生的注意,更重要的是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悦,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地保持下去。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是一个大课题,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在物理这门具体学科中的实施途径、教学中的体现及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具体教学行动中,而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

[1] 康玺.《对初中素质教育的有关问题思考》,载《语文学刊》,2013(11).

[2] 王雪梅.《有效实施创新教育,优化初中物理教学》,载《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5).

江西省遂川县左安中学 343900)

猜你喜欢
玻璃管探究性素质教育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由托里拆利实验想到测量液体密度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玻璃管搬运机械手设计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的“三要素”——以《重叠问题》的教学为例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阳光下的生命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