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理解性阅读教学的创新分析

2017-04-08 12:26王瑶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学困生教学活动初中语文

⌾王瑶

初中语文理解性阅读教学的创新分析

⌾王瑶

为了适应初中新课程改革标准的需求,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活动,改革传统的教学思路,本文针对创新理解性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总结了现阶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具体的创新对策。

初中语文;理解性阅读教学;创新

近年来,教育部针对中小学语文教学颁布了一系列的指导性文件,针对此类文件,教育工作者陷入了积极的讨论,要摒弃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阅读教学中推行理解性教学理念,让学生通过阅读仔细感受其中的思想、内容、词语和表达方法,对文章内容进行选择、组合与构建,对文章产生全新的感悟与理解。在这一背景下,理解性阅读教学开始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

一、 创新理解性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模式,只是为学生灌输固定技巧,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在阅读过程中,这很难实现知识的内化。在阅读教学活动上,也主要以学生的背诵为主,按照固定格式进行解析,学生对简单的文章还能理解,对于陌生的新文章,在理解起来,就难度重重了。在这一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学生不知道如何正确分析、理解文章,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此外,课前精心的准备是上好一节语文阅读课的基础,现阶段,多数的语文老师没有理解语文阅读课真正的作用,在课前没有进行精心的准备,有些教师甚至只是简单的安排学生阅读文章,然后让学生自己写出读后感。初中生处于青少年阶段,对事物的认识还处于懵懂的状态,简单的阅读很难让学生了解文章深层的含义,

语文阅读教学活动,需要以学生作为主体,从学生的视角为出发点,展开阅读活动,但是目前的语文教学是以教师作为主体,让学生从教师角度来阅读,教师布置难题,学生寻找答案,这虽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但是却很难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为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学生独立性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的独立性思维,让学生可以借助自己的力量来阅读和分析。但是从目前来看,教师仅仅注重固定知识点的传输,忽视了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

此外,阅读教学脱离生活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导致学生与教师的视野日益狭窄,阅读教学模式滞后,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学生难以理解具体的意象,原本应该丰富、多彩的阅读课堂变得无趣、枯燥,教师将学生应该阅读的书籍束之高阁,阅读与学生的生活相脱离,不利于学生阅读情感的转移。

二、初中语文理解性阅读教学的创新

1.创设情境,营造阅读氛围 没有浓郁阅读氛围的阅读教学就是失败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采取各种措施把阅读氛围烘托出来,让同学们有积极的阅读体验。例如我在讲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时候,播放了《三国演义》主题曲并配了视频,一下子就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然后在分组自学和探究、讨论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会不由自主地用到气势磅礴、雄浑苍凉、情景交融、力透纸背等词语来形容这首词。其中有一位学困生还很羞涩地跟我们分享了有关苏轼和柳永词风进行比较的趣闻。即柳永之词容易让人联想到十七八岁的女郎执红牙板吟唱《雨霖铃》的场景,而苏轼的词会让人想到关西大汉弹着铜琵琶、敲着铁绰板高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情景。虽然这段话很多同学都看过,但是只有他一个拿来和我们分享,我立即对他做了表扬。后来他的阅读能力获得了很大的提高,我觉得和这次合作学习的阅读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2.分组互动,合作探究 分组互动是合作学习的必要条件,教师在布置了阅读任务之后,可以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注意小组成员的优秀、中等和学困生的搭配。合作学习的实质是让学优生发挥引领作用,让中等生开拓思维,让学困生努力提高。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积极思考,认真参与,为了集体的荣誉而主动探索。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少数学优生的天下,其他的同学只是教师观点和学生观点进行交流的一个配角,所以对阅读教学失去了兴趣。而合作学习给了中等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也给了学困生努力提高自己,展示自己创新能力的机遇,各成员之间不是对立和竞争的关系,而是积极的协作和互动提高的关系。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和辩论权,每个人都会在积极主动的探究中获得提高。

3.在教材基础上实现拓展性阅读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囿于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往往只能点到即止,很多教师认为,只要为学生单一传授教材中的知识,就足够了,忽视了拓展性阅读活动的开展。实际上,作为教师,不能单一为学生传授课本中的知识,要多进行拓展性阅读,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外书籍,鼓励学生在课后多阅读经典读本,这不仅利于相关知识的深入化教学,还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

4.科学评价,促进成长 没有相应的评价机制,就无法让学生们看到自己的成长,也无法让他们感受到和其他人之间存在的差距。科学的评价会是鞭策他们不断向前的压力,也是推动他们不断成长的动力。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综合的评价,在保护他们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情况下,不以成绩为参考,而是以个人的进步程度为标准,这样一来,每个同学都会找准自己的位置,确定好自己奋进的目标,不断自主地去学习和探究。

三、结语

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作为教师,要积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致力于改善阅读内容,实现理解性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拓展传统的教学思路,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之间的有机结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整体阅读水平。

[1] 廖秀娟.探析语文理解性阅读教学的创新思路[J]. 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 2013(05)

[2] 周晓芹.例析初中语文理解性阅读教学[J]. 语数外学习. 2014(11)

[3] 于莉,李洪祥.抓好课件设计与应用 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生成[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09)

[4] 王志正.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分析[J]. 考试周刊. 2017(27)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邓双学校 611430)

猜你喜欢
学困生教学活动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