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点滴体会

2017-04-08 12:26周军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图形概念创设

⌾周军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点滴体会

⌾周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始终以“学习者为中心”,精心设计每节课。学生的数学学习在我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探讨而得出结论,使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真正使数学课堂变成了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天地。

小学数学 ;教学体会 ;情景创设

一、直观引入,变表象为抽象

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数学语言描述的概念理解较为困难,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多用形象的描述,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清晰表象,确立概念。如通过导入引入面积概念的引入与教学,可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

1.感受物体表面的大小 让学生拿起数学书,摸一摸它的封面,感觉一下它的大小,再用手摸一下课桌的桌面,感觉哪个大;再请一位同学再来摸一摸黑板的面,谈感觉;接着总结能摸到的这些叫做这个物体的表面,物体的表面有大小;最后小结: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的面积,课桌面大小就是课桌的面积。

2.感受封闭图形的大小 通过学过了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认识封闭图形,并认识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从而完整地认识和理解了面积的含义。

二、指导学生理解后熟读和背记重要概念

师生的习惯好像数学总是做做作业,没有什么可读的。其实不然,数学中很多重要概念是人类实践的总结,就是我们要理解和掌握的概念,在教学中要像背语文中的课文一样,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地去理解和熟读背记。如滥用“小时”、“点钟”的对话,就是没有记住这两个词的定义,混淆了“小时”与“点钟”的概念。“小时指经过的时间”、“点钟是指某一时刻”,如果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和背记了“小时”和“点钟”的概念,也就不会滥用这两个词语了。

三、联系生活实际巩固概念

学生形成的数学概念,不能仅停留在背诵概念的定义上,要根据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设计不同层次的训练题目,促使学生巩固,理解并掌握概念。

如“吨的认识”教学,当学生初步认识“吨”是用来计量较重的物品的重量,认识“1吨=1000千克”后,我及时引导学生列举自己熟悉的事例,使概念具体化:“日常生活中,计量哪些东西的重量是用吨作单位的?”问题一提出,学生便积极思考,努力检索自己有的生活素材,.不一会儿学生相继举出:一车水泥的重量用吨作单位,学生升旗台前的大理石雕像的重量应该用吨作单位,家里每月用水量的重量是用吨作单位的…一这样教学,就能帮助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吨”这个较大重量单位的实际意义。既巩固了概念,又结合了生活,实际,便于调动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

四、巧妙引入,让学生有兴趣去探究概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引入概念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概念引入得当,能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使得学生能紧紧围绕这一概念进行有效的探究。一般有以下几种引入方法:

1.师生游戏,引入概念 小学生特别爱玩游戏。如能借游戏引入概念,定能让学生更有学习的动力。如教学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可采用教师与学生比赛或学生出题考老师的方式,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感性观察,引入概念 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来引入概念,让学生感到数学概念并不是那么的抽象。如讲垂直与平行时,可以让学生观察两根小棒自由掉到地上,会形成什么样的图形,并把所形成的图形画下来。学生观察这个现象,画出所形成的图形,从而弄清楚"相交""不相交""垂直""平行"等概念。

3 .创设疑问,引入概念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有了疑问,学生更想去探究,更有学习的积极性。

五、从具体到抽象,揭示概念的本质

在教学中既要注意适应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也要注意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概念教学中,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探求概念的含义,沿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去掌握概念。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圆周率这个概念比较抽象。一般教师都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很快就发现不管圆的大小如何,每个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教师指出:“这个倍数是个固定的数,数学上叫做“圆周率”。这样,引导学生把大量感性材料,加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抛弃事物非本质东西(如圆的大小,纸板的颜色,测量用的单位等)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不论圆的大小,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形成了概念。

六、以典型练习巩固概念

讲清概念的含义,突破难点以后,要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为了加深理解概念,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读读、讲讲、练练的方法。教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精讲,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练习让学生精练。我常常在讲完一个概念之后,就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教材,要求学生逐字逐句推敲,进一步消化所学的知识。例如在讲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这一概念以后,我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教材中的例题,观察思考题中的图解和算式,从而理解了它是从乘法和除法逆运算关系上推导出来,知道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条件,“求这个数”是问题,“用除法”是计算方法。

总之,概念是枯燥的、乏味的,但却是重要的。对于小学生我们不能一味奢求他们非常清楚学习数学概念的重要性,全力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数学概念,也不能单纯地依赖教师或家长的"权威"去强迫孩子们这样做。那么就需要我们教师积极地引领他们,精心设计,以"激疑——引入——理解——应用"这样的路径,引领孩子,使之学得轻松,学得扎实,让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的魅力,让概念深入心中,为数学学习服务。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东观第一小学 637150)

猜你喜欢
图形概念创设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幾樣概念店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