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7-04-08 12:26李鼎鼎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抽象性函数教学方法

⌾李鼎鼎

关于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李鼎鼎

作为一门工具学科,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广泛的交集,学好数学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大有裨益。高中数学教学是进一步培养、训练和开拓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其需要以学生为出发点,落实素质化教育理念,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本文从高中数学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到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阐述了笔者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几点经验和思考。

高中数学;教学思考;教学方法

实施以人为本的素质化教育已经成为了高中数学教学工作者所达成的共识,如何进一步推动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是高中数学教师所要切实思考的课题。长期以来,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都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这一点虽无可厚非,但其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为此,高中数学教学需要在总结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转变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

一、高中数学的特点

与初中数学不同,高中数学不论是在知识体系还是学习方法上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同学在高一的时候因为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模式而导致成绩下降严重,少数同学甚至因此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为此,对高中数学特点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高中数学集中体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是知识抽象性较强。高中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部分知识在现实世界中甚至难以找到与之对应的模型(如求导函数的极限思想)。以函数这部分知识为例,学生对函数的概念其实并不陌生,他们在初中便接触过函数思想。但是学生在初中学习的函数都是较为“具象”的,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的函数模型(例如某商店的销售额随单价、销量等参数的变化关系),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而高中函数知识则更加抽象,学生在高一会接触到“集合”、“映射”等与函数相关的概念,这些概念是非常抽象的,学生在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常有茫然、似懂非懂的感受。第二是知识密度大。考虑到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大,其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都在不断提高,高中数学因此编排了较多的知识内容。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需要理解和掌握的知识量增加了,同时,受到教学时长的限制,教师不可能像初中数学课堂一样,将每一个知识点反复、细致地讲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第三是知识的交叉性和独立性。高中数学知识的交叉性和独立性是其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高中数学内容较多,有的内容相互之间联系十分紧密,需要“承前启后”地进行学习;而有的内容则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板块,需要学生建立起新的思维模式以适应学习需求。例如,高中数学的“集合函数”内容通常与“不等式、数列”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平面、立体几何”这部分的内容则相对独立,其对于学生的抽象能力、空间思维要求较高。

二、教学方法

根据高中数学的特点,教师需要结合到学生的学习需求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便于理解 上文已经提到,高中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较强,这是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直观理解。例如,讲解“集合”这部分知识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全校同学的集合,这个集合中的元素即是学校的每一名同学,讲解“子集”的概念时,我们将全球同学组成的集合分为“全校男同学的集合”和“全校女同学的集合”两个部分,那么,这两个部分都属于“全校同学的集合”,由此引出子集的概念,学生就能够直观地理解了;在讲解“映射”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先绕开教材上关于映射的抽象定义,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先帮助学生对映射形成直观的印象:有A={1,2,3,4}和B={3,5,7,9}两个集合,教师向学生呈现出这两个集合,让学生自主发掘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很容易地发掘出规律,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乘以2再加上1得到的不同的值即组成了集合B。学生发现规律之后,教师进一步抽象出这个规律:定义集合A的任意元素为x,确定一个运算关系:2×x+1,使得集合B的元素均为2×x+1。由此,引出映射的概念:指两个元素的集之间元素相互“对应”的关系。在这个例子当中,集合A与集合B的映射就是2×x+1。

2.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笔者认为,数学教学的目标在于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就高中数学而言,许多知识、问题都“万变不离其宗”——数学思想方法是相同的。高中数学常用的数学思想有方程思想、数学建模(抽象概括)、函数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极限等;常用的数学方法有直接证明法、反证法、演绎法、归纳法、待定系数法等。如果将高中数学比作一幢知识大厦,那么每一类数学思想方法就是开启大厦每间房间的钥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构建起一张“数学思想网络”,分专题培养、训练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

3.强化交流 数学教学、数学学习都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独自思考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应该强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将一些数学问题抛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请同学上台讲解题目。在每一节讲解完毕后,可留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将不明白、有疑惑的知识提出来,教师进行统一的答疑。我们注意到,学生本身也是一种优秀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建数学学习小组,按照“互帮互助”的原则,强化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共同进步。此外,在每一章节或每一考试完成后,可组织班级开展“数学学习交流会”,请成绩优异的同学分享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以供其他同学借鉴。

三、总结

综上,笔者探究了高中数学知识抽象性强、知识密度大以及知识的交叉性和独立性的特点,同时从创设情境、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强化交流三个方面对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提出了建议。高中数学教学是一项系统性、阶段性的工作,其需要数学教学工作者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落实素质化教育理念,不断探索、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安徽省淮南市第九中学 232072)

猜你喜欢
抽象性函数教学方法
二次函数
第3讲 “函数”复习精讲
二次函数
函数备考精讲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西方美术中的女性人体艺术
民主的悖论
翻转课堂模式下《线性代数》的教学改革初探
羌族刺绣中的图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