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矫正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方略

2017-04-08 12:26方家琼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方略班规中学生

⌾方家琼

有效矫正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方略

⌾方家琼

“不良行为习惯”,是学生的一种经常性地违反《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行为,会影响班风校貌。有效地制止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培养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不良行为 ;策略 ;成效

当今的中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就是要通过利用教育的手段方式途径培养塑造中学生的健全人格,引导学生的行为朝符合历史客观要求的方向发展,从而教会他们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本领,因此,矫正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中学生不良行为的表现

随着社会发展,中学生的思想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他们在个性发展时期受多元因素的影响,带有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其表现为:

1、怠惰行为:对学习不感兴趣,无毅力、无上进心、无耐心和恒心等。

2、攻击性行为:打人、骂人、蛮横无理、欺负同学等。

3、欺骗性行为:说谎,抄作业,考试作弊,欺骗他人,偷窃。

4、逆反性行为:不服从老师、家长管教,有错不改,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5、破坏性行为:有意破坏公用物品和公共设施行为。

6、较严重的不良行为:吸烟、早恋、心理承受力差等。

这些不良行为屡次发生就形成了不良行为习惯。为此,我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来遏制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发生,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二、有效地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方略

前年我刚接手的一个高中班级,在走到班级里,我就发现纸屑到处都不得是,桌椅歪歪斜斜,整个班级像打过仗似的,于是我便对全班进行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教育,班级不卫生对大家健康、学习都是不利的,我也便暗访了很多学生,班委,成绩优秀的或纪律差的同学,大家反应在发现纸屑时大家都互相推诿,不予理睬,并形成不良“恶性”循环;更有甚者打架、逃课,早恋、网恋也不少见,缺乏公共道德、社会责任感、是非观念不强。这一些问题产生消极影响。

方略一:民主讨论制定班规——即操行考评细则

为了制定一份对学生具有约束力的班规,我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洞察他们的爱好,缺点。再围绕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接着将全班分成若8个小组,组长记录大家发表意见,然后班长收集找同类的建议,再召开班委干部会议逐条讨论并补充完善,最后,在全班上公示三天,如果无异议就正式执行。这样为绝大部分学生所能遵守的班规成形,向学生强调并讲明若违反班规不仅给班级抹黑,而且给自己前进道路凝聚更多的绊脚石。

方略二:抓“闪光点”,以“长”制“短”——扬长避短。

一些学生由于受到家庭教育的不完善,或社会环境的误导,不良行为是屡教屡犯,最后班主任老师对他们也没有了信心,当成“废品”看待,或是”破罐子破摔“,变本加厉地吵课、逃课等等。让班主任老师也骑虎难下。其实很多事情并非我们想像的那么复杂,我们不如以另一个角度来审视这些”废品“。我们的学生是平凡的,再平凡的人也有“闪光点”,经常逃课的同学或许在校运会为我们班级捧回了冠军,吵课的同学或许在班级中有着很强的号召力,我们何不让他们多表现这些优点,及时发现表扬,让他锁住这一种优越感,当他的某一优点被肯定后,会激发出他更多的热情,可能使他的缺点改正。

正如我班的曾宇同学在上学期是政教处的“常客。一天中午我到班上发现他又在说话,我要他将功补过,当几天的午休的纪律委员,使我诧异地发现原来曾宇同学还是个“宝”,我及时在班级表扬了他并发给他一张“积极分子”的奖状,使他更积极地做事。当然对这类学生的缺点应在私底下及时批评,一针见血地指出其缺点,使之明辨是非。

方略三:找准切入点——用“心”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首先,要消除不良行为学生的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使他们相信教师的真心善意。不良行为的学生由于担心受到或曾经受到人们的严厉指责与嘲笑,往往比较“心虚”,“敏感”,“有戒心”,“有敌意”,常常主观地认为教师也是轻视自己,厌弃自己,甚至于会“迫害”自己,误认为学校和教师对他们是“不管的”,“抛弃的”,以至对真正关心他们的教师也不愿接近,采取回避,沉默,甚至对抗的态度。对学生有不良行为的苗头,我经常主动找他们谈“心”,尽量把可能发生的事件扼杀掉,与学生谈心中得知其同学的思想动态,在交流中以平常的态度对思想进行引导,教他们如何做人,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看待学习等。这样不仅能制止一些同学不良行为的发生,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同时老师应真诚地从多方面关心和帮助他们,热情而严肃地对他们提出希望,使他们在实践中亲身体会到教师的真心、真诚、真意,把教师当成知心人,从而运用激励效应,榜样效应来启发学生觉悟,打动他们的心,激起上进愿望。

方略四:培养自尊意识

当学生有品德不良表现时,要注意不要以损害学生自尊心的方式进行处理,因为个人自尊心的缺乏是由于过多受到指责与惩罚所造成的。为了培养个人自尊心,应当更多地采用赞许、表扬、奖励,给予信任性委托等措施,使其在人格上受到应有的尊重。这可以消除疑惧,融洽感情,防止对立情绪,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阳光开朗性格养成。

方略五: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学生家庭及家长的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我们才能全面掌握学生的信息,才能有效地对学生因材施教,控制学生不良行为习惯。

三、成效与反思

经过两年多的精细化的管理和教育,整个班级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让正气压倒邪气,团结的精神,文明的行为,以及安静优美的班级文化氛围,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学习氛围已形成。

笔者认为老师教育学生也要与时俱进,随着学生思想的进步,新问题的出现,我们教师的教育理念也要不断更新补充,才让更多的学生受到我们的启迪,种下良好习惯的种子,使他们开出五彩绚丽的品德之花。

[1]农红宇;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探究及纠正对策[J];广西教育;2007年Z2期

[2]曹生财;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及纠正措施[J];新课程(上);2011年02期

四川省简阳市养马中学 641402)

猜你喜欢
方略班规中学生
如何有效地落实班规?
My New Year Wishes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物理复课有方略 三轮复习见成效
如何进行班规的制订和实施
班规要科学合理
论用“势”的方略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