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应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深入分析

2017-04-08 12:26马小梅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导学互动导学教学模式

⌾马小梅

对初中数学应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深入分析

⌾马小梅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提升初中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需要摒弃传统死板教条的教学模式而应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让学生一步步深入理解数学,对数学产生足够的兴趣以不断地进行探索,结合当今的时代要求和考试大纲的知识要点使数学教学充满有高效性和先进性。“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是当今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并且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真正目的。

初中数学;应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分析

在素质教育要求的今天,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整改,加入新的教学元素是当今教学活动的重要的要求之一。随着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强调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模式,有利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学习的意义和兴趣,从而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就可以实现以学生为课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整个教学和学习过程变得更加容易,是当代最受欢迎的教学模式。本文就如何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渗透“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提出了相关措施。

一、对“导学互动”教学目标进行设定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许多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而忽略了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新的教学模式改革中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素质提升方面,强调学生向德智体美劳的多方面发展。在“导学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化被动为主动的态度对待学习,时刻对学习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教师在教学之前要仔细备课,结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性格特征、考试大纲和学习进度等科学的设置教学环节和方式,教师需要借助各种教学环节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突破思想的局限,拓宽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快的找到适合的解题方法,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可以是学生最近的学习状态、生活状态和最近遇到的困难等,这样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感情。

例如:在学习“多项式与多项式想乘”这个知识点时,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需要通过向学生布置一些学习任务以确保学生认真进行了预习,教师可以给学生出这样一条习题:“m(c+d)=mc+md,如果用(a+b)替换m,那么最后得出的结果是什么?”教师先让学生进行讨论,借助课本渗透自己的思路。在正式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讲解多项式和多项式相乘的相关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然后结合课后习题提问:“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计算方法是什么?项与项相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这样通过一层层深入的提问可以让学生由浅入深思考问题完成教学任务以实现教学目标。这样导入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点拨

“导入互动”存在的意义是在新知识的开始让学生的脑海中产生对知识的了解和兴趣,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借此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深度探索的习惯,让他们对抽象的逻辑知识有形象的实践理解,并且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知识结构体系,提供给学生对详细的思考支撑。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一元一次方程》这一章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方程的定义、变形规律及实际应用,我为班上的学生设置了习题:学校初一、初二年级学生总人数为800,语文成绩达标的60%,已知初一学生有一般人达标,初二年级有70%的学生合格,请问两个年级各有多少学生?很显然,这一问题我们可以用简单计算的方式解决,但是为了引入一元一次方程,我让学生假设初一年级的学生人数为x,然后让他们表示出初二学生的人数,最后通过列方程式接触x的解。这种“导学互动”教学模式让学生对知识产生的新鲜感,促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思考和分析的过程中去,使概念的重难点得到有效的解决。

三、渗透科学的训练和调整

数学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时,需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考验他们是否已经具备入门的基础,因为现当代的数学教学不仅要遵循因材施教的选择,更要重视因生而异,只有科学合理的训练强度和调整方法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水平稳定在高水平线上,从而在初始阶段就掌握教师的教学节奏,快速融入到与教师互动的气氛中去。在导入环节中,概念式理论教学不是唯一的途径,适当地渗透典型例题才能丰富课堂,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消化与理解。

例如:无论是课堂作业亦或是家庭作业,很多初中生都有一个误解——完成作业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一项硬性任务,其实不然,作业应该是学生衡量自己阶段性学习成果的标准,但事实上这一错误思想在学生的脑海中已根深蒂固,所以教师的首要任务是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感染学生,将他们的心态调整到正确的方向上来,然后对作业的布置提出合理的要求,比如:正确率要达到80%,时间控制在45分钟左右等。如在讲解“如何判定三角形全等”时,可以让学生尝试自主地去探究两个三角形中对应的两条边的长度以及两边形成的夹角是否相等,如果满足这一条件,是否能够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为什么?通过这种研究性作业的布置,初中生自然而然地对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有更深刻的理解。

总结:简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导学互动已成为新时代的潮流模式,顾名思义,“导”是指教师的指导工作,而“学”即为学生的学习任务,显然“指导”是“学习”的前提,“学习”乃“指导”的目的,两者相辅相成,与教学相长意义等同。因此,为了激发初中生的求知欲,拓宽思维空间,数学教师必须巧用导学互动,将其视为维系课堂与学生的纽带,从而快速使得学生进入思考的状态,高效掌握学习方法。

[1]曾梁,“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改聚焦,2014.

[2]周洋,“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初级探究及运用[J].考试周刊,2014.

福建省长汀县四都中学 366300)

猜你喜欢
导学互动导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