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数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

2017-04-08 12:26徐荣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口算计算能力运算

⌾徐荣

提高小数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

⌾徐荣

当前先进而简便的计算工具日益普及,社会生活对计算技能的要求正在逐步降低,因此,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比以前下降了,主要表现在计算正确率下降、速度减慢等,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和估算技能。相比较而言,老课程标准对学生计算的能力提了很多要求,如计算方法、技巧与速度等,而新版的课程标准却提得比较少,但是这仍不能降低计算能力在小学数学中的基础地位,计算能力的好坏仍然对数学学习的深化与扩展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予以足够的重视,运用有效的手段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数数学;计算能力;提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最为根本的方法,而所谓的学习动机是指在个人的意愿中企图达到某种目标的内在动力,而学习动力的最初来源是学习兴趣,其不仅影响学习的发生,而且影响到学习的进程以及进行学习的结果。实践表明,如果学生自身对计算学习有着极其强烈的学习动机,其将表现为学习的浓烈兴趣,而专心地进行学习,利用一切力量来克服学习的障碍,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的目标。

首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在进行计算教学中,单一的口算训练一定程度上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这样使学生产生厌恶学习的情绪,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自身好动的特性,将计算练习转变成一种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计算的锻炼,同时,在游戏中,学生不仅能感觉到游戏的趣味性,而且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策略

1.审题习惯 审题要细心,计算时先观察题目的特征,看清每个数和每个运算符号,分析数据特点与运算之间关系,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

2.简算意识 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简算意识,面对具体计算任务时观察数的特征,算式特点,合理、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自觉地进行简便计算,省时、省力,提高计算的速度、计算的质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

3.验算习惯 首先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检验方法,如重算法、逆算法、估算法等,重视培养学生自觉验算好习惯,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我们用“顺口溜”提醒学生:计算前先看题,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要先算,能简便则简便,做不对不放弃。要求学生有“三心”:要有责任心,要充满信心,要有点耐心。并记住“1234”要领:一看——看数字、看运算符号;二想——想怎样计算;三算——根据想好的,仔细书写;四查——看计算是否正确,有时还要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验算。这些方法使学生在如何审题、计算、检查、书写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三、加强口算训练

口算不仅是笔算的基础,而且也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学生在口算时,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注意力、凭听觉对所说内容的领会能力、反应能力等都在提高。

1.利用课前两分钟进行口算训练。在教学时让学生课前轮流出12道口算题,出得好的评为“口算明星”。由于学生的程度不一样,出题的类型也各有不同,又因为题目是学生自己出的,学生做题的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活跃。最后用开火车的方式进行反馈。

2.利用“口算游戏”加强口算训练。三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出题,一个学生说出得数,还有一个学生当裁判,并用自己喜欢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比赛的胜负情况。这样的游戏不仅使学生乐学、爱学,还可以把游戏带到课外与同学一起做,带到家里与爸爸、妈妈一起做。

四、讲清算理,提高计算教学质量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讲清算理,揭示计算的规律,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1.教具演示,讲清算理 算理的抽象是小学教学中的难点,教学中尽可能通过直观演示等手段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明确算理。

2.学具操作,探索感悟 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这就需要在形象思维和数学抽象之间架一座桥梁,充分发挥学具操作的作用。例如学生对20以内加法中“凑十法”的理解有困难,我们就请出小棒来帮忙,让学生通过对小棒的摆弄学会“凑十法”的计算方法。

3.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新知识是构建教学知识结构的主要方式,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识,通过类比同化新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对新的认识结构的认同。

4.重视感知,加强刺激 对于学生易忽略的部分,要注意加强其刺激强度(比如强调进、退位,强调小数点的处理等),吸引学生注意,留给学生一个鲜明、正确的印象,避免和减少以后计算中的错误。

5.加强辨析,比较强化 根据学生容易产生错觉和思维定势的特点,有意识地把相似的概念、法则、算式进行辨析比较,促使新旧知识的精确分化。

6.及时练习,巩固提高 开展针对性练习,强化计算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力争当堂巩固。

7.注意反馈,及时纠正 及时反馈,找出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及时改正错误。

总之,尽管计算多表现为抽象、枯燥,但只要我们勤于动脑,赋予它色彩、活力,计算也可以很美丽。但是,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既不能离开具体的数学知识而孤立进行,又不能离开其他能力而独立发展。它和记忆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联想能力、表达能力等互相渗透,互为补充;又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数学能力相互支持着。因而提高计算能力的问题,是一个综合问题,更是一个急待解决的数学教学观问题。在小学各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断引导,使学生逐渐积累、提高。这是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牢牢把握的原则,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和整体数学素养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贵州省晴隆县大厂镇地久二小 561409)

猜你喜欢
口算计算能力运算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有趣的运算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智趣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