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享受数学,促进课堂有效教学

2017-04-27 18:03苏慧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体验学习兴趣

苏慧

摘 要:教师们都有这样一个体验:学生上音体美课就欢呼雀跃,兴致勃勃,上数学课就无精打采。为何会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呢?要让学生同样喜欢上数学课,这就要从以下几点入手,改变我们数学课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让学生在数学课上也能得到美的享受,得到精神的愉悦,从而学好数学,提高教学效益。

关键词:民主和谐 学习兴趣 体验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1.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民主和谐的气氛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条件。[1]

2.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课堂上教师要力求改变优等生和教师一统天下的局面,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不是充当旁观者的角色。教师可以把提问分成几个层次,较难的题目可以让能力强的学生回答,一般的题目让普通学生回答,容易的题目让能力差的学生回答,也可以让他们把别人的回答重复一遍,这样,可以让所有的学生在各自原有的程度上得到提高。[2]

3.减少过多统一的规定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了维持课堂纪律,往往向学生作出划一的规定,如:让学生齐唱“一二三,请安静”“要发言,先举手”。诸如此类的规定确实让学生上了规矩,但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讲,过多过细,过于整齐划一的限制,必然会分散学生的精力,不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在课堂上我对学生不作不必要的限制,学生可以站着听,也可以直接站起来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同时我們也要正确对待爱插嘴的学生,因为循规蹈矩的学生不会插嘴,胆小的学生不敢插嘴,不动脑筋的学生无法插嘴,只有上课精神集中,思维敏捷的学生才会。虽然插嘴有时会扰乱课堂秩序,有时还会让你难堪,但毕竟插嘴的学生在思考,与其为扰乱课堂纪律而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不如顺水推舟,让他当回老师,说不定他会有更新颖的想法,让他成为课堂的一个亮点。[3]

这样,使课堂教学过程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机的互动过程,真正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教学活动的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活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2.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兴趣人们总是对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感兴趣,所以教学中如果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素材,创设一种模拟生活的情境,能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可亲可近的,在不知不觉中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探索。逐步产生求知的欲望。

3.开展游戏竞赛,提高兴趣根据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强的心理特点,教学中可适当开展一些竞赛和游戏活动。如:口算大王比赛,登山夺红旗比赛,小组对抗赛,“找朋友”“送信”等一系列活动,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使所有学生比,学,超,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4.加强操作,提高兴趣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是从动作开始的。只有让学生自己经历新知的形成过程,不在教师的指令下默默接受,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同时得到发展,动手操作活动,以动促思,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积极进行探究。

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如果教师运用赏识教育理论,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那么学生将会获得一种再接再厉的内趋力。

1.课堂评价课堂中的评价往往影响到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评价得好,学生劲头实足,思维空间扩大,对下一知识掌握得好。评价不得体,学生会失去兴趣,郁郁寡欢。有时不光影响一堂课的情绪,还会影响一天的情绪。更为严重的甚至影响对某一教师、对某一学科的兴趣。积极评价时不要吝啬表扬。比如,学生发表了一个有创新的见解,教师可以竖竖大拇指,或者让全班鼓鼓掌。学生的回答不成熟时,教师可以这样鼓励:“你能再想一想吗?能否说得更完美些?”“你真爱动脑筋,继续努力!”“谁愿意帮助他?”教师要避免直接否定的评价也要避免同学间的嘲笑。总之,要调动学生更积极主动思维,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回答问题时无后顾之忧。

2.作业评价要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必要的技能技巧,学生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但是部分学生的作业是敷衍教师的,完全是为了交差,更有的是抄来的。这样的作业不仅无效,而且获得的反馈信息会导致错误的判断。我想,学生做完作业后肯定急于想知道自己的作业是否正确,这是及时出示答案,必然收到较好的效果。因此,我让同桌互换作业,相互校对答案。错的改正,但不擦去批改痕迹。再收上来教师批改,对校对后改正正确的作业,教师仍评“优”。这样有两个优点:一是错误的信息在头脑里停留短暂,取而代之的是正确的信息,且印象深刻。二是学生交换批改是对所学知识的再次运用与巩固。在作业评价等第上,我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正确的给“优”,正确且清楚的给“优☆”。如此一来学生劲头十足,作业书写及正确程度大有提高。

结语

有效教学要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应不断转变观念,在数学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激发学生的热情。米卢以“享受足球”的理念,带中国足球队首次冲出亚洲,冲击世界杯。我们数学老师何不以“享受数学”的理念帮助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促进课堂教学效益呢?

参考文献

[1]数学是树生活是根——新课程体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 [期刊论文]《科教导刊》,2009年 曹增平

[2]探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求知兴趣的途径[期刊论文]《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5年 蒋晨欣

[3]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与实践 [期刊论文]《读书文摘》,2016年 杨翠

[4]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 [期刊论文]《速读(上旬)》,2016年 闵卫星

猜你喜欢
体验学习兴趣
体验式学习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
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