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主体作用

2017-05-24 08:51原军峰
魅力中国 2016年37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

原军峰

【摘 要】教师只有在尊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正确引导、启发,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才能使作文教学质量得到真正提升,使学生的写作潜力得到挖掘,语言能力得到培养,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关键词】尊重主体;多设情境;巧用对比;激发兴趣

习作是孩子们一提起来就头疼的一件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兴趣,正所谓“趣浓劳轻,乐此不疲。”,让学生真正从心底愿写、乐写,进而达到会写。

1、多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初学作文,最大的难题是:“没东西可写”,教师必须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每次习作前,教师必须根据习作要求布置学生进行一定的生活体验。比如,三年级学生的习作“一次有趣的活动”,教师可以在课间实现组织孩子们开展各种有趣的游戏,并且有组织、有条理的指导孩子们进行观察。比如:游戏开始时,大家的表情怎么样?会说些什么?用什么动作完成游戏?让孩子们带着问题进行游戏,不知不觉完成了观察的过程。这样在习作时,就能做到有话可写,有的放矢。

其次在作文命题上,习作时要选择贴近孩子生活,容易调动孩子兴趣的题目。比如学习描写人物外貌,不用一开始就要求孩子们描写自己的同学、家人,这样很容易出现千篇一律的“柳叶弯眉樱桃口”;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先从描写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入手,神气可爱的蓝胖子,慵懒智慧的加菲猫,愚蠢有趣的灰太狼......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就突破了抓住特点这一面写的重点。

除做到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具有启发性外,还应遵循“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的规律。如写同一假日等街景,可分别出《欢乐的人们》、《美丽的街灯》等小题目,让学生克服“无从写起”的困難。

2、巧用对比,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师生比。先叫学生自由创作,老师在批阅草稿的基础上,找出典型习作,根据这些习作存在的问题,写好有针对性的下水作文。然后将典型习作与教师的下水作文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内省,此时稍加点拨,学生便能茅塞顿开。

生生比。每期习作完毕,我就组织孩子们进行“习作漂流”,要求班内孩子人人作文人人读,读完留下“小脚印”:一句表扬的话或者一个小小的建议。对于最喜欢的文章,可以画朵漂亮的小红花送给他,谁得到的小红花多,谁就是本期“小作家”。在习作漂流的过程中,孩子们端正了习作态度(毕竟我们都想展示出一个最好的自己),明白了差距与不足,提高了习作的兴趣。

3、教学相长,保持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作为教师,我们要参与在学生习作的整个过程。习作前,引导孩子观察生活,教师要诙谐有趣,娓娓有序;习作中,教师要写出下水作文,务必做到生动鲜活,一鸣惊人;习作后,教师要积极指导,言之有物。教师表现出的人文素养,可以让孩子们对习作产生莫大的兴趣。

二要让学生参与教学,“我的作文我做主”。在每单元的习作训练点明确后,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广开言路,自拟题目;高年级教师不妨放手,让学生根据习作要求,结合单元范文,充分发表意见,自己讨论明确习作的目的、范围、要求、重点、体裁等,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允许争论。

三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教师的评语关系着学生的习作态度,教师必须以积极赞赏的态度对学生的习作过程进行评价,让学生感受来自老师的期待与激励,我们必须明白:让孩子保持习作的热情远比写好当下的习作更重要。

四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将学生的优秀习作作为范文讲评并展出,或推荐给有关报刊发表,为他们提供发挥写作能力展现的机会,并让作者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述写这篇作文的体会。身边同学的成功,给大家带来喜悦,带来鞭策,也带来写作的欲望。

教师只有在尊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正确引导、启发,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才能使作文教学质量得到真正提升,使学生的写作潜力得到挖掘,语言能力得到培养,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学习兴趣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关注生活实践 优化作业设计
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