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水平对少数民族学生专业能力的影响

2017-06-09 23:19胡荻晋强麦合木提·阿卜杜克叶热杰普
文教资料 2017年8期
关键词:双语教育专业能力心理状态

胡荻 晋强 麦合木提·阿卜杜克 叶热杰普·夏汗

摘 要: 本文基于新疆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现状,介绍了新疆地区实行双语政策的情况,以新疆维吾尔族学生为例,分析了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态,并探討了汉语水平对学生专业能力提高的影响,对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汉语言能力及专业能力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少数民族教育 双语教育 心理状态 专业能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学习汉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民族学校的汉语教学尚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进入汉语学校学习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这体现了少数民族对提高文化教育水平的迫切要求和民族团结的基本现实。不论从个人发展、民族发展还是国家统一团结角度出发,这些民族学生未来将是少数民族同胞中的高级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希望。如何使其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以促进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发展是重中之重[1]。本文基于新疆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现状,介绍了新疆地区实行双语政策的情况;以新疆维吾尔族学生为例,分析了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态,并探讨了其汉语言水平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影响,对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汉语言能力及专业能力进行了探索。

1.鼓励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措施

(1)“新双语教学模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推行“新双语教学模式”[2],即专业课程(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英语等)用汉语授课,文化课程——语文、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等用母语授课。由于有相当部分课程使用母语授课,使得学生学习并熟练掌握母语得以保证,而与未来就业密切相关的现代科技知识课程使用汉语学习,可以满足就业市场对语言与专业的要求,这种模式综合考虑了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和适应个人发展的需要。

(2)“民考汉”加分政策

维吾尔、哈萨克、蒙古等多个少数民族考生,参加全国高等院校统一的汉语入学考试,称为“民考汉”,参加汉语统考的学生,在录取时降低控制分数线,以弥补少数民族学生使用汉语学习的不足。由于“民考汉”政策在高考和未来就业中的显著优势,促使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学习汉语,提升汉语水平。

(3)设置MHK汉语言水平等级考试

教育部民族教育司于2001年正式启动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MHK),它是专门测试母语非汉语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汉语水平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主要考查应考者应用汉语的实际能力。MHK使得应考者汉语水平具备明确的度量标准,在招生、招工、人员任用等决策过程中,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应考者汉语水平的参考依据,极大地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可靠性,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2.民族学生汉语掌握现状

新疆以天山为界,天山以北地区的经济相对发达,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较高,学生的汉语水平较高,南疆大多数地区的经济比较滞后、交通不发达、信息闭塞,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一般不高。由于学生从小受教育程度不同,汉语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造成部分学生学习相对困难,这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健康发展有如下方面的影响:

(1)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由于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来自边远的农村地区。走进大学,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是第一次有机会离开自己从小成长的土地,第一次看到外面的世界,他们的内心是积极向上、要求进步、朴实好学的,但由于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水平较低,文化基础较薄弱,视野相对城市中的孩子来说不够开阔。语言的障碍,导致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甚理想,对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大学生来说,学业上的挫败感使得他们不易建立自信。

(2)影响同学关系

由于民族风俗的差异,语言的障碍,导致彼此间不易良好沟通,人际交往不够理想。语言交流带来的不便影响了民汉学生之间的友谊交往[3]。

(3)影响学生就业

就业是教育领域最大的民生工程,毕业生就业关系到学生的个人前途和学校的发展[4]。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就业现状尚不容乐观。一方面少数民族学生专业水平不高,在就业市场不易获得青睐。以大学为例,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因民族习惯的客观原因,在一些企业中就业,也确实存在不便。

一般情况下少数民族学生择业时不倾向于去企业工作,也不会选择在自己学习的专业领域内创业,而选择去事业单位性质的单位——在新疆地区利用双语的优势,以求安稳的生活状态。

3.如何提高学生汉语水平和专业能力

汉语水平的提升是提高少数民族学生专业水平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尤其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专业知识的理解相对于文科专业来说本来就更有难度,加上语言障碍将更困难。但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客观事实,客观上存在不同的语言和语言发展格局,不同群体都面临不同的语言学习需求[5]。

新疆地区高校对语言不过关的少数民族学生,开设一年的预科学习,系统地学习汉语。既可以帮助他们逐步适应高校的学习生活,又可以让汉语水平较差的学生有系统地学习提高汉语言能力的过程。然而语言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大学四年时间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同时保证专业学习效果在方方面面做出努力。

要提高语言能力,最直接的方法是多开口说。在新疆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约占总学生数的30%~40%,因此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是汉族学生,这为他们学习汉语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学校部分课程会采用民汉合班的形式开设,授课老师既可能是汉族老师,又可能是少数民族老师,课程以汉语授课;学校住宿也采取民汉合宿的方式,这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的交流沟通,新疆高校所采取的这些政策都使得民族学生有良好的汉语言学习环境。

少数民族的语言天赋普遍比汉族人高,大部分少数民族同胞都或多或少地具有一定的汉语沟通能力,而只有常年与民族同胞打交道的汉族人才具有有限的维语能力,就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民族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困难,随着专业难度的不断加大,一些同学对专业学习失去兴趣。老师在学生学习中所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使得学生有所获,有所得,有所思,有所悟。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增加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思考。

观能相通,是我们在寻找有效学习方法时,早就发现的现象。即学习一种语言,听、说、读、写各种感官的综合运用,可以得到1+1>2的结果。在汉语言学习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听、说和读的能力,还要提高写的能力,多动手、勤动手,“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就是说写、整理在有效学习中的重要性。

学习动机可以持久地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而建立高尚的学习动机可以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少数民族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希望祖国富裕强大,这些充满时代感的特征是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品德的主流。同时,民族学生还具有强烈的民族荣誉感和民族自尊心。必须建立强大国家,民族才会强大,国家稳定统一,才能使各个民族的同胞拥有安定幸福的生活。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各个民族都是血脉相连的,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共同进步,才能求得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锡宏.少数民族教育双重性理论与实践探索[J]. 贵州民族研究,2003,23(4):158-163.

[2]马戎.新疆民族教育的发展与双语教育的实践[J]. 中国教育学前沿,2009,6(2):2-41.

[3]马雨晴.新疆高校民汉学生友谊现状及影响因素探析——以石河子大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8).

[4]马武宏,谭伟.浅谈培养和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基于《学习生涯规划和素质拓展》课程的问卷调查[J].教育教学论坛,2016(35):230-231.

[5]马戎.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31(1):6-18.

猜你喜欢
双语教育专业能力心理状态
不同阶段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内在发展规律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内蒙古民族院校幼师双语教育调查与反思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浅析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
澳大利亚沉浸式双语教育与我国双语教育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