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高段有效提高阅读理论及策略研究

2017-06-10 17:10王晓娟
考试与评价 2017年9期
关键词:有效策略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王晓娟

【摘 要】本文根据教学实践和课例研究,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为目的,探讨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旨在让学生学会阅读,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构建优质高效的阅读教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策略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理解语言、提升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不断思索和研究的问题。我们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课例研究,从前置学习、词语教学、整体感知、文本研读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在阅读教学中关注语言文字,渗透文体意识,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升语文素养。

对此我仅表示我自己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高段阅读做出如下理论和浅究。

一、词语学习,扎实厚重

1.关注字理,渗透文化

汉字是表意文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几乎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词语教学中,会读会写只是初级目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字词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汉字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中,要善于发现汉字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科学有效地将字词教学引向深入。例如《琥珀》一课,可以这样设计:由核心词“琥珀”入手,引入大篆体的“王”和“玉”,介绍这两个字及“王字旁”的构字方法和文化内涵,然后出示“琉璃”、“玛瑙”、“珊瑚”等与“琥珀”外观相近、构字方法相同的词串,择机渗透温润如玉的传统文化,再把相关词汇整理积累下来,实现语汇积累和文化渗透的无缝对接。

2.着眼积累,活学活用

词语教学重在积累运用,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要积累语言信息,掌握语言这个学习和交流的工具。例如:在学习《翠鸟》一课时,第一自然段可以这样设计:以描写羽毛色彩的“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等词语为抓手,适时印证与“翠鸟”之名的联系。然后,出示“丹顶鹤”的图片,启发学生觀其色、思其名,再适时出示《美丽的丹顶鹤》中的描写,在比较阅读中点明“观其色,扣其名,传其神”的写作方法。最后,指导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鸟进行仿写,将习得的方法迁移到写作练习中。

3.比对变化,发现秘妙

词语是阅读教学中最活跃的元素,引导学生品味词语的内在意蕴,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悟情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例如:北师大版《“诺曼底号”遇难记》,此文从薄雾弥漫的夜航开始,到哈尔威船长在阴冷的薄雾中殉职结束,“雾”是贯穿始终的环境描写,起烘托渲染之妙用。教学中,由“薄雾弥漫、愈来愈浓、沉沉夜雾”一组词语切入,引导学生品味词语的意蕴,感受词语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变化。然后,以这组词语为依托,跳转到其它小说中的经典描写,如:《草船借箭》中的漫天大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朔风大雪;《桥》中肆虐的洪水等等,形成环境描写中关于天气描写的词串,再次印证环境描写的妙用。

二、整体感知,掌握规律

1.课题扩充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捕捉到很多课文信息。教学时,要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使表达更加完整,更加全面。例如:在初读《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题“小村庄”和“故事”前边各填一个词语,以此为支点进行扩充,帮助学生理清文章内容。

2.文体归纳法

不同文体的课文有其鲜明的写作特点,可以引导学生总结文体特点,归纳写作规律,进行概括理解。例如:阅读写景的课文,要抓住景物特点及写作顺序进行概括。如《草原》一文的主要内容是:作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3.关键词句串联法

有的文章结构上有总起句、过渡句或中心句等,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例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赵州桥》、《藏戏》等课文,只要引导学生在初读时画出关键句,然后将画出的句子稍加改动,一一串联,主要内容的概括就迎刃而解。

三、研读文本,凸显语用

1.指导朗读重在感悟

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由此可见,朗读应该是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通过有声的语言表现出来;有感情的朗读就是让这声音在理解的基础上真情流露。例如:在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一自然段时,抓住“郁郁葱葱”等四字词语指导学生读出小村庄的美;抓住“早先”一词指导学生读出惋惜与难过,在对话中引领学生逐步走向深入,层次鲜明。正是由于学生对文本有了自己的理解,所以情感自然流露。

四、拓展阅读,架桥铺路

1.推荐读物

推荐读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因而推荐时机尤为重要。可引导学生对描写同一内容不同文体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如: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穷人》是根据法国作家雨果写的叙事长诗《穷苦人》改编的,可通过对比阅读发现两者在写法上的不同;也可以引导学生读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如:学完《一头战象》后引导学生读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列。

2.方法指导

拓展阅读要有布置,有指导,中间要有督促,有检查,及时推进阅读,保证阅读效果。在整本书的阅读上,教师要给予方法的指导,要结合语言文字的内容和形式特点,采取“以一篇带一本”的方法进行。

综上所述,阅读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是一道很有分量的题目。它可以体现出很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我认为好的学习方法是高效学习语文阅读的重要桥梁。

参考文献

[1]章珊珊.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2]袁媛. 進城务工随迁子女小学高段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3]黄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03.

猜你喜欢
有效策略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