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学习对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优化研究

2017-09-05 01:49李春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5期
关键词:分组学习教学效率初中数学

李春艳

摘 要:社会在不断进步,社会对于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家长对于自身孩子的成长的规划也越来越系统,所以如何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质量,是当代初中教学需要探索的教学方向。笔者在大量的实践铺陈下,把以合作交流为基础的分组学习运用到日常的初中数学教学中,从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合作学习案例出发,探索分组合作的意义,为实现高效的教学提供借鉴的方向。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分组学习 教学效率

人教版数学中指出:学习若仅仅依赖记忆和模仿,是达不到学习的目的的。所以现在的教学改革总是在向实践方向转型,让学生切身地去感受书本中的知识。初中这个时期,是初中生的思维和行为能力形成的时期,强化动手能力就十分重要,通过分组学习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达成相互合作、共同学习的良好学习氛围,同时,分组学习培养的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把组内学习到的知识进行集中展示,对有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一种提高。

一、分组学习的原则和方法

(一)合理的分组模式,保障合作,实现共赢

分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相互合作、独立思考,利用分组学习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分组教学是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合作共赢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组别的划分依据有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学生的考试的成绩、学习状态、数学能力等合理划分,把学习程度和智力水平一致的学生划分在一个组别里,由好、中、差三个基本类别分类,同时选择认真负责的一位同学担任组长一职,督促组内学生学习。同时,组与组之间以成绩的方式流动,让学生有进步和退步的直观感受。班级里总人数为六十左右,全班分为十个小组,进行分组学习。

(二)根据课表来设置问题,使得问题看起来更具有层次感

对于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来说,上好一节数学课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应该怎样让数学知识教给学生,并收到良好的反馈却一直需要探索。在笔者看来,每一章节的知识都有简单与容易的相对之分,所以教学的难度必须要逐层深入,如初三年级学习的二元函数部分,作为中考的压轴大题之一,就需要老师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从定义入手,遵从从一般到特殊的原则,开始完成教学计划,在这节课上,开头先让同学们自学五分钟,然后各组织间进行学习交谈,解决一般的未知量为特值的类型题,再由组长进行疑难问题的反馈,如该怎样利用函数图形等,然后由老师统一解决问题,并进行二次函数的引申,通过分组学习这样一种方法,绝大多数的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有效的利用课堂的学习时间。在课后,老师留下的思考题及操作题,同学们一起协作,也完成得很好,体现组内成员的重要性。

(三)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分组凝聚力

在中考中,统计与概率是每年必考的内容之一,虽然考查范围固定,但题型千变万化,抓球问题、手指问题等都有过考察,所以在此部分学习中,不仅需要夯实基础,更加需要组织户外的概率事件,在本节课,我们将桌子合并,以小组的形式,组织面积类概率问题的实验,并与准确的算法作对比,以及硬币次数正反面实验,小球盲抓实验,一组六人三个实验,两人做一个实验,不仅保证实验的准度,还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通过最终的反思与总结,同学们也对概率问题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四)引起学生兴趣,为学生学习提供平台

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在现代教育发展中越来越显得重要。在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在自习课上,我们的教学依然采取分组学习的方式,对于图形的旋转、图案设计来说,对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一些优秀的同学在自主学习时,就可以用周围的具体物品,帮助其他同学更好地理解空间图形。为部分内向又偏科的同学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让他们有不会的问题可以及时提问,不懂的知识点可以及时得到解决.在任何形式的教学中,都要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贴近学校学生的实际,正确把握学生的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

二、分组学习对于初中教学的辅助作用

现在合作学习在学术界是十分常用的一种学习模式,不仅被用于数学教学之中,但初中数学教学中,它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因为数学是一门偏重理解的基础性学科,需要学生真正去了解知识点是怎么得出的,而不能依靠死记硬背,所以学习数学必须要有一个可以问的平台,小组学习就可以为学生提供这个平台,这样的一种策略是十分值得推广的。分组教学模式究竟对初中生数学学习有何影响,笔者也在试图找到更有利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分组教学模式。

在中考的大题中,往往是把二次函数与其它知识相结合,进行集中考察,但是有的同学在独立学习,以答案倒推过程,知识看似掌握,实则没有,反而得过且过,到最终集中复习时,看似都学了,但都没有学好,我们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采取分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同等重要,小组一起讨论习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初中这个思维养成的阶段来说,是一种美好的记忆,将圆的旋转与周遭事物结合,构画出的数学之美,会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一种思维惯性,在学生步入大学之后,也可以比其他人学习高等数学更快进入状态。

三、结束语

数学本身具有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是数学教学被制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数学学习的入门和发展都不如偏记忆式学科流畅,所以初中数学教学必须要立足根本,大胆实践与创新,在初三年级的教学中,笔者认为分组学习取得一定的效果,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兴趣明显提高许多。但如何深入地分析教学效果,改善学生知识体系内的固有思维,让学生有更加充分的交流和思考空间,同样需要教师与学校共同探索。

参考文献

[1]牛金凤.论“分组合作”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6(2):214-215.

[2]魏琳琳.论分组学习对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优化[J].学周刊,2013(35):99-99.

[3]张可标.试论分组教学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1):112-112.

[4]张春丽.分组讨论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青年时代,2014(12):125-125.

猜你喜欢
分组学习教学效率初中数学
分组学习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试析英语教学过程中分组学习的运用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