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利用小学数学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

2017-09-13 00:30德吉尼珍
读天下 2017年7期
关键词:动态生成小学数学

摘 要:动态生成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有效利用小学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是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建设的需要,它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有效利用小学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教师必须关注教学过程,及时捕捉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合理运用生成性资源;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成生成性资源的产生。面对这些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如何选择利用,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一些肤浅的认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动态;动态生成

一、 充分挖掘教材,主动诱导生成

新教材独具的优点是:新颖、灵活、画面鲜艳美丽。教材的教学内容综合性,弹性加大了,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用心领悟,深入挖掘,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引领学生参与探索知识的历程。我在教学“2~6的乘法口诀”时先连续出示乘法算式卡片,让学生讲出对应的乘法口诀,课堂气氛高涨,此时出示卡片“0×2=”,大部分学生脱口而出“零二得二”。有部分学生对以上的回答持懷疑态度,进而讨论开了。实际上,学生情绪的跌宕起伏正是由于我对本节教学内容的深入挖掘和精心预设,虽然教材上这一知识是隐形的,但不能说生活中没有涉及到这一知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花点时间教学这一内容也未尝不可。让学生亲身经历“出现错误——发现错误——寻求答案”这一过程,从而对乘法的意义有比较深的理解。接着教学“0乘任何数等于0”就显得水到渠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就这样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逐步达成了。挖掘教材内涵,引领学生深入地经历学习过程,不但对知识的建构有很大帮助,而且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潜能,把握数学的本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机械地按原先设定的一种思路进行教学,而是在当时课堂特定的情况下,根据师生思维的交流、沟通和互动的实际情况,发挥教师的教学机智适时生成。

二、 加大探究力度,积极强化认知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之一。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动态生成的亮点资源。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学生在探究尝试计算“8.54÷0.7”过程中,我巡视发现两种不同的转化方法:一种是将8.54÷0.7转化为85.4÷7,一种是将8.54÷0.7转化为854÷70。在汇报交流时,我有意地请两种不同算法的同学上台板演,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班上展开一次有意义的争论。最后达成共识,一致认为将8.54÷0.7转化为85.4÷7来进行计算更简单。此时我进一步引导:遇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运用商不变的规律,应该以哪一个数为标准来进行转化?通过上面的尝试探究、对比讨论,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先将除数转化成整数,同时为后面的计算做好了铺垫。

三、 正确利用质疑,合理启迪思维

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有思想、有个性的生命体。在很多时候,尤其是当教师鼓励学生质疑时,课堂会出现一些始料未及的情况。这种意外和新鲜往往给学生带来探究的冲动,鼓励学生质疑能引发精彩的非预设生成,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我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从复习到乘法分配律的归纳得出,都进行得很顺畅。可就在全班学生都在埋头做笔记时,一个叫晓晓的孩子叫住了我,“陈老师,我想质疑,我的这个算式就不符合乘法分配律。”我快步走到他身边,看了一眼,心想:这不正是本堂课要解决的一个学习难点吗?本想待会儿课堂上要重点强调呢。于是我抓住这个教育的时机,立即让他说出了自己所举的算式,同时板书出来:(2+7)×2=7×2+7×2。这时我向全班孩子提出了晓晓的不解:左边算式的计算结果是18,而右边算式的计算结果却是28,它们不相等。“谁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我发现这个算式有问题,右边的算式乘错了,应该是2×2+7×2。”……经过孩子们的一番激烈讨论交流,加深了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这给我一个启示:作为一名教师应在努力促进预设生成的同时,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和胆略,鼓励学生质疑,去促进更多的非预设生成的课程资源,并不失时机地捕捉非预设生成的智慧火花。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我们的教学超越课本内容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将更多的个人经验融入学习中,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四、 重视利用练习,时刻调整教学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运用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必要手段,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利用学生练习,从反馈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获取的各种信息,见机而作,适时调整。如我在教学完小数乘法后,在一次练习中偶然发现有个别学生在进行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时,居然按照小数乘法的对位方法进行计算,结果可想而知。这个案例引起了我的重视,我立即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增设了一个小数加减法和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对比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对比,强化了对小数加减法和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避免了知识的混淆。

五、 正确对待错误和预设,力求促进思考

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往往是典型的,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错误,并能独具慧眼,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错误,使错误巧妙地服务于教学活动。课堂上,当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或实验失败时,教师不要责怪学生,而应该把错误或失败当成另一种教学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积极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巧妙诱导。对于课堂上“不赞同的或反对的声音”,教师不能急于否定,而是顺势鼓励,让学生大胆求异,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预设要充分,但不必太注重程序和细化,要给师生在课堂上留出更多的碰撞和生成的机会和空间。

我们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出现疑惑或错误的问题所在,巧妙地利用其中的错误资源,通过细心倾听学生导致错误的理由,找到产生错误的根源。或是把错误资源抛还给学生,给予他们争论的时间和空间,在争论中明理,在争论中内化知识,同时教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态度——主动思考。

总之,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吃透教材,想尽一切办法诱导、启发学生,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还要会利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特别是,意外生成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其次,教师还应该多一点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多一点对学生独特感悟的关注,多一点对学生错误的关注,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资源服务于课堂教学。身为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有效利用好课堂的生成性资源,促进学生的发现、探索与思考,让数学课堂在生成中异彩纷呈!

作者简介:

德吉尼珍,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鲁朗镇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动态生成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下小学数学课堂动态生成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策略探微
动态生成,彰显数学课堂活力
品德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运用策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