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7-11-28 22:19袁天会
文理导航 2017年33期
关键词:生本教育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袁天会

【摘 要】语文是小学教育教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以积累学生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对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目前大多数小学学校的语文教学多是以语文教师的单向传授知识为主,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被动的接受缺乏积极主动性,学生参与度不高,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层次浅,且容易遗忘,导致语文教学效果不理想。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许多新的教育理念被提出,生本教育就是其一。生本教育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当作主体,一切以学生为本,教室的教学设计要为了学生。由于该理念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不少教师的青睐。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生本教育理念下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进行探究。

【关键词】生本教育;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1)教师是课堂的主体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大多数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为保持权威,都比较严肃,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课堂教学多是教师的单向知识传授,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感兴趣,所教的知识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层次。学生被动地接受语文教师传授的知识,由于没有主动地思维过程,理解层次比较浅显,而且很可能因为不感兴趣而发生走神儿的现象,学习的效果不够理想。大多数教师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唯一目标,忽略了对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能力的培养,这种填鸭式的教学虽然教师也付出了辛苦的劳动,但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刻板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方式单一,教师多是利用语文教材和板书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时间富裕的话会安排习题的讲解。教师说的比较多,学生则是以听为主。这种教学方式比较刻板,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没办法参与到学习的全部过程中,只能听教师的讲解。教学方式的局限性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二、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核心理念是“先学后教,先练后讲,以致达到不教而教的目的”。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不少小学语文教师接受了生本教育的理念,并实施在课堂教学中。生本教育理念下,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才能打造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略谈一二。

(1)以学生为中心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本教育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小学语文教师在准备教案、备课时要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出发点,深入挖掘教材,根据班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基础重新整合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对学生有吸引力,让学生有熟悉感。俗话说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跳出原有的思维定式,在课堂上引入多种元素,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和环境,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课堂变得生动丰富。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收集与荷花有关的图片、小物件等,课上让学生根据自己带的荷花图片对荷花进行描述,这种有趣的形式会让学生们觉得很新奇,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带来的图片、并进行描述。学生们兴趣盎然,为教师后续的教学打下了基础,教学效果也会比较理想。

(2)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增加交流和探索的机会

生本教育理念主张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抛弃原来单向传授知识的方式,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通过一系列教学环节的设计,例如采用小组讨论、小竞赛、个人演讲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自己探索语文知识,寻求答案,教师只要做好指导、评价即可,为学生提供个人学习的空间,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来学习,理解的层次深,且不再是简单记忆,而是内化成了自己的知识积累。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钓鱼的启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问题“为什么作者不愿意将鱼放回湖里、为什么作者的父亲坚持要把鱼放回湖里、分析作者心理的变化”,将学生分为3-5人的学习小组,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讨论,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走下讲台倾听学生的讨论,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这种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自主探索解答问题,对课文的理解会更深,也会形成自己的体会,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语文素养,积累了语文知识,提升了教学效果。

(3)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

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重视对学习方法的传授,而不只是知识的讲解。科学灵活的语文学习方法才能引导学生高效地学习,在有限的时间收获更多。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必须重视指导学习方法。在语文学习中,阅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有效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学习。例如在进行《画杨桃》这篇课文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体验各个角色的心理过程,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分别朗读父亲、老师、同学的对话,并引导学生把人物的性格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把握文中各个人物的特点、心理变化,体会到课文所要表达的感情。阅读完成后,教师可以對分角色朗读这种方法进行深化讲解,加深学生对这种语文阅读学习方法的理解,促进掌握,以便应用到以后的语文学习中。

【参考文献】

[1]马振辉.构建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J].中华少年,2016年第36期

[2]姜文英.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新课程:上,2016年第3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本教育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