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2018-01-10 00:35李唯
文理导航 2017年36期
关键词:自主参与作业设计实践

李唯

【摘 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突出了三个方向的六大素养,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实际问题,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我们传统的教学必须要做出积极的应变和尝试。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上,我们也要与时俱进,要丰富作业的功能性,要延展作业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作业设计;自主参与;实践

2016年,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浮出水面,此次拟定的核心素养建立在中国的国情之上,也建立在大量的借鉴基础之上,对于学生的生活学习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立即行动起来,以核心素养为根本要求,重新规划我们的教学行为。而作业是教学环节的有机组成,也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它,让作业设计更加科学,更有指导意义,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一、体现出层次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

学校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所以在“核心素养”的三个大的方面中,学生的自主发展尤其重要,要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需要做多方面的努力,在作业设计中,我们也可以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以推动学生的自主参与。

很多时候,学生的自主学习缺乏动力的原因在于他们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久而久之,学生就习惯了等待,习惯了观望,成为一个看客。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首先要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要让学生产生自豪感、满足感,然后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当强化作业的层次性,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参与其中,然后逐步深入。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的学习中,我布置的作业是这样的:1.剪下教材第117和119页上的图片,沿虚线折叠起来,看看能够围成怎样的立体图形。2.利用做成的正方体模型来操作,看看沿着不同的棱展开,会得到哪些不同的展开图。(不少于3种)3.与其余学生交流,看看这些展开图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尝试将这些展开图分类。4.在给定的自己图片中尝试将长方体的展开图补充完整,你能想到几种不同的可能,相信自己,将所有的可能画出来。在这样几个作业中,我对学生的要求是尽力而为,哪怕只能完成第一题,也是可以的。在后面的问题中,因为可能性很多,所以我要求了一个下限,有兴趣的学生可以找出更多答案。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因为没有限定每个人的任务,所以学生完成起来没有压力,他们可以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表现出来,这也为课堂学习埋下了伏笔,完成作业的学生需要和别人交流自己的练习,看看是不是有遗漏的地方,在作業中遇到困难的学生也对问题更加感兴趣,他们想知道自己哪里出了问题。

在分层作业中,不同层次的学生经受了不同的锻炼,但是他们都接触到课堂上将要重点交流的问题,这就增添了学生投入到学习中的积极性,让他们愿意参与到学习中去,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累积了学习经验,这给他们接下来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二、体现出开放性,推动学生的社会实践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在数学作业中,我们要给学生更多开放的空间,要放任学生自己去闯荡、去尝试、去经历,这样的实践会让学生知晓更多,领悟更多,收获更多,会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便于他们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并形成创新的思路。

例如在“长方形的周长”教学中,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小明的爸爸准备围出一块长方形的菜地,已知菜地的一面靠墙,那么他用24米长的篱笆可以围成怎样的长方形,你觉得他怎样围比较合理?学生在读题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定不唯一,那么怎样将所有的可能都理出来,并找到比较合理的方法呢?学生会进行一些尝试,比如说画图,或者利用小棒来模拟现实情景,经过一番努力,学生可能会找出其中的一些方案,当然有的学生想到的方法会多一些,有的学生想到的方法少一些。带着这些探究过程来交流自己的思路,来展示自己的答案,学生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能够从别人的做法中学到很多自己没有考虑到的问题,以后再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学生的经验就更丰富,他们希望自己的想法尽善尽美,希望自己能够是找到不同可能最多的那一个,这对于推动学生的实践创新有很大的帮助。

三、体现出包容性,增厚学生的人文底蕴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对于学生的人文底蕴的培养比重较少,而健康的终身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宽厚的文化基础以及较高的精神追求之上,为此,我们在作业中要体现出包容性,要鼓励学生的理性思维,批判精神,要养成学生的审美情趣,千万不要将这些看作无用的东西而置之不理。

例如在“轴对称图形”的作业中,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在方格纸上设计出一些轴对称图形,为了推动学生的审美,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我们可以故意撩拨学生,鼓励他们设计出有创意的图案,设计出美的图案。这样即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花费的时间较长,但是这样的作业带给学生的收获就不止于数学领域,而在交流这个作业的时候,学生还可以这两个角度出发来评论别人的设计,在这些“不务正业”的作业中,学生也许受到了艺术熏陶,也许对美有了重新的认识,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场景。

总之,“核心素养”下的作业设计需要我们提升自己的认识,从“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个核心出发来做出尝试和努力,改变我们固定的作业模式,这样的改变也许会给学生带来更多元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周淑红,王玉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建构[J].数学教育学报,2017.26(03):57-61.[2017-09-12]

[2]袁志气.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6

[3]郑毓信.关于“核心素养”的若干思考——“学科视角下的核心素养与整合课程”系列之一[J].小学数学教师,2016(01):4-7+28.[2017-09-12]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参与作业设计实践
关注生活实践 优化作业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构建学生主体课堂,提高高中音乐教学效率
参与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实施现状及提高策略
引导自主学习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