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剂管理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分析

2018-01-12 14:09王文霞
关键词:调剂调配处方

王文霞

(大庆市大同区林源医院药械科,黑龙江 大庆 163813)

中药调剂是依据中医处方中的相关要求,将中药饮片调配成可供临床治疗使用的药物制剂,该过程体现了中医学理论、方剂、和实践的辨证统一,更是医院药械科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2]。中药调剂是一门系统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中药调剂管理质量仍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18例影响中药调剂质量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中药调剂管理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我院发生的18例影响中药调剂质量案例为主要研究对象,案例纳入的起始时间为2015年1月,案例纳入终止时间为2017年12月。

1.2 研究方法

对本研究中纳入的18例案例进行整理和回顾性分析,分析总结影响中药调剂质量的相关因素,并对中药调剂质量与临床疗效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进一步分析。

2 结 果

18例案例中,6例因中药本身的质量问题影响中药调剂质量,所占比例为33.33%;4例因炮制品混淆影响中药调剂质量,所占比例为22.22%;3例因中药剂量错误影响调剂质量,所占比例为16.67%;3例因发药未交代清楚影响调剂质量,所占比例为16.67%;2例因漏药影响调剂质量,所占比例为11.11%。

3 讨 论

中药调剂配方关乎临床治疗效果。第一,审方意图会影响中药的临床治疗效果。在对中药方进行调配时,调剂人员需要全面了解立方者的用药意图和患者的实际病情,避免出现盲目调剂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举例说明,地黄和首乌这两种药物有生熟之分,因此,在审方前,调剂人员要根据处方上药物的配合情况选择生或熟,不能主观臆断随意选择中药材。第二,中药材称量会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中药在临床治疗上,用药剂量与中药方剂中的主治病症、禁忌症和疗效均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如果方剂中使用不同用量的相同药物,那么治疗疾病和该方剂的名称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作为中药调配人员,要确保中药材称量的准确性,这关系到医师开具处方是否贴近疾病和治疗,同时也关系到药物用量的正确性。并且,同一味药材,不同的用量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治疗效果。以红花为例,小剂量红花具备养血的功效,但大剂量红花则有破血的作用;再例如,小剂量黄连可以起到健胃的效果,然而大剂量黄连则会起到泻火的治疗效果。由此可见,在中药调剂中,药剂师要明确剂量,严格按照处方剂量进行调剂,以确保中药在临床治疗上发挥作用,并尽可能实现药效的最大程度发挥[3-4]。第三,中药炮制也会对临床治疗效果产生干预性作用。中药的来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动植物和矿物质中,因此在调配前,需要对中药材进行炮制,而后才可以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一些药材使用前不宜捣碎,捣碎反而会影响药效的发挥,但还有一些药物需要在使用前捣碎,否则将会造成连续服用数日仍无明显效果的情况。而处方中的药材具体属于炮制的哪一类,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确保药材炮制的准确性,方可充分发挥中药的药效。第四,药物合包会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每种药材的质地都存在一定差异性,一些药材的有效成分属于坚硬的、难溶的,一些药材的有效成熟属于松散的、易溶的,因此,临床上要选择适宜的合包方法,在调配中药药方时,需要根据药材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包方,避免影响药材的效果。

本研究通过对以往影响中药调剂质量的原因进行汇总,发现原因主要包括中药本身有质量问题、炮制品混淆、中药剂量错误、发药未交代清楚、漏药,综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本次研究结果,现提出中药调剂质量管理的建议和侧重点,最大程度上避免中药调剂的质量问题,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

第一,在处方审查上,要分别进行处方前审查、药物剂量审查、不合理用药和配伍禁忌审查。处方前审查,重点是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医师签名等各项基本信息,从根源上避免出现过期处方或拿错处方等情况,通过处方前审查可以初步掌握处方的来源和患者的基本情况。处方前审查工作的设定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提供了更进一步的保障[5]。如果面对的病患群体是老、幼、病、孕人群,更要遵循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此外,中药用量和中药的临床治疗效果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例如,患者治疗需要的是大剂量用药,而配方时只用小剂量,这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耽误患者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务必对中药剂量进行仔细审查,确保用药剂量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同时,中药配伍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用药和配伍禁忌也会影响中药调剂的治疗效果,因此,在中药配伍过程中如果出现禁忌处方,应拒绝调配,并及时与医师取得联系,明确具体原因。并且,孕妇的用药方法和用药剂量同普通人相比也有一定区别,孕妇慎用辛热、温燥、痛经活血的药物,而哺乳期女性需慎用大黄、麦芽、番泻叶等药物。处方审查是提高处方合理性和科学性的第一步,更是确保中药调剂质量的关键。

第二,在处方调配上,分别要确定处方中药物名称与实际应付药物是否相符、严重控制中药剂量。一方面,中药材的种类繁多,类似于同名同物或同物异名的现象时有发生,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药品,在调配的过程中更要尤其注意,并综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实际情况加以区分,确保调配选择的中药材安全、准确[6]。另一方面,药量控制是提高中药调剂质量的重要环节,如果调配的剂量不准确,则主治病症和治疗范围均会发生变化,即便是同一味药,不同的用药剂量,其产生的作用和效果也不同。因此,在中药调剂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量与效的关系,确保用药剂量的准确性。

第三,在处方付发上,一方面,要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详细询问和比对,避免发生取药错误的现象。另一方面,在患者取药过程中,要向其清楚的介绍药物的服用剂量、服用方法以及用药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最大程度上避免不良反应,充分发挥药物的药效。

第四,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充分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明确中药调配工作的相关事宜,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提升工作效率,避免出现差错。

综上所述,中药调剂管理工作质量与临床治疗效果关系密切,甚至关系到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要加强对医院药械科中药调剂的管理,以提高临床用药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确保调剂质量,提升临床治疗疗效,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1]黄敏华.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临床作用评价[J].北方药学,2016,13(11):189-190.

[2]吴焕军.浅谈中药房调剂质量与临床疗效的关系[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35(95):170-171.

[3]王 文.浅析中药调剂与临床疗效的关系[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0):2679-2680.

[4]孙亚军.中药调剂配方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5):149-150.

[5]任培培.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意义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18):159-160.

[6]张丽萍,傅丽琼.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2):121-122.

猜你喜欢
调剂调配处方
养猪饲料巧调配
要不要服从调剂?
养老金中央调剂运行机制及最优调剂比例测算
——基于二次调剂算法
大气调配师
人间处方
新国标颁布 肥料检出植调剂按假农药处理
张馨予调配
处方
提高研究生调剂工作效率的思考和建议
祝您健康处方(8)烧心、反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