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欣赏者思维,创造“共情”效应
——以《项链》课堂学习活动为例

2018-01-23 06:34倪春凤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美丽动人玛蒂尔欣赏者

◎ 倪春凤

一、案例背景

美国当代著名学者艾布拉姆斯曾在《镜与灯》中提出了文学四大要素的理论,即:①摹仿理论——关注于作品和宇宙(universe)之间的关系;②实用理论——关注于作品和读者(audience)之间的关系;③表现理论——关注于作品和作者(author)之间的关系;④客观理论——关注于文本(work)细读。艾氏的文学四大要素理论,为我们解读文本打开了一个突破口。

在解读文本时运用实用理论去关注作品和读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读者或欣赏者本人对文本的能动性甚至创造性的理解过程。一篇作品是作家为欣赏者而写的,而一部未经读者阅读欣赏的作品只能算是一个由语言符号编织起来的“文本”,欣赏者阅读作品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作品的“二次创作”,是对作品进行审美和鉴赏、领悟和解读的过程,继而产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用。

那么,如何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以欣赏者的身份去碰撞彼此的思想,对作品做创造性和深层次的解读,以便更好地感作者之所感,思人物之所思呢?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共情”理论是一把合适的钥匙。

“empathy”(共情)又被译做“移情、同感、共感、同理心”等。该词属于心理学范畴的词语,是指一种能设身处地地体会、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并能采取适当反应的人格特质。课堂学习活动中,“共情”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地将自己的感觉、思想、情感、意志等生命活动移入文本中,通过品读文本的语言,感作者之所感,思人物之所思,合理地产生情感共鸣与个性体验的过程。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作品,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只有将作者的创作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和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相融合、相碰撞才能产生情感共鸣,才能更好地彰显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二、案例描述及分析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其赏析之作更是层出不穷、不胜枚举。对这篇小说,历来有较大的争论。对主人公玛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多年来,人们的评价也褒贬不一, 更多的是贬多于褒。传统的观点曾将她定性为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并将虚荣心看作是其悲剧的“万恶之源”。显然,这种评价有失公平性和合理性。为了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更好地引导学生用辩证和全面的观点去解读主人公及其背后的悲剧原因,笔者在课堂上尝试几次去碰撞欣赏者(即学生)的思维,创造“共情”效应。

初步设想是:围绕文中作者的关键句“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去展开学习活动,以此句作为引发学生碰撞思维的导火线,然后从不同角度去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学生在理解主人公的心理和处境的基础上产生“共情”效应,最后回归关键句,开展深入讨论活动并总结,挖掘造成主人公悲剧的根源,每一次碰撞思维的学习过程都以问题作引领,以达到学习活动中创造“共情”效应的目的。具体课堂学习活动步骤如下。

(一)学习活动1——小说情节梳理(预习情况检测)

(1)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来概述小说的情节。

(2)展示关键句“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极细小的一件事”指什么事?——丢项链。

(二)学习活动2——紧扣文本,展开讨论

(1)由关键句引出疑问:丢项链是败坏还是成全了玛蒂尔德?陈述观点并说明理由。

(教师下发课堂统计表1,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结合文本填写课堂统计表,完成后现场按照观点分类,教师通过举手人数做及时统计)

表1 课堂统计表1

(2)学习活动讨论的结果:通过讨论,大部分学生第一感觉还是认为主人公玛蒂尔德太爱慕虚荣,太不现实。如果她不那么虚荣,至少十年后她的生活不会那么惨,容貌也不会变得如此不堪。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进行第一次思维碰撞,品读文本,找依据,交流观点,学生之间产生“共情”效应。

(三)学习活动3——激发矛盾,真“情”选择

教师导入激发矛盾阶段并出示问题:既然初次感觉美丽动人的玛蒂尔德的虚荣心如此让人不可理喻,那么:

(1)提出问题:你更喜欢丢项链前的还是丢项链后的玛蒂尔德?陈述观点并说明理由。(同样是填写表2,通过举手人数做及时统计)

表2 课堂统计表2

(2)乘机追问:男同学,如果是你的妻子,你更喜欢丢项链前的还是丢项链后的玛蒂尔德?女同学,你愿意做丢项链前的还是丢项链之后的玛蒂尔德?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3)做出预设:大部分男女学生都可能更关注容颜而选择丢项链之前的玛蒂尔德,虽然丢项链之前的主人公虚荣心十足,但是至少养眼让人看起来舒服,而丢项链之后性格务实但是外貌让人不愿意做选择。

(请人数相等的男女生代表来交流,表达真实的想法)

(4)学习活动真“情”选择的结果:大部分男学生更喜欢丢项链前的玛蒂尔德,因为之前的主人公美丽动人,美丽的妻子也是男人的面子。而之后的主人公虽然性格更真实,但是变化太大甚至连曾经的好友都不认识,可见容貌变得实在没办法让人接受,何况是每天要面对的妻子。大部分女学生更愿意做之前的玛蒂尔德,首要原因也是容颜,而且家中请了小女仆,不用做重活,日子平淡但是较为悠闲。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进行第二次思维碰撞,分角色站在主人公的立场上对欣赏者进行引导,与主人公共情,让欣赏者在纠结中去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四)学习活动4——追本溯源,探究主旨

教师引导:我们大家刚才做选择时大部分人都宁愿做年轻时的玛蒂尔德,而不能接受十年后的玛蒂尔德,但是年轻时主人公的虚荣心又让人很难容忍。那么美丽动人的姑娘可以有梦想,虚荣心有那么大的罪过吗?

(1)出示问题:难道虚荣心是玛蒂尔德悲剧之源吗?

(2)咬文嚼字:(带领学生品读第一段)“她也是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是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她没有……,也没有……;最后只得……小书记结了婚”。

(3)学生品味斜体字词及文句中作者的言外之意,呈现学生交流结果:

①美丽动人的姑娘——玛蒂尔德的资本;

②命运的差错——命运决定出身;

③小职员对小书记——家庭出身,门当户对的婚姻;

④没有……,也没有……只得——拥有美丽动人的资本的玛蒂尔德因为出身限制面对现实的无可奈何。

师:结合大家详细的分析,为何作者开头一句就用一个突兀的“也”字?一般什么情况下用“也”?

——有同样的情况用“也”,说明身边有像玛蒂尔德一样美丽动人的姑娘的例子,可能那些美丽动人的姑娘出身好或认识并嫁给了有钱人。这是很正常的社会现象。

(4)欣赏者与玛蒂尔德“共情”,与作者“对话”。

①将心比心,与主人公“共情”。如果你是美丽动人的玛蒂尔德,你希望嫁个有钱人过好日子吗?我们身边有没有类似的例子。

②换位思考,美丽动人的玛蒂尔德为了参加舞会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点是否正常?我们有没有类似经历?

③全面考虑,文中难道只有玛蒂尔德有虚荣心吗?当时的社会是如何评价女性的?

(5)学习活动“共情”及“对话”的结果。

①女孩子当然希望自己嫁个经济条件好的人,物质条件好总比不好强,这是正常心理。玛蒂尔德想嫁好点的虚荣心属于正常。

②出席重大舞会把自己打扮漂亮一点乃是人之常情,玛蒂尔德做了一件礼服无可厚非,借首饰也是对美的一种追求,何况她并没要求丈夫给她买首饰。我们生活中也有类似的装扮经历。如我们参加婚宴、大型同学聚会等。

③弗莱斯节夫人作为上流社会的一员却买的是假的钻石项链,路瓦栽先生也在努力存钱预备买一杆猎枪。他们都有虚荣心。而当时的社会婚姻是看门第、阶级出身,女子拥有美貌但是出身不好不一定能改变命运,正如我们美丽动人的玛蒂尔德。

师:每个女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公主梦。而玛蒂尔德生活的这个社会是这样评价女性的,“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可见把美貌当成资本,以美色为商品是当时评价女性的标准。如果那个社会足够宽容,对女性有良好的评价标准,女性同男性能取得平等的地位,而不是作为男性的花瓶,那么玛蒂尔德也不至于每天都生活在狂热的梦想中,更不会被穿上虚荣的外套。畸形的社会毒害了人们的思想,使得女性成为男人的一种附庸。这对于玛蒂尔德来说,或许才是真正的悲剧。

小结:我们不否认,玛蒂尔德的虚荣心的确影响到了她的命运,但是这对于玛蒂尔德来说一定是悲剧吗?丢项链这极细小的一件事,对玛蒂尔德来说,既是败坏,也是成全:败坏了她曾经的生活、美貌、梦想等,成全了她健全的人格、成熟的心理。一条项链十年青春换得一个真我,可以说莫泊桑用虚荣心成全了玛蒂尔德的精神生活的回归,何况拥有虚荣心并不只有玛蒂尔德一人,她只是其中一个而已。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进行第三次思维碰撞,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文本中的句子,用问题引导去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想法,欣赏者——师生之间“共情”,碰撞思维,深层次地解读作者及其写作目的,站在时代的立场上,公正合理地解读玛蒂尔德,挖掘造成其悲剧背后的根源。

三、案例反思

(一)在文本中咬文嚼字,与作者“共情”

本案例以作者文本中的关键句“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为导火线,抓住“极细小的一件事”“败坏你”“成全你”,咬文嚼字后顺势展开讨论活动,“丢项链是败坏还是成全了玛蒂尔德?陈述观点并说明理由”。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对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情感,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从文本中找寻依据,陈述观点并说明理由。又如品味开头句子“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的环节,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的言外之意及其对主人公蕴含的感情。

(二)在问题中激发思维,与欣赏者“共情”

鉴于欣赏者(学生)第一次简单对立化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开展学习活动来一一激发矛盾,真“情”选择。让欣赏者内心在纠结中做出选择,并分男女角色站在主人公丈夫或主人公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感受人物心理,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想法。让欣赏者之间在这些问题的选择中产生分歧、激发矛盾心理,达到“共情”的催化效应。

(三)在对话中还原现实,与物质世界“共情”

文学中的人物形象来源于社会生活,而任何人物都离不开生存的社会环境。对人物的分析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平面,作为欣赏者要站在时代和社会的立场去想人物之所想,思人物之所思。美丽动人的玛蒂尔德对美好社会生活的向往的社会环境如何?她周围的人物有没有类似她爱慕虚荣的心理?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的同时,让学生紧扣文本去解读作者,与社会现实“共情”,师生、生生在对话和学习活动中各抒己见,从而达到公正合理地解读玛蒂尔德,挖掘造成其悲剧背后的根源的目的。

总之,课堂学习活动实践证明,借助艾氏的文学四大要素之实用理论和“共情”理论为课堂学习活动搭架了新的解读文本的桥梁,碰撞欣赏者思维,创造“共情”效应有利于构建有效的课堂,完善学生人格,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猜你喜欢
美丽动人玛蒂尔欣赏者
餐桌上的风景
留出想象的空白
芳华
项 链
读《项链》有感
艺术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
文咏珊 人美话不多
编演短剧,英语课堂“美丽动人”
从日用瓷出发谈理念对欣赏者的意义
教师听课时身份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