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安徽小微企业信息化对策探讨

2018-01-28 11:44廉同辉
铜陵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安徽小微信息化

廉同辉

(安徽工程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一、引言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使用上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形成数字鸿沟[1]。企业信息化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信息化建设可以促进产业升级,优化经济发展方式[3]。企业信息化是企业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所面临的新状况,也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4],企业信息化能有效提升企业绩效,并促进企业管理变革与创新[5],可以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和管理水平,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6]。

2014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 《全国小微企业发展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年底,我国共有小微企业1169.87万户,占企业总数76.57%。2014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从资金支持、财税优惠、创业基地建设、促进企业信息互联互通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措施,扶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的《2015小微企业信息化服务信息发布会暨小微企业信息化培训启动会》中提出,新常态下小微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更为重要,并指出智能制造、推动互联网在现代制造业深化应用和融合发展、为大众创业搭建平台,是推进小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三个重点领域。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小微企业信息化的指导意见》指出完善小微企业信息化服务,降低小微企业信息化应用成本,提高小微企业信息化水平,推动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提出到2020年,小微企业信息化水平应显著提升。2015年安徽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出台 《关于开展2015年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提出落实好各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政策,助力小微企业,激发创业创新活力,促进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新常态下,小微企业的发展在安徽经济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对推动经济发展、解决就业、稳定社会秩序、培育新兴业态,打造新的增长点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近年来,安徽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一定成就,但还有有待提升的地方,为此本文首先梳理新常态下安徽小微企业信息化的现状,探索安徽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安徽小微企业信息化水平提升对策,以期为安徽小微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新常态下安徽小微企业信息化现状

安徽各级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小微企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一定成绩,成为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首批示范省,合肥市和芜湖市成功入选国家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城市。安徽的宁国市佳佳小微企业创业园、青阳县经济开发区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等入选国家经济和信息化委员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在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安徽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相关部委有关企业信息化各项政策措施,相继开展动力100无线企业、“互联网+智慧企业”等一系列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信息化氛围,鼓励小微企业信息化发展。与此同时,安徽以“三百工程”、“中小企业培训工程”为起点,引导全省广大中小企业提高信息化意识。并在最近出台的《安徽省“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中明确强调应积极推广,加速融合,全面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安徽为了促进小微企业信息化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出台一系列促进小微企业信息化的相关政策,如《安徽小微企业促进条例》、《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扶持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通过引导小微企业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改造业务流程,以改善经营管理,提升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安徽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持续深入推进,政府搭建网络平台为小微企业信息化提供服务,通过云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网店建设、企业形象展示、产品信息和采购信息发布、网络营销推广等服务。如合肥市经信委与百度公司合作打造的第三方本地化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合肥市地产品云服务平台”。支持本地企业、企业服务机构及本地生活服务商家入驻,依托百度网络搜索技术和平台优势,为企业提供网店建设、企业形象展示、产品信息和采购信息发布、网络营销推广等服务[7]。政府积极推进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使信息化全面覆盖企业管理、确保运转更加顺畅,推进小微企业应用互联网的水平和两化融合能力。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信息技术应用普及。2013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研究报告显示安徽处于我国信息化发展中等水平地区[8]。“十一五”时期,安徽通过大力推进“数字安徽”的建设,大大提高了安徽的信息化水平。安徽网络基础设施信息化逐渐完善,综合通信能力全面提升。截至2016年底,全省光缆纤芯长度达2778.1万芯公里,城市地区家庭基本具备光纤接入能力,行政村通光纤比例达94%;移动宽带网络基本覆盖全部行政村[9]。

三、新常态下安徽小微企业信息化问题

(一)小微企业信息化意识薄弱

小微企业主的信息化意识较弱,对信息化重视不足,对企业信息化能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认识不足。通过调研发现,一些中小企业主往往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信息化培训,导致企业信息化管理较为薄弱,认为企业如果用上先进的办公自动化设备,用上ERP软件,就算是信息化,有些认为企业增加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设备就是信息化。小微企业信息化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有待规范。此外,小微企业有些员工在进行信息系统操作时出现差错,使得员工对信息化产生消极抵触情绪。

虽然一些小微企业通过信息化对企业进行管理,但信息化主要处于财务管理等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共享层面,而通过信息化对生产环节的控制还较少,企业内部的生产、销售、管理等方面没有进行信息化的有机整合与实施,使信息化建设没有发挥实用价值。通过调研发现,一些小微企业部门间缺乏统一规划和部门信息交流,存在一定的信息孤岛问题。虽然有的小微企业已建有信息化系统,但各信息系统之间相互分割,信息没能共享,造成信息化资源浪费。

(二)小微企业信息化融资较难

小微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成本较高,不仅要在硬件和软件方面花费一定资金,而且企业信息化的维护还需要一定的资金。目前,大多数小微企业无力负担较多的信息化建设费用,一些企业由于后续资金不足造成了前期信息化投入的浪费。

对于生产性的小微企业可以通过厂房或机器设备抵押给银行贷款,但是对于从事企业咨询管理等方面轻资产的小微企业却难以进行资产抵押给银行贷款,而小微企业通过民间融资的成本较高。银行出于规避风险和降低成本考虑对小微企业信贷审批较为严格,政府尚未有专门针对小微企业信息化方面的金融政策。

(三)小微企业信息化人才缺乏

小微企业信息技术人才匮乏,难以引进和留住优秀的信息化人才。小微企业与大中型企业相比缺乏吸引力,难以像大中型企业一样建立起信息化团队。由于小微企业实力有限、规模小、管理水平低,缺少人才激励机制和上升空间,缺乏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才,使得较为熟练的信息化技术人员更易流失,对内部员工相关培训较少,严重地影响小微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小微企业员工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不足、信息化素质和技能低下也会阻碍信息化发展。

(四)小微企业信息化设施建设不足

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与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发展紧密相连,从硬件设施而言,安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度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发达。目前安徽农村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较弱,部分地区还没有通光纤,需要提升宽带接入能力,尤其需要提升具有一定产业集聚地区的信息化设施建设。

(五)政府扶持小微企业信息化力度有限

目前政府为小微企业提供免费的信息共享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较为迟缓,进行信息化项目应用示范工程建设进展也较为缓慢,选取的试点小微企业较少。政府的信息化技术改造专项资金资助重点较多投往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较少被提及。一些为小微企业信息化提供服务的公共网络平台,往往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后期的运行维护,功能单一,没有特色,难以满足小微企业信息化的实际需求。

四、新常态下安徽小微企业信息化对策

(一)提升小微企业主信息化意识

提高小微企业主信息化意识是实现小微企业信息化的关键,政府要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对小微企业信息化的有关宣传,举办信息化培训班,通过专业培训、政策宣讲,对小微企业负责人进行培训和指导,引导小微企业主意识到信息化会给企业带来的发展和意义,以提升小微企业主信息化意识。在企业的整体建设中,引导小微企业主将信息化作为一个重要工作重点,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小微企业可以组建信息化部门。

(二)解决小微企业信息化融资问题

政府加大对小微企业信息化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对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定支持,设立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补助。出台小微企业信息化的财税优惠政策,给予小微企业信息化一定的优惠支持。

在政府的主导下,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小微企业信息化融资的重要来源,调动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贷款的积极性,鼓励商业银行开发适应小微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金融产品,优化银行贷款业务流程,制定一套完善的小微企业信息化筛选机制和信贷程序,让更多有潜力和实力的中小企业获得资金支持。如芜湖出台《芜湖市2014年“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小微企业加强与金融机构对接,搭建银企需求对接平台,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帮助小微企业以应收账款融资,鼓励企业通过上市和“新三板”融资。

(三)培养小微企业信息化人才

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一批专业化的信息化人才。小微企业要对员工进行信息化培训,培养具有信息化能力的员工,提高员工的信息化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政府和企业联合组织相关的信息化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信息化素养,将提高员工的信息化素养作为推进信息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政府加强对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区和传统劳动密集型的小微企业的信息化知识培训力度。

引导小微企业信息化人才的成长,实施信息化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企业要为信息化人才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除了高待遇,还要拓宽他们对外的学习、沟通、交流的渠道。可以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解决小微企业信息化人才,由政府组织具有一定规模的小微企业与高等院校签订信息化人才订单式培养。

(四)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引导和鼓励通讯运营商完善和改进信息化基础建设,建立更加智能的企业信息化推广网络体系。建成覆盖城乡、服务便捷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实现百兆宽带进家庭、千兆宽带进企业[9]。降低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成本,为企业信息化发展做好服务保障工作。通讯运营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升跨部门的信息化设施建设,对具有一定产业集聚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做整体性规划。

(五)提升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服务水平

政府应营造有利于小微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环境,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小微企业,对其进行信息化项目应用示范工程建设。政府应利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建立小微企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免费的信息共享服务。

鼓励通讯运营商与小微企业主管部门、小微企业园区开展合作。对一些优质的小微企业进行试点,为小微企业提供信息化一揽子解决方案、信息化服务优惠体验包和“一对一”跟踪式服务,切实帮助中小微企业将开展信息化工作。引导通讯运营商为小微企业提供中小微企业信息化服务包,制订通信服务包、办公服务包、营销服务包等中小微企业一揽子信息化服务方式。

鼓励小微企业信息化服务商为企业提供信息化必需的信息技术、信息设备、信息内容和信息服务,帮助企业进行信息化需求的诊断、分析和建设。支持第三方机构建成小微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整合服务资源,完善平台功能,对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政府补贴和奖励市场化运行较好的小微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JAFFE A B,LERNER J.Reinventing Public R&D:Patent Policy and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National Laboratory Technologies[J].Rand JournalofEconomics,2001,32(1):167-198.

[2]田安意.我国企业信息化动力因素及其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10(6):84-88.

[3]陈升,李霞,刘泽.资源型企业信息化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5):94-99.

[4]钟建安.企业信息化与组织结构的行为科学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1999.

[5]饶艳超,陈烨.企业信息化、知识共享与企业绩效[J].财贸经济,2012(7):126-132.

[6]陈宪宇.企业信息化:风险与控制[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11):197-200.

[7]合肥市经信委综合规划与政策法规处.合肥市地产品云服务平台正式运行[EB/OL].[2013-09-19].http://www.hfgj.gov.cn/10460/10461/201309/t20130909-1229694.html.

[8]国家统计局科研所.2013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Ⅱ)研究报告[EB/OL].[2014-05-06].http://www.stats.gov.cn/tjzs/tjsj/tjcb/dysj/201405/t20140506_549559.html.

[9]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发展专项规划(2017-2021年)的通知[EB/OL].[2017-05-31].http://xxgk.ah.gov.cn/userdata/dochtml/731/2017/5/31/816497585834.html.

猜你喜欢
安徽小微信息化
帮扶小微企业 山西成绩优异
小微课大应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小微企业借款人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