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2018-01-31 08:36林龙金
考试周刊 2017年67期
关键词:美育渗透审美能力教学情境

摘 要: 美感是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的力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可变苦学、厌学为乐学、好学。只有教师深度挖掘教材中的美,创设教学情境,适时点拨引导,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轻松,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

关键词: 语文教学;美育渗透;教学情境;课堂;审美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将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作为教学目的之一,这几年我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深深体会到只有重视审美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才能使语文课堂气氛活泼有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一、 深度把握教材

教材,是产生美感的源泉,都包含着大量的美育因素。教师在备课时应挖掘这些美育因素,使之成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潜在力量。

1. 教材中的自然景观美。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走进”《天山景物记》中的天山牧场,感受大自然的富饶秀丽、雄伟壮观,“看到”《荷塘月色》中流水一般的月光,清香四溢的荷花;“欣赏”《沁园春·长沙》里的湘江秋色……这样美丽的自然景观,怎能不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怎能不让人油然而生爱国之情呢?

2. 教材中的情感意境美。宋词《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寒蝉”是悲凉同义词,透着秋意,蝉凄切的叫声更让人感觉悲凉,骤雨过后天气陡然变凉,更使人感到凄切冷落,词人通过写秋景渲染悲凉气氛,烘托出内心的悲苦,这样的“情境”让学生更深刻体会到词中的意境美。

3. 教材中的语言文字美。《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没有一个字写美,但没有一个字不写美。詞句用设问修辞手法引起读者想象词人分别后的处境,用列锦的手法勾勒一幅鲜明凄美感人的画面。“杨柳岸”中“柳”与“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杨柳最能代表惜别之物。离别的人一看杨柳就会涌起离愁别绪。三个字表面写景,实质写离别之情。“残”字突出凄清冷落之感。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酒入愁肠愁更愁。酒醒之后看到的又是最能触动离愁的景象!不愧是千古传诵的名句。通过语言文字教学让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受到美的熏陶。

4. 教材中的人物形象美。《雨霖铃》中描绘的一对恋人,离别时两双无力而又有意的手握在了一起,无神而有情的眼,被酸楚的泪花模糊,纵有千言万语也难以一一倾诉,更何况哽噎得说不出话。这时无言对泣比放声痛哭、祝福叮咛更沉痛感人,真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教师讲述结合图片展示让学生感受到一对难分难舍的恋人是多么凄美动人;又如《林黛玉进贾府》的“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的描绘突出林黛玉无与伦比的姿容、神韵和风采。教师通过人物分析让学生感受到人物形象之美。

因此,成功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深刻领悟教材、融入教材,感受教材中的自然景观美、情感意境美、语言文字美和人物形象美,才能在教学时,绘声绘色地描摹出作品境界,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发掘教材美,感受美、判断美、领悟美,进而与作者产生强烈共鸣,在艺术境界中受到美的教育。

二、 创设教学情境

情景式教学,是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场景,借助教学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想象活动,把学生带入课堂情境的一种教学模式。

1. 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讲授《雨霖铃》时应引导学生朗读时轻声压抑、悲切之声、调长拍缓、如泣如诉,读出词中的悲伤愁苦、婉约缠绵。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赏析词的意境。讲授《荷塘夜色》时,在教师可采用诵读法和讨论法,先引导学生默读、诵读,感受月下荷塘和荷塘月色的美感,教师范读,然后让学生讨论,教师描述,再让学生用各自的美的体验去吟读。通过学生诵读、讨论、教师范读、学生吟读、教师描述、学生美感体验,学生受到美的熏染,渐入美的境界,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美感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 借助媒体设备创设美的氛围。鲁迅先生说:“音美以感耳朵,形美以感目。”因此,把音乐和美术带进课堂,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可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受到美的熏陶。《雨霖铃》是婉约派词人柳永抒写离别之情的慢词,课前先让学生看几段视频。听课文录音时在调长拍缓语调、轻声压抑、如泣如诉的悲切之声中,感受词中凄凉的气氛;在美美地欣赏邓丽君唱《雨霖铃》音乐中学生可听出词中的悲伤愁苦、婉约缠绵,受到感染。讲授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音像设备,播放几幅插图。师生一起欣赏,探讨、领略词的意境。如赏析词句“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时,适时播放“京都城外设帐饯别、难分难舍”的画面,让学生欣赏想象一对恋人缠绵悱恻的凄美之情;赏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时播放“夜雾沉沉一望无边的楚地天空、笼罩在水面的烟雾、孤舟漂荡”的画面,学生会想象笼罩在水面的烟雾就像词人的思念,更理解词人别后孑然一身、乘着孤舟所产生的寂寞惆怅之情和前途渺茫之感。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入或创设诗画、音乐美境,在课堂上组织朗读、背诵、师生问答、讨论等,给学生审美的空间,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精心诱发,激发学生的美感,激活课堂教学。

三、 适时点拨引导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美感因素,创设优美教学情境;还要适时点拨引导,激起学生的美感体验。

1. 结合实际适时点拨。

教师绝不无的放矢,空发议论。不能自己先设计好模式和套路,逼着学生走,更不能生拉硬拽;应针对具体教材的内容实际、学生理解教材的实际和即时的课堂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

叶老(圣陶)所说的“相机诱导”,“相机”就是相准教学之机,“相机”是“诱导”的前提。如师生共同赏析《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时针对有的学生找不到直接抒情的词句、不明白什么是直接抒情的词句,教师在学生思考后还无法确定时可点出句中的“伤离别”就是这首词的主题,“自古”突出了这种感情的普遍意义。这时学生便有恍然大悟之感,明白这一句直接抒情,什么是直接抒情。

这样,教师“随机”而教,因时而点,因境而拨。在关键时刻教师才“画龙点睛”,“点”要害,拨疑难,排障碍。

2. 循循善诱点拨引导。《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先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教师再帮助学生解答疑惑、突破难点。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这样才能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教师可精心安排巧妙的悬念,使学生急于追根溯源,探求事情的原委,然后设疑讨论,使学生各抒己见,充分用脑,主动思维。

赏析《雨霖铃》中“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时针对学生的疑问——这词句是实写还是虚写?有什么表达效果?教师不应直接告诉答案,可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上阕看一对恋人是否已经告别?(学生通过查找分析明白恋人难分那舍)“此去经年”一句抒写的是离别前还是离别后的情景?(学生经过讨论明白是词人设想离别后的场景)有什么表达效果呢?这时教师点拨,“此去经年”一句是词人设想——离别后恋人将很难见面,日子多么难熬,别后只有刻骨铭心的思念!即使有“良辰好景”,但天各一方,哪有兴致欣赏,不也如同虚设?即便有深美厚意,又能向谁诉说?这一句虚写更能充分表达别后的凄苦之美和无法割舍的爱恋之意。这样写,更能突出语重情深,百转千回,言有尽而意无穷,把离别之美推向高潮。这一句虽是虚拟想象,却是词人内在情感的真实流露。

经过层层设疑,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学生不禁频频点头,赞叹虚写的妙处。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度把握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美感因素,创设情境教学,适时点拨引导,激发学生的美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陕西: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1:555-556.

[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创设情境以美益智[J].陕西: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1:613-614.

[3]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妙问巧点拨教学谱新曲[J].陕西: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1:610-611.

作者简介:

林龙金,高级讲师,福建省漳州市,漳州第二职业中专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育渗透审美能力教学情境
小学美术教育不要脱离美育轨道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美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