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的策略研究

2018-01-31 16:37高楚映��
考试周刊 2017年61期
关键词:中学音乐合唱教学学习兴趣

高楚映��

摘 要:合唱训练是中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进行合唱训练能够培養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对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也有积极的影响,这对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因此,音乐,应当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合唱训练,矫正学生的学习观念,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音乐的学习兴趣。本文立足当前中学音乐教学形式,简要阐述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合唱训练。

关键词:中学音乐;合唱教学;学习兴趣

合唱教学是一个群体活动,需要每个学生都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合唱教学对学生的默契程度以及教师的指导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提升合唱教学有效性,不仅能够增进学生的合唱能力,也能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也能从侧面提升教师的指导能力。

一、 中学合唱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合唱教学最关键的因素是“默契”,需要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等多方合作协作配合。这也从侧面对教师以及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教师,首先应当具备专业水准和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学生还应具备一定的合作意识和音乐基础,然而,现阶段中学合唱教学中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对合唱训练存在片面认知。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部分学校将主要目光集中在学生几大主科的成绩上,有的甚至没有开设音乐教学,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学校中;部分学校开设了音乐课程,由于部分音乐教师妄自菲薄,觉得音乐只是一门副科,更别说合唱训练了。这部分教师主观认为音乐教育对学生而言可有可无,故而放弃或忽视开展合唱教学,造成出现合唱教学的后续问题。

2. 缺少专业的音乐教师。

教学观念上的缺失,部分学校根本不愿意花重金聘请专业的音乐教师。学校缺少音乐教师,采用“一教多用”,让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客串”,这部分教师没有过硬的专业合唱知识以及专业的教学技巧,无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音乐教学服务,这也自然影响合唱教学的有效开展。

3. 男学生不愿意开口唱。

在进行合唱教学的过程中,经常发现学生不愿发声的现象,尤其是男学生。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声音不再像银铃,多了几分沙哑。多数初中生觉得自己的声音比较难听,出于不自信的表现,合唱的时候只能听到女生的声音,只有女生唱,这显然不是成功的合唱。

二、 开展合唱训练相关教学策略

进行合唱教学是当前中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如何进行合唱教学也是音乐教育者热议的话题。笔者认为,首先,教师应当革新教学观念,对合唱教学有全新的认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合唱训练当中。根据学生的合唱情况,制定解决策略,合唱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内容的新颖性和多变性,逐步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 打造轻松和谐的合唱氛围。

课堂是学生进行学习的第一阵营,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前提。因此,开展合唱教学必须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合唱氛围。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引入小学校园,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这也预示着教育进入了另外一个阶段—信息化教学。中学音乐教师应当发现现代科技的教学优势,在合唱教学中巧妙引入,在听觉刺激下加入视觉冲击,构建轻松和谐的合唱氛围。例如,在合唱《希望与你同行》这个曲目时,音乐教师可以将课前准备的多媒体课件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每个学生的梦想宣言呈现在课堂上,并且为学生播放《校园多美好》这首童声合唱,营造和谐的合唱氛围,发挥信息化教学的教学优势,让学生带着兴趣进行合唱,一堂高效的合唱课应运而生。

2. 让学生快乐进行合唱。

中学生思维灵敏,活泼阳光,喜欢做游戏。还可以让学生以游戏的形式参与到合唱学习当中。这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可以在合唱训练中加入一些游戏元素,增加合唱训练的趣味性,让学生真正“唱进趣,学出来”,体验合唱的独特魅力。例如,合唱《我是中国人》的时候,可以采用对唱的形式来进行,让学生采用对话的方式开展音乐教学,欢乐的气氛,也容易帮助学生突破合唱难点;又如,在学唱《故乡的小路》时,还可以在其中举办“思乡情”诗歌朗诵音乐会,游戏氛围更贴近学生的内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

3. 巧妙进行音准教学。

合唱教学是一个群体活动,需要学生精诚合作。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在音乐基础、音乐天赋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故而,在合唱训练时,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学生缺乏音乐天赋,五音不全,走调的现象非常严重,合唱成了“车祸现场”;二是:全体学生在合唱的时候,发声出了问题,总是唱不到“点”上,教师恨不得为他们加把劲。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准确的发音规律,因此,开展音准训练是进行合唱训练的重要前提,下文简要阐述音准训练的几点策略:

(1)心理教学法。音由心发,这种教学方法侧重提升学生的智慧,而不是声音。首先,帮助学生完成音的记忆,在心中有完整的“音”的概念,当音乐响起,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对旋律、节拍有基本的理解,这也是实现有效合唱教学的基础。

(2)机理教学法。与心理教学法有密切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每一段旋律、每一个节拍,都能配合一些肢体动作来完成。如拍打手掌、拍打膝盖、用手指在课桌上敲击等等。通过反复的练习,让学生对肌肉有基本的控制,形成下意识。

(3)比喻教学法。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把声音喝下去”,旨在打开学生的嗓子。规避“茶壶里煮饺子,有口倒不出”的尴尬现象。首先,引导学生练习“打哈欠”的出气方式,扩大肢体的空间容积,让学生的共鸣通道宽敞而舒畅。长此以往的训练,让学生能够完美控制声带,在拉紧的架势下稳定、积极的工作。

(4)辅助教学法。

辅助教学顾名思义,主要是借助一些辅助手段,音乐器材帮助学生进行音乐学习。比如,柯达伊手势教学法,将抽象性的音符形象具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真切地“看”到高音,根据手势的不同变化掌握音高与音准;又如,钢琴、碰铃、三角铁、铃鼓等乐器,也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配合乐器演奏,进行歌唱,节奏更加分明,对合唱教学有促进作用。endprint

4. 歌唱技巧教学。

帮助学生掌握音准教学之后,进行歌唱教学。须知道:初中生嗓音稚嫩,进行科学的发生训练,对他们的合唱训练有积极的意义。在笔者看来,歌唱技巧是提升合唱质量的重要手段,进行歌唱技巧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当“抓”好学生的声音,针对学生存在气息浅,吸气抬肩,不会气息保持等错误呼吸方法,引导学生“高唱”,用学生自己能够做到的方式去进行歌唱练习。例如,可以学习大象“闻花”般的胸腹联合呼吸;还可以利用半打哈欠的方式帮助学生“开声”;此外,还可以利用“微笑”在歌唱中的作用,笑肌上提,使歌唱呈积极状态,充分发挥歌唱位置和共鸣,气息三者的统一协和作用,让学生将自身和有气息控制的高位置的声音进行比较对比分析,从而提高学生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音的概念。在合唱教学中,不难发现,当学生共同唱高音的时候,经常出现大喊大叫的现象,宛如车祸现场,严重影响合唱训练的和谐性,降低合唱质量。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假声带真声的方法来歌唱,避免损坏声带现象的发生。为了训练学生的内在听觉和对音准的掌握,教师可以借鉴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的无伴奏合唱训练曲,从作品的教学内容入手,确立一条完整的音准、音色训练方式和体制,旨在达到与教学作品需要相符。节奏是音乐的血脉,节拍是音乐的“心跳”,是组成音乐的重要组成元素,因此,培养学生歌唱技巧、节奏感、节拍感是提升整体合唱质量的重要环节,在音乐教学中重视节奏训练,提升学生对节拍的敏感度,为合唱教学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想要了解学生的合唱水平,必须从实践演练入手。演唱合唱曲目是最直观的检验方式。在进行合唱的过程中,优秀的合唱作品是激发学生合唱动力的重要催化剂。比如在教学名曲《青藏高原》时。教师可以着重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让学生充分了解这首歌曲,《青藏高原》是李娜最重要的和影响自己人生的伟大作品。作于1994年11月底到12月初,当时李娜在很偶然的机会下,受命为电视剧《天路》创作主题曲。李娜被制片以及编剧的拍摄思想以及剧本打动。《天路》主要讲述的是我军入驻西藏,两代官兵为西藏修筑公路的事情,整个电视剧表现了广大官兵齐心协力,为西藏做贡献的伟大事迹。《青藏高原》这篇作品表现了一种与苦难顽强斗争的精神,也表现了我国人民伟大而不可战胜的力量。它以“西藏”为背景,展示了西藏的奇特地貌和人民期盼幸福生活的希望。通过引导学生合唱这样的曲目,恢宏辽阔的歌声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启迪报效祖国,激发他们的进取之志。

5. 重视合唱审美教学。

“合唱是一种美的和音”这句话也揭示了合唱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有积极的作用。合唱是一次奇妙的和谐之旅,让学生充分感受合唱的独特魅力,这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欣赏中外名曲如《春雨沙沙》、《踏雪寻梅》、《回声》等,组织学生仔细聆听各声部的旋律,锻炼学生音乐的耳朵,提升学生的合唱感知力。让学生在欣赏这些优美旋律的过程中,体验合唱艺术的美,以便培养学生的合唱兴趣。

在正式学唱作品时,可以带领学生从学唱难度较大、旋律较差的二声部入手。让二声部“先入为主”占据学生的脑空间。这样在合唱的时候,由于这第一声部旋律流畅,放在后面进行学唱也不会影响整个学唱作品的质量。等到学生将两个声部都唱熟练后,首先让学生唱一个声部,教师用琴弹奏另一个声部,让学生感受两个声部和声效果,便于学生达到协和统一熟练,教师再对作品进行速度、力度、演唱情绪等方面的指导,使学生的演唱能更好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让合唱形式有更强的表现力。

总之,合唱训练是中学音乐教学中重要教学内容,教师应当革新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助力学生合唱学习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苏丹娜.多声部歌唱能力的培养——“玩中学合唱”之三[J].中国音乐教育,2012(04).

[2]阿利耶夫,董茉莉.俄罗斯中小學的合唱教学(二)[J].中国音乐教育,2011(02).

作者简介:高楚映,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学音乐合唱教学学习兴趣
浅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浅谈中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
中学音乐教学的思考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基于能力培养的合唱教学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