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让学生获得语言和精神双丰收

2018-01-31 11:30季本明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季本明

摘 要:小学阅读教学需站在育人的高度,引领学生通过文本的学习获得理想情操、人格魅力、民族气质等方面的精神积淀。变“直接告诉”为“相互探究”,变“简单阅读”为“精彩对话”,变“琐碎分析”为“深度挖掘”,变“肤浅了解”为“反复揣摩”,从而让学生获得语言和精神的双丰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习收获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8)11B-0067-02

小学阅读教学,若仅满足于掌握字、词、句、段,训练听、说、读、写是远远不够的。还需站在育人的高度,引领学生通过文本的学习获得理想情操、人格魅力、民族气质等方面的精神积淀。对此,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遵循教学规律,做到既能运用教材又能跳出教材,既尊重教材又不囿于教材,使教材的个性更鲜明,内涵更丰富,育人功能更凸显。

一、变“直接告诉”为“相互探究”,让学生的语言和精神共生

共生,即彼此相依,一起生存。为了让学生的语言和精神共生,阅读教学应变“直接告诉”为“相互探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其对道理的揭示和阐述都很直白。学生在阅读理解这些课文时,并没有什么难度。因此,教师教学这些课文时,可以淡化甚至舍去“说理”的部分。课前为学生精心挑选相关同步拓展阅读材料,课内组织学生先读同步拓展阅读材料,再读课本原文,然后对同步拓展阅读材料和课本原文议一议、辩一辩,促进学生产生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催生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如《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此文首先从自然现象“滴水穿石”入手,对“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目标专一”等概念进行诠释。接着借助中外名人齐白石、爱迪生和李时珍,对滴水穿石的精神进行阐述。显而易见,此文采取了“直接告诉”的呈现方式。教学此文时,如果就着原文依样画葫芦,只让学生积累一些词句和知道某些滴水穿石的启示,对学生的语言和精神而言,没有多大价值。因此,可在原文的基础上添加拓展阅读材料,作为“学习资料1”,把原文作为“学习资料2”。让学生运用“学习资料1”和“学习资料2”,围绕以下三个话题进行相互探究:①滴水为什么能穿石?滴水穿石给人的启示有哪些?②“学习资料1”和“学习资料2” 有哪些异同?③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了让原文的结尾更好一些,可以如何修改?在探究话题①时,学生不但能通过语言文字感悟到:滴水之所以能穿石,是因为它日积月累、始终如一、坚持不懈、接连不断地往同一处滴落。而且能凭借语言文字发表感想: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有惊人的结果!瞄准目标,始终如一,最后定能成功!滴水的可贵之处不是滴穿了石块,而是从不放弃……如此地处理教材和设计教法,学生对滴水穿石的启示会远比原文“给定”的结论更真切、更充实、更丰满。在探究话题②时,学生不但会发现“学习资料1”和“学习资料2”叙述的都是滴水穿石,“学习资料2”比“学习资料1”多了三个事例,而且会对以后的“写作如何举例”有了自己的生成。在探究话题③时,学生不但会对原文的结尾进行修改,而且会对以后的“写作如何结尾”有了自己的建构。

二、变“简单阅读”为“精彩对话”,让学生的语言和精神共荣

为了让学生的语言和精神共荣,阅读教学应变“简单阅读”为“精彩对话”。语文是展现个人见解、流露内心情感、表达主观感受的载体。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一篇篇课文里的语言文字,充满了作者对人生、社会、自然的认识、理解、感受,饱含了编者的精神智慧、情感意趣和价值理念。然而,小学生的年龄还小,缺乏生活经验,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很难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课文的不同特点,为学生营造对话的氛围、创设对话的情境、搭建对话的平台,让学生与课文中的人物、事件、场景进行“精彩对话”。

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时,可对地球人格化、真情化、实感化,视地球为人类的母亲。要求学生“有感情读文,用心体会地球母亲的哪个方面触碰到了自己心中的哪根弦儿?” 或要求学生“眯着双眼瞧一瞧,地球母亲是个什么样子?”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的字里行间都是地球母亲的呼吸,全是地球母亲的心跳。让学生聆听到地球母亲的诉说:“我”原本是一位身材苗条、披着蓝纱、步履轻盈、笑口常开的母亲。现在的“我”,被逼无奈渐渐地变了,变得伤痕累累,变得愁眉不展,变得面容憔悴。以此,激发学生与地球母亲对话:“地球母亲啊!我们是您的孩子,看着青春不在的您,苍老的您,受伤的您,我们的心情非常沉痛,我们要呐喊、我们要呼吁、我们需要您昔日的美丽……” 如此地处理教材和设计教法,没有飘忽的演绎,没有琐碎的分析,没有干瘪的概括。学生的心被触动,学生的情被撩起,课堂里洋溢着学生、教师、文本间的“精彩对话”。

三、变“琐碎分析”为“深度挖掘”,让学生的语言和精神共振

共振,即一个振动,引起另一个振动。为了让学生的语言和精神共振,阅读教学应变“琐碎分析”为“深度挖掘”。如果阅读教学只在某些字、词、句、段上反复地“折磨”学生,而不深度挖掘课文的价值意义和文化内涵,阅读教学就变成了只是带领学生领悟表达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思想感情,学生很难获得打动心灵的力量和智慧生成的快乐。对此,应站在文化建构的高度、生命成长的高度、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共振的高度,认真、细致、谨慎地处理教材和设计教法。

如教学《晏子使楚》一文时,如果只是琐碎地分析晏子的智慧,琐碎地赞美晏子,就只是让学生在晏子和楚王的情感世界里走马观花了一次。教師应引领学生依托同步拓展阅读,紧扣课本原文,进行阅读、分析和思考,站在“尊严”的高度上,深度挖掘“个人的尊严如何获取?”“国家的尊严如何赢得?”“个人的尊严和国家的尊严有什么联系?”

当学生的语言和精神同时有了建构和解构的经历后,对晏子的敬佩之感便会油然而生。此时,并不等于船已到码头车已到站,可“趁热打铁”,先引用一位外交官对晏子使楚的评价:“晏子的外交语言,粗一看有理有据,细琢后却是语言游戏。在外交语言上逞口舌之能,并不是真正的智慧,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尊严。”从而引发学生二度深思:“晏子只是口舌之能吗?晏子的真正智慧是什么呢?”当学生对“晏子凭借勇气、骨气和锐气,在外交活动中给齐国赢得了尊严”形成共识时,再引用一位历史学家对晏子使楚的评价:“仅凭一次外交胜利,不可能获得国家永久的尊严,晏子使楚与国家真正的尊严没有多大关系。”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深思:“怎样才能使一个国家赢得永久的尊严呢?”如此地处理教材和设计教法,既有沉甸甸的深度思考,又有清凌凌的思想回味,更有硬实实的历史厚重。

四、变“肤浅了解”为“反复揣摩”,让学生的语言和精神共倚

共倚,即相互间关系密切,和睦融洽。为了让学生的语言和精神共倚,阅读教学应变“肤浅了解”为“反复揣摩”。想要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走进文本,获得情感共鸣、心灵丰满、精神充足、智慧挑战、思想提升,关键在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对一些看似简单平和却耐人寻味、饱含深意的文字,需要联系语境仔细推敲。只有“入乎其内”地处理教材,才能“出乎其外”地设计教法。从而在教学中引领学生“反复揣摩”,和学生在“同一战壕里”共同品味与咀嚼、思考与发现,积累与运用。

如教学史铁生的名篇之作《秋天的怀念》时,该文的文字明净,纯粹老练,从容不迫,在笔墨用字上看似不怎么经意,其实处处真情浓郁。应引导学生对“母亲”的言行反复地进行揣摩,针对“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这段语言文字,对学生进行一问二问连三问:①母亲为什么要扑过来,扑下去?②仅仅是我的手被母亲抓住了吗?③母亲忍住的只是哭声吗?让学生对“母亲”的耐心、痛心、苦口婆心、良苦用心产生共鸣,深刻地认识到“母亲”忍住的是对儿子失去生活信心的不放心,是自身病痛的折磨,是肝肠寸断地“把所有的苦都由自己扛”!深切地体会到一种伟大的母爱,是“母亲”在用行动诠释“好好儿活”的真谛。

综上所述,语言文字是真挚的、灵动的、鲜活的,它拥有熠熠生辉的魅力,让学生沉浸、陶醉、荡漾在如此的语言文字中,定能获得语言和精神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马之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教什么[J].教学与管理,2012,(26).

[2]孙淑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表达训练时机的把握[J].教学与管理,2014,(20).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