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阅读教学指导作文教学

2018-02-25 19:20福建省福安市溪潭中学陈水富
学苑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阅读文章教材阅读教学

福建省福安市溪潭中学 陈水富

一、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

笔者认为,我们并非没有好的作文指导资料,语文教材里的文章就是最好的写作范例,语文教材就是系统的作文指导用书。我们可以将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利用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随时的、及时的、有效的作文指导。在很多教师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长期处于不能相互有效促进的分离状态,阅读教学不分析文章写法,作文教学不联系经典课文,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不能正确认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关系的缘故。其实,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体两面。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教材正是启迪学生作文智慧的一把金钥匙。尤其是更新后的语文教材更不乏文质兼美的篇章,并且类型全面、各有风格,教材中储藏着无穷的写作智慧。我们应善用语文教材,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作文指导,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内容之后,再对文章的结构、词语的式样、描写的方法等加以研究,使学生获得运用语言、写作文章的“法则”,再及时结合作文课加以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和水平。

二、利用课文阅读来指导学生作文的方法

1.阅读文章结构指导作文。

毛主席曾经这样戏谈文学“天下文章一大抄”。在作文学习的过程中,第一步就是模仿,要了解作文的基本结构。阅读文章,观察分析文章的结构,就能够对优化作文结构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例如,在2016年教育部审定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语文教材中,《天净沙·秋思》这首词非常简单,学生容易识记,文章的画面感也非常强。这首词适合作为作文教学材料,指导学生如何来安排作文结构。这首词首先展现了凄凉的风景、特别的氛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然后非常自然地吐露了主人公“断肠人在天涯”的境遇和情感。文章中的风景描写主要是为了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为作者表达自己流浪天涯凄苦生活作铺垫。初中生的作文也是一样,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抒发要放在文章的后部分,前部分要为后边的表达作铺垫。文章的前半部分一定要引人入胜,这样在表明作者情感和观点时候才能够引起和读者的共鸣。

初中学生的特点是精力旺盛而性格毛躁,很难静下心来阅读很长的文章,也很难注意力集中听老师讲很多理论性的知识。以阅读古词的方式来让学生了解作文的结构,简洁明快,轻松易懂,便于识记。这样不仅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了作文结构,还能够加深对古诗词的记忆,一举多得,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语文学习上的融会贯通。

2.阅读文章修辞指导作文。

阅读文章能够有效积累词汇,了解文章的修辞方法。同样一个写作思路,如果修辞手法得当,就能够为文章增添色彩,让文章体现出作者的才华。阅读文章,将文章中的优美句子摘抄下来,熟记文章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将这些修辞的结构存在自己的内心,就能够在相似的情境下应用出来。

例如,在2016年教育部审定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语文《春》中,作者运用了比喻句,将春天描绘的色彩绚丽。作者这样说,“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个比喻句非常简单,用“红的”来代替“红色的花”,使句子简短易懂,没有重复冗余之感。三个简短的比喻,重复了一个“像”字,形成了一个排比句。语文作文的精彩之处是旁征博引,在作文中的修辞手法就体现出了学生的文学素养。现代文的阅读中,能够让学生学习白话文的修辞手法。再如,曹操的《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和“星汉”形成对偶,“其中”和“其里”也是对偶。古诗文阅读中,了解古诗文中的修辞手法。这样就能够让学生的作文中有博古通今的文学气息,现代修辞的散句修辞,古诗文中的工整对仗,也让作文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全面提升作文质量。

3.阅读文章立意指导作文。

一篇好的作文,文章结构和修辞格的运用都可以通过观摩和识记来达成要求,但是文章的立意新颖却是一件难事。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名家名篇,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通过阅读文章,来赏析作者的写作立意,就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在写作中立意新颖,不走寻常路。

例如,2016年教育部审定的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莫怀戚的《散步》这篇文章以散步为主线,讲述了不同年代人思想上的差异,出于矛盾,归于和谐。文章将大众眼中普遍认为的悠闲的“散步”中植入了矛盾,然后有解开了矛盾。这种立意非常新颖,引发人的好奇心,然后又让人深入思考生活。本单元的作文练习是“从生活中练习写作”。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从生活中取材来练习写作,学生的思路能够拓展开,适合学生创新。在讲解《散步》这篇文章时,可以突出其新颖的立意,给学生启发,为学生后续的作文习作理清思路。

当下国家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是需要长期培养的。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意识培养的最佳时期,语文作文教学具有很大的开放性。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文章,通过细致的阅读分析,来启发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在作文天地里天马行空地释放自己。

4.阅读文章情感指导作文。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各种作文辅导书籍层出不穷,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不觉间就掌握了写作的套路和惯用的辞藻。然而,这些文章看似华丽却缺乏真情实感。作文是人的思想的输出方式,如果作文中缺少作者的见解和情感流露,文章的可读性就不强。阅读教材课文时,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就可以在读完后很好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文学作品取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阅读文章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

例如,2016年教育部审定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语文教材中《春》一文,开头一句是“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作者在文章开头就表达自己盼望春天到来的情感,可见其对春天的热爱之情。春天只是四季轮回的一个环节,作者却如此热爱。这就反应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再如,《济南的冬天》一文,在第一段作者是这样描写的,“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老舍先生凭借北平的风声,就能够想起济南的风声,并且对两地的风进行了对比。由此可见,作者从生活细节着手写成了一篇美文。

科学技术促进了互联网的发展,多元文化环境也促成了文化速食的现状。很多青少年追捧的网络文化过于浅薄,但大多数学生会乐此不疲,本质原因就是其本身的思想情感稳定性不强,所以容易受到别人感染和左右。利用阅读教学来指导学生在作文中融入情感,可以培养学生构建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综上所述,利用教材中文章来指导学生写作一举多得,首先能够在阅读这些文学经典的过程中触动学生思想,然后能够让学生深入阅读课文以引发思考,最后能够让学生在阅读课堂上提升作文能力。语文教学中的这种做法实现了教材的多功能使用、课堂时间的高效利用、学生语文学习的融会贯通。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大力提倡利用阅读教学来指导作文教学。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具有很强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课堂节奏把握能力,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融合到一起。

[1]邓主芳.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7(01).

[2]万海琴.如何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思考能力[J].教育革新,2017(02).

[3]陈士江.阅读,一种自由舒畅的心灵旅行[J].新课程(中),2017(02).

猜你喜欢
阅读文章教材阅读教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线上录课教学设计“如何对同一主题下的英语阅读文章进行对比分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