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问题及策略探讨

2018-03-26 07:17邱代芳
关键词:师生互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邱代芳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教学要求的提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重视,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且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课堂效率。故本文就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问题及策略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4-007-01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以便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但在实际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在与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1.互动方式单一

成功的课堂互动需要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其中,与教师进行有关课堂知识内容的互动,但由于传统课堂教学中对师生之间互动缺乏重视,导致教师对课堂师生互动缺乏经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仅是以知识讲解的方式进行互动,将课堂教学气氛变的沉闷无趣,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

2.学生对师生之间互动缺乏积极性

师生之间的互动是现代教育中尤为重视的一点,随着这一教学方式在教學中作用的体现,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推崇。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面临着学生不积极参与的情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的与学生进行互动,但学生由于对教师存在的畏惧心理,或是学生自身的不自信,导致学生对教师的互动不能进行顺利的参与,导致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不能有效的进行。

3.互动中主体地位存在偏差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师生之间的互动中也应将学生作为主体,但在实际的课堂互动中教师没能很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仍未能以学生的出发点和发展来进行互动,而是按照教师自己的思想制定互动内容和互动时间,这一主体地位偏差的问题,会导致学生不积极的配合教师的教学安排,影响了师生互动的教学效果。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问题的解决措施

1.丰富课堂互动方式,提高学生对师生互动兴趣

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形成了以对学生进行提问的课堂互动方式,并且这一单一的互动方式,在教学中占据长期的地位,针对于课堂互动方式单一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摆脱常见的对学生进行提问的方式,可以采用与学生进行课堂游戏的方式进行互动,如在对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概念进行学习的阶段,教师可开展游戏互动,如开展“命题变换接龙”的游戏,教师或学生随机的列举一个命题,如:西瓜是圆的,然后指定下一名学生(或教师)对此命题进行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任意举例,依次直到四种命题列举完,再由最后回答的学生(或教师)指定教师或学生进行新一轮的命题的举例。通过游戏式互动将课堂学习气氛变的活跃,提高学生对课堂互动的兴趣。

此外,对于一些重要的课堂训练题目,教师可通过让学生尝试教师身份的方式,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如题目: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为( )

⑴命题“△ABC和△A1B1C1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否命题是“△ABC和△A1B1C1都不是直角三角形”;

⑵命题“若xy≠0,则x≠0且y≠0”的逆否命题是“若x=0或y=0,则xy=0”;

⑶命题“若x∈A或x∈B,则x∈A∪B”的逆命题是“若x∈A∪B,则x∈A且y∈B”.

A.⑴ B.⑵、⑶ C.⑴、⑶ D.⑴、⑵、⑶

教师可通过让学生在讲台上进行此题目讲解的形式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其他学生可就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教师也可就学生常见的问题或错误对学生进行提问。

2.提高学生对师生互动参与的积极性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除了需要学生具备对师生互动的兴趣外,还需要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教师发起的互动。教师就学生因对教师存在的畏惧心理和学习中的不自信,通过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解决。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正以往严厉的形象,通过和蔼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而减轻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建立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多鼓励学生,使学生敢于尝试、积极的参与到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并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或是问题时,教师多给予鼓励建立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信,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与教师的互动,并主动的与教师进行互动。具体而言,在进行题目教学中:

Sn是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若S7=35。则a4=( )

A.8 B.7 C.6 D.5

在题目讲解中,教师可从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部分讲起,将Sn=(a1+an)n/2 Sn=a1n+n(n-1)d/2两种求和公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讲解或复习。此题目中,以Sn=(a1+an)n/2进行求解,将已知s7=35带入得:S7=(a1+a7)7/2=35,计算的a1+a7=10。再通过等差数列的性质am+an=ap+aq(m+n=p+q)的变形可得a4+a4=a1+a7,进而求得a4=5.

在题目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以了解学生对所求解过程中所用知识的熟悉度以及学生对题目存在的问题,之后针对学生不熟悉的知识或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详细的讲解。

总结

高中数学是高中阶段的重点课程,且是难度较大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以便教师开展科学有效、适合学生的教学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薛建丰.关注“成长”,让高中数学课堂涌动生命灵性[J]. 数学教学通讯. 2016(18) .

[2] 杨欢涛.初探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J]. 数学教学通讯. 2016(18) .

[3] 王海军.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协作互动的教学策略[J]. 文理导航(中旬). 2013(02) .

猜你喜欢
师生互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